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生命科学

研究发现肠炎病患者心力衰竭风险增加

来源:凤凰网

肠炎病患者心力衰竭风险增加

  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21日消息,国外媒体报道,近日对500多万丹麦人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肠炎病患者心力衰竭的概率是普通人的两倍。

  研究首席作者斯温·克里斯蒂森(Søren L. Kristensen)表示:“之前的研究显示慢性炎性疾病(牛皮癣、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肠炎和脂泻病)和日益增加的动脉和静脉血栓性疾病(主要是心脏病和中风)之间存在联系。研究人员表明这种相关性至少是由炎性血栓产生的影响所导致的。”  

  “不过,目前调查炎性疾病患者患上心力衰竭的风险是否会增加的研究非常有限。在这项最新研究里,我们旨在查明肠炎患者患心脏衰竭的风险性是否更高,同时调查这些风险是否与肠炎活动的周期相关。”  

  研究人员调查了5436647名年满18岁、无肠炎病或心力衰竭历史的丹麦人。在研究中肠炎主要体现为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从1997年至2011年,23681名丹麦人患上肠炎,其中553人随后患上心力衰竭。科学家们对比了肠炎患者和剩余健康丹麦人中患有心力衰竭的比例。  

  科学家们持续监测了初发肠炎患者的疾病活动。克里斯蒂森表示:“在平均6.4年的后续跟踪研究中,我们发现与健康人群相比,患有初发肠炎的病人再患有心力衰竭的风险性增加了37%。而在炎性疾病活动期,这种风险性加倍。”  

  “我们的研究表明针对减少疾病活动的时长和数量的肠炎疗法可以降低患上心脏衰竭的风险。我们还发现患有初发肠炎患者再患上心脏衰竭的风险性的增加表现在所有年龄群体身上,而不仅仅只限于老人。胃肠病学家和其它健康专家必须意识到这一点,不能对年轻的病人掉以轻心,他们也同样面临心血管病风险。”  

  肠炎会对身体很多部分造成影响,包括肠、肌(与)骨骼、皮肤、肝脏和眼部并发症。克里斯蒂森表示:“我们的结果暗示了在评估这些病人时要同时考虑心力衰竭的可能性。尽早检测心力衰竭对于终止它的发展并改善(对病人病情的)预断非常重要。”  

  生物学抗炎性疗法为肠炎患者提供了长周期的病情缓和的可能性。“这些用于治疗肠炎的方法是否会导致患上心力衰竭和其它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性减少,将是一项非常有趣的研究。我们将在未来对丹麦肠炎患者的观察研究中调查这一问题,这些患者都采用了生物学疗法。”  

  “我们不能排除用于治疗肠炎的糖皮质激素导致了患上心力衰竭的风险性。” 这项研究被展示在5月17日至20日在希腊雅典召开的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心力衰竭协会年度会议上。(编译/严炎刘星)  

  编辑:赵桐羽

  新闻来源:http://tech.ifeng.com/discovery/detail_2014_05/21/36425384_0.shtml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chenc]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