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生命科学

鸣禽“学说话”过程与人类相似

来源:科学网

与人类相似,左脑控制鸣禽学习鸣叫的过程。图片来源:thebirdersreport  

  很多鸟类能发出各种各样音调和节奏的鸣叫。鸣禽的“歌声”并非生来如此,而是通过学习所得。一项新研究发现,与其他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不同,鸣禽学习发声的过程与婴儿学习说话十分相似。  

  一般来说,人类大脑左侧的特定区域主要负责控制说话和语言处理,科学家往往通过研究这一区域来理解人类是如何学习说话的。研究人员也在鸣禽的脑中发现了类似组织,并且发现,与人类类似,鸣禽在婴儿期也通过模仿它们的父母等照顾提供者来学习发音。  

  荷兰乌特勒支大学行为生物学系的Sanne Moorman及其同事们比较了年轻的和成年的斑胸草雀在接触父亲的鸣叫或者接触不熟悉鸟的鸣叫后的神经活动模式。研究人员发现,这些鸟脑部的部分区域左侧被激发:一个区域称为HVC,它被认为类似于人类大脑管理语言产生的所谓布罗卡区;称为NCM的第二个区域被认为类似于人脑中负责语言处理的韦尼克区。研究显示,HVC区的左侧激发一般出现在年轻和成年的斑胸草雀中,且不论这种动物接触的鸣叫声如何;而NCM区的激发仅仅发生在接触父亲鸣叫声的幼鸟中。  

  研究人员指出,研究结果暗示,幼鸟的NCM区的左侧激发是与记忆有关的,而且对鸣叫学习具有特异性影响。相关研究报告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报告指出,这些发现提示类似的神经机制参与了鸟鸣学习和人类语言学习的过程,这对理解听觉—声音学习的进化和神经机制有重要帮助。(PNAS 张章)  

  新闻来源: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127231172322325232.shtm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yutq]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