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你是如何输掉讨论的

来源:

导语:在辩论时对方往往会使用避重就轻或答非所问等技巧来获取胜利。如何避免这些情况?本文作者告诉我们想要获得一场高质量的辩论,最重要的就抓住重点!


关键词:辩论;心理;思维

 

在讨论中,如果你不牢记最关键的一件事,那么你很有可能会处于被动地位。那是哪件事呢?图片来源:Flickr/Daniela Vladimirova, CC BY


大堡礁还没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入濒危遗产名录,而同性恋婚姻则是大众关心的国家议程。想讨论一下这些话题?小心,前面有雷区。

事实上,关于公共场合的争论,有一点大众知之甚少。这一点往往导致了一件原本很占理的事失去其立场,人们也会错过明显合乎逻辑的结论。也因为这一点,我们的政客们无法与大众或者互相之间进行理性的对话。并且这还让那些否定者们在进行各种话题的争论时都能够刻意去回避理性讨论。

这个就是所谓的“争论点”,即争论的关注点。如果你没遵守这一简单思路,那么就会陷入种种和问题有关但不必要的争论中。


发现关键

在我们争论之前,我们必须先对一些事情达成一致意见:我们在讨论的是什么。如果我们不能做到这一点,并坚持下去,那是不会取得任何进展的。

就拿大堡礁这件事举例吧。在一些媒体评论中,他们企图让我们相信,如果不把大堡礁列入濒危遗产名录,就意味大家对它的关心没有得到完全重视。

这一点完全错了。正如不少文章指出的,大堡礁没被列入濒危名录,并不是说我们没有必要关心与之相关的环境问题。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堡礁是否达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濒危的要求,这和说大堡礁是否有风险完全是两码事。把这两者混为一谈完全是在混淆概念。

另一个例子,比如说有人说拘留难民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伤害,而另一个人则辩解说这个政策在当今政府的体系下比上一个政府的要好多了。

争论的焦点就这样从这一过程是否对移民有害转移到了哪届政府更好地执行了这一政策。这两者不是一件事。如果没注意到这一点,那么争论通常就变味了,我们也没法再接近最初争论焦点的真相。

第三个例子,联邦财政部长Joe Hockey 近期需要为他的差旅津贴权辩护,因为当他在堪培拉的时候,他是住在他老婆的房子里。他辩解道对于政客而言,当出于政务需要到首都出差时,享受这一补贴是十分正当的。但这其实是两码事。为第二点辩护并不能证明第一点。

气候变化科学的否定论者们非常擅长转移话题,这甚至可以说是他们与人争论时的一个标准技巧。比如说他们会转移事实,将全球气温骤变转到气候一直在变化的话题上。

另一个例子就是他们会从气候科学学术界内的共识可以当作科学共同体的可信度这一点转移到争论这种共识不能证明什么。其实在这两种情况中,后者是对的,但是这不是我们要讨论的话题。

转移问题的焦点往往意味着尝试将争论转移到更有利于自身的立场里,而不是在先前给定的范围内讨论。


然而聚焦关键并不容易

这种蓄意回避问题的争论方式正是“稻草人谬误”的根源,它同时也是常见的“跑题”现象的根源,因为它与话题并无直接关系。

如果我们沿着这思路讨论下去,不仅原先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还会产生我们正在解决问题的错觉。

因此,关键是要在话题焦点被转移时要意识到这一点,但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在一开始就对问题焦点很清楚。如果你自己都不是很清楚,那么你就很容易被牵着鼻子走,在一场并非你讨论本意的争论中落败。在争论过程中意识到话题的转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我们不能一直关注问题焦点,甚至有时很难定义它的一大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大脑实在是太擅长联系相关话题了。我们会注意到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含义以及影响。这一点很有用,但是想要形成一个清晰的争论焦点,我们必须要遏制这一倾向。

如果问题焦点是吸烟有害,那就别用个人是否拥有吸烟的自由开头。如果想要讨论森林生态多样性的重要性,就别扯到伐木工作。如果想要讨论一个政党的工作做得怎么样,就别把它和别的政党进行比较。

关注重点,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再进入下一话题。


提问方式明确讨论重点

找到问题焦点也是正确提出问题的关键。


 

提问的方式也会改变问题焦点。 图片来源:Rishi S/flickr


比如说,要意识到禁止在科学课上提及“智慧设计论”是出于教学质量控制的考虑,而不是学术自由。又或者在学校教授宗教与特定宗教教育并不相同。又或者说同性婚姻追求的是权利平等,而不是减少权利。

十多年前Christopher Hitchens在考虑同性婚姻时是如此的简洁有力:

这个问题是说同性恋的社会化,而不是社会的同性恋化。

政客们是改变提问方式以及转移问题焦点的高手。在采访中,你会发现他们频频使用“大众真正想知道的是什么”或者“在这里,什么东西真正重要”这样的短语来避免回答有关问题。

记者们对此则十分随意,往往随意变换问题的讨论焦点还不想着切回主题,就这样还想得到最初问题的答案。

想要得到一场好的辩论——以及优秀的新闻报道——技巧之一就是知道如何保持正确的思路。这一点包括了能够意识到话题的转移并指出“这不是我们正在讨论的问题”。

它还包括如何向人们解释他们的论点也许和话题的大方向有关,但与正在讨论的特定话题并没有关系。

你也许会辩解道我在上文中提到的不少例子需要全面看待。比如说我们在讨论森林时,生物多样性和伐木工作岗位问题都应当注意。不过如果你是这样想的,那么你就没明白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要关注一个问题的其他方面,而是说让我们一次解决一个问题,逐一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大众讨论的水平,督促政客们承担起自身的责任。

这才是我想要说的。


作者:Peter Ellerton,昆士兰大学批判思维课程的讲师


(翻译:杨玉洁;审校:朱佳莲)


原文链接:

https://theconversation.com/this-is-why-you-will-lose-your-argument-42679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