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人们低估了全球冰川融化的速度

 

Eqip冰川是位于格陵兰岛最边缘的一个冰川。 (图片来源:kaet44/Creative Commons)

两项新的研究表明,最近人们对全球冰川融化速度的估计略为保守。换句话说,这一过程比专家们想象的要快得多。正因如此,海平面也在快速上升。

第一项研究综合了来自卫星的各种观测数据、地面测量数据以及基于模型的估算,测量了1994年至2017年间全球冰川的质量变化,更准确地描绘了这一时期冰川的状态。其测量表明,冰川融化的质量和海平面上升速度的测量值尚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预测范围之内。IPCC作为联合国的下属机构,旨在提供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客观的科学指导。该机构在其2019年有关海洋和冰川的特别报告中阐明了上述预测,同时在报告中也概述了他们对冰川融化后果的评估。

他们指出,海平面上升导致洪灾愈加频发。海平面上升速度会继续加快,而越来越多的地区会遭受毁灭性的洪水。

图片展示了海水如何削薄冰川底部的冰块、使其形成碎片并脱落。 

第二项研究则聚焦于某一特定区域,而不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测量。研究人员以格陵兰岛作为重点,调查了海水变暖对临海冰川的影响。结果显示,至少有74座冰川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温暖的海水融化了冰川底部的冰块,加速了其质量流失,导致冰川的其余部分也被削减,随时有坍塌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冰川消解会造成大量融水流入大海,引起海平面上升。

第一项研究的作者强调,大部分的冰川融化都是由气候变暖造成的。一位没有参与该研究的学者也发表了相似的言论。世界冰川监测中心局长、苏黎世大学冰川学和地貌动力学教授Michael Zemp在接受GlacierHub采访时表示:“总而言之,目前的数据表明地球正在发生气候变化。这不是空穴来风,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只会越来越大。”

Zemp还强调冰川系统非常复杂,表示需要关注上述两项研究之间的动态联系,以及着眼于全球和地区间的关联。总的来说,冰川融化速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然而,在世界各地的冰川地区,还有一些特定的情况需要加以考虑。

例如,正如上述对格陵兰岛的研究表明,该地区的冰川底部被海水融化,变得容易碎裂和脱落,加快了该地区冰川坍塌的速度。由于这一地区性现象对冰川的影响巨大,研究人员指出,“假如排除海水对冰川底部的融化作用,只考虑普遍气候变暖对冰川消融的影响,那么我们对冰川质量损失的预测,最多只是实际数值的一半。”

冰川模型还有很多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地区性特点、测量方式(如卫星、地面、模型)和测量的时间段。Zemp认为,IPCC的报告试图从多项研究中提取数据的做法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因为这份报告考虑了太多影响因素。

当被问及如何减缓冰川融化时,乌得勒支大学教授Walter Immerzeel回答说:“目前我们最现实且唯一的选择就是尽快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因此,我认为美国重返巴黎气候协议是一个好兆头。”

Zemp的观点与Immerzeel一致:“这并不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但概括说起来却很简单。我们必须在巴黎气候协定的基础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印度赞斯卡山谷(Zanskar Valley)附近的几个村庄依赖这里的德朗-德朗冰川(Drang Drung Glacier)生存。 (图片来源: Sandee Pachetan/Creative Commons

对格陵兰岛的研究表明,2008年至2017年间其附近的海域出现了一段冷却期。然而,其陆地上的冰川仍在快速减少。这是因为之前的气候变暖已经打破了冰川的平衡状态,冰川形成的速度低于消融的速度。这意味着即使我们现在停止二氧化碳排放,气候变暖仍会持续导致冰川消融。

Immerzeel向GlacierHub表示:“气候变化早已来临,这些结论只不过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我们现在必须行动起来,并致力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后果。”

他还指出,由于一些村落将冰川融水作为饮用水并灌溉农田,冰川的加速融化将对这些地区造成重大影响。例如,秘鲁的村庄严重依赖于科迪勒拉-布兰卡(Cordillera Blanca)山脉:山川和冰雪酝酿了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村民借此发展旅游和农业,游客消费和宾馆盈收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随着冰川融化,与其相关的传统文化也会逐渐消失,当地的旅游业和农业受到影响,如果洪灾突发,人们的生计会受到威胁。

虽然有些损害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现在不采取积极的行动,就一定会有更多的灾害发生。因此,无论采取行动是为了保护当前脆弱的生存环境还是子孙后代,我们都应减少排放以减轻人类所面临的问题。随着冰川融化和海平面的上升,人类的居住环境正受到破坏。虽然我们仍不确定损害会恶化到什么程度,但假如采取正确的措施,我们或许能够改变最终的结果。

作者:Evan Lim

翻译:牛华康

审校:黄薇

引进来源: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10415_1045989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