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生命科学

“恐怖虫”生命仅十几天 死后仍保持交配姿态

来源:新华网

恐怖虫形态复原:左为雄性,右为脱翅雌性。

本版图片由黄迪颖提供

沃氏缨翅蚊。

  它,体长不足一厘米,“寿命”只有十几天,唯一的“人生目标”就是传宗接代……它还有个“惊悚”的名字——恐怖虫。它是所有昆虫化石中最大的“谜团”:有人认为是寄生虫,有人认为它与跳蚤是“亲戚”。

  前不久,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黄迪颖研究员及其团队,找到距今1.65亿年的13块新的恐怖虫化石发现,“恐怖虫”的相貌虽丑,但却很“温柔”,没有任何攻击性,是现代一种少见的蚊子——沃氏缨翅蚊的“近亲”。这一重大成果,被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恐怖虫的近亲沃氏缨翅蚊,一种比较罕见的蚊子,属于双翅目昆虫。

  双翅目昆虫包括蚊、蝇、虻等,约有8.5万种。许多种类是传播疾病的媒介。

  “恐怖虫”揭底

  印象 丑得吓人,曾被认为寄生在恐龙身上

  为什么它个头不大,名字却那么惊悚呢?黄迪颖告诉扬子晚报记者,“恐怖虫”最早由俄罗斯科学家在1992年开始研究,并起名叫做“惊人恐怖虫”。“虫如其名,它的外表比起其他昆虫,的确是显得恐怖惊悚。”

  在黄迪颖的研究文章里,记者看见了“恐怖虫”的复原图:它的体长不足1厘米,和我们常见的蚊子差不多大;触角很短,具有刺吸式“嘴巴”;没有翅膀,后足上长有一个巨大的螯;而在腹部有着成对的肉质侧叶,就像一根根“肉刺”。

  对于它的“身份”,科学家都认为它与已知所有的昆虫有很大区别,因此无法归入已知的昆虫“门类”。它腹部那些侧叶可能是腺体。

  此前有不少人认为恐怖虫是一类外寄生虫,寄生在翼龙体表。有人认为它们与跳蚤有“亲缘关系”,或者与虱子具有非常接近的功能形态学特征。最近还有学者提出恐怖虫是带毛恐龙身上的寄生虫,它螯状的后足就是用来抓握恐龙的毛根。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zhangxc]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