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发光的DNA

图片来源:Pixabay
世界各地的水资源正在受到工业、农业径流、制药业等污染源的污染。而对这些污染物的检测既昂贵又费时。据一项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的文章,研究人员已研发出一种快速又廉价的测试方法,可检测出铅、铜、抗生素等多达17种危险污染物。
这项检测是从细菌身上获取信号,因为这些细菌特别擅长对特定污染物作出反应。“大自然早在几十亿年前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美国西北大学的化学生物工程师朱利叶斯·卢卡斯(Julius Lucks,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说。他的团队通过文献检索,找出了细菌在应对不同污染物时产出的不同蛋白。据此,研究人员发明了新型手持式检测设备。这种设备会用到一系列小瓶子,每个小瓶子里装有含某一特定蛋白质的冷冻干燥溶液,一旦往瓶子里加一滴含某种特定污染物的水,混合溶液就会发出绿光。

图片来源:Pixabay
每种溶液中都包含了精心定制的DNA链,其中一端结合了一种可探测污染物的蛋白质,另一端则会在激活后产生荧光反应。溶液里还有RNA聚合酶,通过跟随DNA链形成RNA。如果与DNA结合的蛋白质遇到相应的污染物,蛋白质会变形脱落,导致RNA聚合酶一直跟着DNA链游行,从而导致样品发出绿色荧光。
“这是合成生物学领域很好的一个应用案例,巧妙而又具有创造性,勾勒出了合成生物学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波士顿大学合成生物学家玛丽·邓洛普(Mary Dunlop,并未参与这项研究)表示。

图片来源:Pixabay
研究人员用过类似的方法检测病原体,但这个检测设备还是首次用于识别多种污染物。南卡罗来纳大学长期研究水污染的化学家苏珊·理查德森(Susan Richardson,并未参与这项研究)提到,这项试验“前景非常好”。但她也提醒,需要保障这套检测设备在污染物浓度较低时也能作出反应,这样才能广泛使用。
撰文:苏珊·科西尔(Susan Cosier)
翻译:赵欢
文章来源:环球科学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本文是中国数字科技馆(www.cdstm.cn)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5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01208_1038657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