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blog)和“饿怒”(hangry)都是最近才被创造出来的词语,反映了人类语言的演变。其他社会性动物(包括鲸等)的交流模式同样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例如,成年雄性座头鲸在繁殖季发出的“歌声”就常常变化。
但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调查了鲸发出的另一种声音,科学家称其为“呼叫”。这不是歌声,这种声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持几十年不变。这项令人意外的发现表明,呼叫可能是一种重要的社交工具,可以传递有关觅食的信息,甚至识别不同鲸鱼的身份信息。

座头鲸的头部特写。图片来源:Widewitt
康奈尔大学的海洋生态学家米歇尔·福纳特(Michelle Fournet)是这项研究的主要参与者,她表示,科学家们已对座头鲸的歌声展开过广泛研究,但这些生物的交流可能比我们目前所知的更加复杂。福纳特说,“现在的假设是,当鲸在谈论繁殖以外的事情时,就会使用呼叫声。”她在俄勒冈州立大学任职期间完成了这项研究。这些呼叫声通常仅持续几秒,差异非常大,各有各的名字,比如“呜咽”(moans),“吱呀”(squeegies),“尖叫”(shrieks)和“咆哮”(growls)。其他同伴在几千米以外就能听到这些叫声。
1976年到2012年间,福纳特与合作者在阿拉斯加东南部收集了近115个小时的录音资料。福纳特说:“其中较老的资料在很多年来都没人听过了。”这些录音里可能包括鲸的曾祖父或曾祖母的声音。
通过分析叫声的持续时间和频率,研究人员将其分成了16种。福纳特和团队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发布的文章称,通过对比最古老的和最新的录音,她们检测到了其中12种声音,而当时间跨度至少在30年以上时,所有呼叫声(16种)都有再次出现的现象。福纳特认为,这些特殊的声音很有可能对鲸的生存至关重要,可以让它们成功觅食,或者保持社交联系。福纳特说:“能在(集体)交流中长时间使用这些呼叫声,表明它们对座头鲸的生活至关重要。”

一头年轻座头鲸的尾鳍。图片来源:Widewitt
英国坎布里亚大学(University of Cumbria)的生物学家沃尔克·德克(Volker Deecke,并未参与这项研究)说,“这为理解动物交流体系的演化提供了罕见,并且极为珍贵的见解。”
明年夏天,福纳特计划前往阿拉斯加东南部,向那里的座头鲸回放叫声的录音。她表示,这样做的目标是检验有关不同叫声作用的理论。她说:“我们就是去与鲸鱼展开一场对话的。”
撰文:凯瑟琳·科涅(Katherine Kornei)
翻译:胡佳怡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本文是中国数字科技馆(www.cdstm.cn)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