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生命科学

解码“生命之书” 人类已进入后基因组时代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解码“生命之书”

资料图

  近两年,“云存储”“云计算”等概念被炒得火热。神秘莫测的“云端”上保存着数以亿计的信息和数据。可是你有没有想到过,有一天人的基因信息也有可能被存储在“云端”上?

  日前,互联网公司谷歌宣布将和自闭症研究机构Autism Speaks合作,拟通过云技术储存1万对自闭症儿童及其兄弟姐妹、家长的完整基因图谱来加速该疾病的研究。据悉,这将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基因图谱收集工作。

  人类对于基因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1865年奥地利学者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试验提出遗传因子概念。此后,1909年,丹麦植物学家和遗传学家约翰逊首次提出“基因”这一名词,用以表达孟德尔的遗传因子概念。1953年,美国人沃森和英国人克里克通过试验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并在1969年成功分离出第一个基因。

  人类实现基因研究的巨大飞跃是在1990年。这一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目的是找出所有人类基因在DNA分子上的位置,绘制出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图谱,破译出人类全部遗传信息。

  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以来,破译生命密码的进程不断加快。2000年6月26日,参加人类基因组工程项目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的6国科学家共同宣布,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工作已经完成。

  草图的完成,使得那些关于人类生长、发育、衰老、遗传病变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人们发现,基因在很多人类不知道的情况下决定了很多事情。

  例如,人们在2008年发现了能影响人婚姻生活的“离婚基因”。斯德哥尔摩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生物学小组通过调查超过1800名女性和她们伴侣的DNA,发现体内携带“离婚基因”的女性与那些不携带该基因的女性相比维持和谐稳定婚姻的可能性减少50%。同时,科学家也在男性身上发现了“离婚基因”,这种基因会影响大脑,增加男人对妻子不忠的倾向,从而大大提高夫妇婚变的风险。

  不仅如此,基因还能影响人的身材。2003年,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的菲利普·弗罗盖尔和他的同事对超过9.5万人的DNA图谱及其他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每200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携带“瘦基因”。带有这种“瘦基因”的女性,体重偏轻的概率要比正常人高5倍,而在男性中这个数字则达到了23倍。在另一方面,科学家们新发现了6个有可能导致肥胖的基因。但庆幸的是,研究已经证实大量运动可以抵消肥胖基因的作用。

  目前,人类已经进入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基因组计划和“脑计划”研究也已经于2003年和2013年提上了日程。人类正在为破解这本厚重的“生命之书”而不遗余力。(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欧兴荣、林露

  新闻来源: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4/0720/c1007-25303371.html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qcy]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