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生命科学

“洁癖”也危险 生活过于干净有损人体微生物系统

来源:科学网

洁癖有时反而会成为疾病源头

  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微生物生态学家爱玛-艾伦-维科在对肠道微生物进行了10多年研究后指出,现代人过于注重洁净,食物太过精细,动辄使用抗生素,这种生活方式正在损害人体内无形的微生物生态系统。

  微生物是人类的盟友而非敌人

  人类排泄物为研究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群落提供了一个窗口。艾伦-维科发现,地球上最具多样性、繁殖最密集的生态系统不在热带雨林中,也不在海洋中,而是在人类的肠道里。人类“微生物”是体内数以万亿计生物体的统称,是人类拥有健康体魄的关键所在。微生物做了大量有助消化的工作,更多证据还表明,其还能帮助人体抵御哮喘、病原体、过敏、糖尿病,甚至某种形式的自闭症和癌症。

  医学界过去对它们了解很有限,其中有些种类完全不为人知。部分原因是它们很难在实验室环境里生存。7年前,艾伦-维科用自己获得的一笔奖金在圭尔夫大学建立了一个实验室。研究肠道微生物的传统方法是单个提取出来观察,但是艾伦-维科设计了“仿真肠道”,让微生物生活在和人体内完全一样的温度和环境中,形成同样的群落。“微生物跟青少年一样,喜欢和朋友腻在一起。”她解释说。至于它们的“食物”,自有志愿者定期送上门来。

  科学界对人体内微生物生态系统的认识才刚刚开始。艾伦-维科说,通过仿真肠道,“你可以倾听微生物是如何交谈、相处和互动的。”它们的小社会在人生病时会发生剧烈动荡。艾伦-维科的研究小组试图找出微生物和炎症、疾病的关系,并观察药物、荷尔蒙和食物对它们的影响。

  “你惹了它,就要后果自负”

  艾伦-维科表示,由于无菌生活才是健康生活这一观念深入人心,现代商场货架上充斥着琳琅满目的各色“抗菌”物品,甚至连订书机和文件夹等办公用品上都标有“抗菌”标签。令人忧心的是,这样的观念还被带入了普通家庭,很多孩子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根本接触不到有菌环境。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chenc]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