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生命科学

微生物所在H7N9病毒致病基因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2013年3月在我国出现了一种新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典型的低致病力禽流感病毒。

  感染该病毒的家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病毒仅可以在家禽的上呼吸道有限复制。然而,这种新型的H7N9病毒对人类却表现出了强劲的致病力。截至目前已报道有453例感染病例,其中175例死亡,病死率高达38.6%。

  作为一种低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对人类表现出如此高的致病力尚属首次;其致病机理一直是世界科学家所关注的焦点。

  最近,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流感病毒研究团队在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研究显示,H7N9病毒的PB2、NP、M基因决定了病毒对哺乳动物的致病力;这三个内部基因与病毒表面HA和NA共同贡献了病毒对人类细胞的感染能力;同时证实,禽源H7N9病毒感染哺乳动物4天后就会产生宿主适应性关键位点的突变,使病毒迅速实现从禽→哺乳动物的跨种间感染,病毒对哺乳动物的毒力显著增强,从而导致宿主的死亡。

  该研究解析了H7N9病毒感染哺乳动物的分子致病机制,为禽流感病毒的药物和疫苗设计及禽流感疫情的防控奠定了基础。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在国际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J Virol. 2014 Oct 15. pii: JVI.02390-14.)。

  流感病毒研究团队毕玉海博士为文章第一作者,刘文军和高福研究员为本研究工作的通讯作者。(微生物研究所)

  新闻来源:http://www.cas.cn/syky/201412/t20141211_4273305.shtml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lsw]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