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鹂(左雌右雄) 图片来源:Michael Jeffords and Sue Post
巢寄生鸟类以把自己的蛋寄生在其他鸟巢中闻名。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牛鹂和杜鹃。来自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新研究发现,如果栖息地环境复杂多变、难以预测,那么生活其中的寄主鸟倾向于把蛋寄生到更多种类和数量的宿主鸟巢中,要么直接在里面下蛋,要么把下好的蛋放进去。该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华盛顿大学文理学院的生物学助理教授、该研究的资深作者Carlos Botero说:“当巢寄生鸟面对越来越大的生态环境风险,比如环境中的气候更不确定,或者更难以找到宿主,或者宿主行为不确定性增强等,它们就会采用表现型随机切换(bet-hedging)方式。”
“换句话来说,如果难以预测理想的宿主,寄主实际上就会把自己珍贵的蛋放在不止一只‘篮子’里。”他说道,“这不仅意味着能够增加所利用的不同宿主数量,还会扩大它们选择作为宿主的鸟类的分类学多样性。”
Botero自己也是观鸟者,他着迷于动物那些超出人们所认为的“典型”行为边界的事儿,比如巢寄生行为(brood parasitism)。
“寄主雌鸟并不能真正影响宿主鸟作为义亲所表现出的行为。”Botero解释说,“有了宿主随机切换方案,寄生成功的机会会增加,即寄主所选择的义亲中,至少有一对或者几对能够表现出最佳孵化和哺育行为。”
Botero和来自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同事观察到一种他们认为相当不同寻常的模式。
研究人员汇总了环境、寄主和宿主物种数据,分别来自19个属和5个不同鸟类家族的84种专性(obligate)巢寄生鸟类物种。他们的名单覆盖了大约 86% 的所有已知巢寄生鸟类。

图片来源:Pixabay
对所有这些鸟来说,当遭遇到环境威胁时,宿主行为非常关键。对寄生的雏鸟来说,即便是微小的差异都事关生死,比如被选中作为宿主的鸟巢结构、栖息地选择、哺育时间或者孵化行为。
巢寄生鸟适当的“随机切换”组合必须包括宿主类型的合理多样化,这样在任何给定的年份,无论环境条件如何,能够确保至少某些程度上的繁殖成功。
但随机切换终要付出代价,研究人员说。
“‘随机切换’策略包括作出一些‘错误’选择,有时候甚至会作出很多这样的选择。”Botero说,“举例来说,如果某一特定宿主的行为、时间和鸟巢类型多年来明显表现得要比其他种类好,那么理想的做法显然是坚持同一选择,避免把自己的蛋浪费在其他鸟巢中。”
但问题在于,当环境变化多端、无法预测时,巢寄生鸟类无法知道哪种选择在本年内能够产生最好效果。

图片来源:Pixabay
“如果那一年,作为寄主的雌鸟选中了最佳宿主类型,那么与此相比,采取多样宿主选择的雌鸟可能无法在一代内贡献那么多的后代。”Botero 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未来几代的累积,后者最终要比前者贡献更多的后代。”
“正是这种长远目光让随机切换品系盛行,并引导演化进程,到最后这些物种中每一个都采取了随机切换策略。”
翻译:阿金
审校:戚译引
引进来源: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本文是中国数字科技馆(www.cdstm.cn)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