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生命科学

研究解析核孔蛋白在胚胎发育中作用

来源:科学网

  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Loss of zygotic NUP107 protein causes missing of pharyngeal skeleton and other tissue defects with impaired nuclear pore function in zebrafish embryos”的文章,首次利用脊椎动物模型解析了核孔蛋白107(Nup107)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核孔复合物在发育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相关成果公布在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孟安明。孟教授研究组主要方向为脊椎动物胚胎的分子发育生物学,研究组成员利用斑马鱼做模式动物,分离克隆Nodal和FGF等信号通路的新的介导因子和调节因子,结合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技术,研究它们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核孔蛋白107(nucleoporin 107kDa, Nup107)是核孔复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显示Nup107-160 多聚蛋白构成的亚复合体结构是核孔复合体组装的必需成分,然而在脊椎动物中,这种亚复合体结构中各成分的发育功能却仍然未知,尤其是关于Nup107是否在脊椎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科学家们还并不知晓。

  斑马鱼中nup107来自母系表达,并且其合子表达在受精后24小时的头部区域和肠道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斑马鱼突变系:nup107tsu068Gt,这个突变系中nup107第一个内含子被Tol2转座子的插入而被“拦腰砍断”,因此无法正常转录。

  研究人员发现纯合子nup107tsu068Gt突变胚胎,在受精后3天会出现组织组织特异性的缺陷,比如缺失咽骨架,肠道退化,没有鳔,和小眼。这些突变体在5-6天内死亡,受影响的组织会出现大量的细胞凋亡,其中一些涉及p53的细胞凋亡通路。

  而且研究人员发现在缺陷组织细胞中,FG-repeat核孔蛋白无法形成,和核孔的数量减少,导致mRNA无法从细胞核移动到细胞质中,这些实验结果揭示了脊椎动物Nup107在发育过程中的新作用机制。

  孟教授研究组今年还曾与美国贝勒医学院冯新华教授合作,指出一种蛋白磷酸酶:Ppp4c是BMP信号的一个重要的正向调节因子,促进斑马鱼胚胎早期的腹部组织发育。这揭示了斑马鱼胚胎腹部组织发育的一种新机制。(来源:生物通 张迪)

  新闻来源: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129271641728925830.shtm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zhaoyj]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