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生命科学

天津工生所等解析出结核杆菌二萜合成酶Rv3378c晶体结构

  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结核病的致病菌,全球发病率、死亡率极高,每年约有两百万人死于结核病。随着结核病感染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结核病的治疗。药物泛滥使结核杆菌对药物具有一定的耐药性,一般的药物已很难根治结核病。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郭瑞庭研究组与UIUC大学 Eric Oldfield 教授研究组合作,在Rv3378c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得到了来源于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的Rv3378c的酶蛋白结构空结构、底物以及二磷酸盐抑制剂BPH-629的复合体结构。Rv3378c二聚体结构,与cis-异戊烯基转移酶采用相同的折叠方式,此结构也是第一个来源于细菌的二萜合成酶结构。 

  分析二磷酸盐抑制剂BPH-629的复合体结构,发现其中一个BPH-629在底物结合位点内,另一分子则位于二聚体的接触面。通过定点突变研究发现D34、R38、Y51、Y90与产物的形成是密切相关的,其中D34会与镁离子结合,藉以结合底物。 

  该研究为新药物靶点及抑制剂的开发提供了方向,研究成果已经被化学期刋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接收。博士后研究员詹秀倩为文章第一作者,在站期间获得天津市企业博士后创新项目择优特别资助奖(2013年)和天津港保税区高级人才专项(2013年)。申请通过并承担科研项目:天津市企业博士后创新项目择优特别资助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六批特别资助。该项目获得工业酶国家工程实验室、“973”项目及天津市专项的支持。 

Rv3378c与底物TPP的复合体结构

针对Rv3378c及Rv2361c所获得的抑制剂复合体结构

  新闻来源:http://www.cas.cn/ky/kyjz/201406/t20140620_4141017.shtml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wangmy]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