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生命科学

哈佛开发DNA硬盘:1立方毫米存储704TB数据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21日早间消息,早期的研究已经可以把DNA做成电路或小工厂,但从没见过将DNA当做存储介质的。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却将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

  这个由乔治·切齐(George Church)、瑟里拉姆·库苏里(Sriram Kosuri)和高原(Yuan Gao,音译)领导的团队可以将96比特数据存储到DNA链中。具体方法则是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分别赋予二进制值,随后通过微流体芯片对基因序列进行合成,从而使该序列的位置与相关数据集相匹配。

  这项技术表面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了不起,但用微观物质存储宏观数据却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1立方毫米即可存储704TB的数据,相当于数百个硬盘的容量。虽然这一成果令人振奋,但流程还很缓慢,因此不能存储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的数据。另外,DNA中的细胞可能会破坏DNA链,所以不适合数据传输。

  但无论如何,如此大的数据密度还是有望备份全人类的知识。不过,多数人的想法可能更加实际——什么时候能用可以承受的价格买到一块有机硬盘?(书聿)

  编辑:董子凡

  新闻来源:http://www.stdaily.com/stdaily/content/2012-08/22/content_509672.htm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wangmy]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