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生命科学

新技术使大脑3D成像扫描半秒内完成

来源:腾讯科技
  据国外媒体报道,由物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研小姐在核磁共振成像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的突破,使得大脑扫描速度在现有水平上提高七倍之多。研究论文发表在12月20日《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在论文中,一名伯克利加州大学的物理学家和来自明尼苏达大学及牛津大学的同僚们描述技术改进可以让全影3D脑扫描在不到半秒的时间内完成,而不是一般所需要的2到3秒。


大脑3D扫描图

  首席作者物理学家大卫-范伯格(David Feinberg)是伯克利加州大学海伦·威尔斯神经系统科学研究所副教授,他说:“当第一次用该技术时,真是快得难以置信,就好像从螺旋桨飞机到喷气式飞机的转变。这是质的飞跃。”

  对于神经科学,快速扫描尤为关键,它可以捕捉到大脑内的动态行为。

  范伯格说:“当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对大脑进行研究时,填充满整个3D大脑图像大约需要30到60幅的图像重复数百次才能完成,就像组成电影的无数帧,而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是一部3D电影,通过多路技术可更高速的获取图像,一个高频帧在很短的时间里可获得更多的信息。”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放射医学、神经学、神经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及心理学教授马克-雷切尔(Marc Raichle)博士补充说:“大脑是一个活动目标,因此对这一活动性目标取样越精确,对大脑动态活动了解就越透彻。”

  范伯格说,超高速成像技术对整个现代核磁共振扫描领域内各研究机构的影响是直接而又深远的。此外,大幅度推动了神经成像的发展,该研究直接影响人类大脑联络图工程的进度。该项工程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于去年创建,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和结构核磁共振成像扫描1200个健康成年人,系统地收集描绘人类大脑联络图。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pengb]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