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UCLA
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生物工程师们设计出一种手套状设备,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能够将美式手语实时翻译成英语语音。他们的研究发表在《自然·电子学》(Nature Electronics)杂志上。
Jun Chen是UCLA萨穆埃利工程学院(Samueli School of Englineering)的生物工程学助理教授,也是该项目的PI,他表示:“我们希望为手语使用者打开方便之门,让其可以直接和非手语人士交谈,而不需要第三人做翻译。此外,我们也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自学手语。”
该系统包括一副手套,和沿着每根手指装配的一根根纤薄的可伸展式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由导电的纱线制成,能够感应代表单个字母、数字、单词以及短语的手部动作和手指位置。

图片来源:Pixabay
设备会将手指运动转化成电子信号,发送到手套腕部位置一个只有一美元硬币大小的电路板。电路板将这些信号通过无线方式传送至手机应用以翻译成语音文字,并以大约每秒1个单词的语速朗读出来。
研究人员还在受试者脸部贴上了粘贴式传感器,一个在眉毛之间,另一个则在嘴角一侧,以捕捉美式手语中的面部表情。

图片来源:Pixabay
Jun Chen还指出,此前美式手语翻译穿戴系统受限于笨重的设计方案,或者穿戴后会产生不舒服感。而UCLA团队研发的设备由轻巧廉价且经久耐用的可伸展式聚合物制成。电子传感器也具备一定柔性和低廉成本。
在测试设备时,研究人员招募了四名使用美式手语的聋哑人士。他们戴上手套后,每一个手势会重复做15遍。机器学习算法将这些手势转化成它们所代表的字母、数字以及词语。这套系统已识别出660种手势,包括26个英文字母和从0到9的数字。
翻译:阿金
审校:张之典
引进来源:UCLA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本文是中国数字科技馆(www.cdstm.cn)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