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要不是气候变化,西方的热浪本会是“天方夜谭”


图片来源:Pixabay
科学家们认为,如果没有气候变化的影响,今年6月袭击太平洋西北地区的超级热浪本是“无稽之谈”。但事实是,哪怕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它也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
这一结论来自于世界天气归因(World Weather Attribution)的一项新研究。作为一项气候研究计划,世界天气归因调查气候变化对独立天气事件的影响。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从未见到过像这次热浪袭击一样剧烈的温度陡升。”荷兰皇家气象研究所的气候科学家、世界天气归因的共同领导人Geert Jan van Oldenborgh在7月7日的简报中说道。
六月末尾横扫俄勒冈州、华盛顿州与加拿大西部的热浪让整个太平洋西北地区的气温飙升。
西雅图的气温达到了史上最高的108华氏度(42.2℃)。波特兰也打破历史记录达到了116华氏度(46.6℃)。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利顿小镇,因当地气温达到了令人震惊的121华氏度(49.4℃)而登上了国际新闻头条。仅仅几天之后,这座小镇就几乎被一场毁灭性的野火所吞没。

图片来源:Pixabay
在整个太平洋西北地区,热浪已经造成了数百人死亡。专家称可能还有更多未被报道的罹难者。
这项历时仅10天的新研究对这一事件的严重程度进行了精准的量化。结论表明,在没有气候变暖的世界里,本次热浪发生的可能性至少要低150倍,甚至可能更加罕见。很难用模型精确地量化这一数字,部分原因是这一事件远远偏离了典型范围。
“如果没有气候变化,那么这一事件基本上不会发生。”牛津大学环境变化研究所副主任、世界天气归因的共同领导人Friederike Otto说道。
在如今逐渐变暖的世界中,这一事件实际上也不太可能发生。
统计学知识告诉我们,在热浪中存在科学家们所期待的气温上限。而该上限取决于当地气候、历史变暖率以及过去观测到的极端炎热水平。
研究人员利用标准统计模型评估太平洋西北地区的热浪,以过去的观测结果作为判断可能性的基准,结果却显示其根本不应该发生。
“温度值远远超过了上限。”van Oldenborgh说道,“我们用于评估的标准方法失效了。”
研究人员最后不得不修改他们的模型,本质上是将近期历史记录中的极端气温强行塞进去。最终模型的运行结果表明这股热浪可能至少是千年一遇的。
van Oldenborgh警告称这一数字是高度不确定的,这股热浪应该更加罕见。主要是因为这股热浪在太平洋西北地区之外,或者更直接地说在全球,都是闻所未闻的。
研究团队有多种理论解释这一事件如何变得如此极端,虽然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加以确定。
干旱可能会使情况变得更糟。受到气候变暖影响的气流流量变化也可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又或许是在某种气候条件下生成的超级风暴造就了这一不同寻常的事件。
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这一区域现在已经“跨越了一个门槛”,在这种情况下,极端天气不仅有几率发生,而且会更加普遍,van Oldenborgh补充道。气候变化并不总是线性的。该系统会发生“跳变,一旦跨过某个门槛,这类热浪天气会发生得更加频繁”,他说。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类极端热浪天气的发生频率将比气候模型所预测的更高,并且可能突然发生在全球其他的未知地点。
目前还不清楚未来会如何。研究人员计划在未来数月内深入探究这类事件背后的成因。
“所有人都真切地忧虑于这类事件背后的意义。”van Oldenborgh说道。“这种事情没有人能够预料,没有人认为可能发生。我们认为人类并不像自己认为的那样对热浪有足够的理解。”

图片来源:Pixabay
“气候变化如何将我们逼入绝境”
更深入地理解未来,以及更精准地预测未来的热浪事件能够拯救生命。但实际上国内外许多社区可能对将要发生的一切准备不足。
比如,与更温暖的地区相比,太平洋西北部地区的家庭安装空调的比例更低。这使得极端热浪发生时会更具破坏性。
“对公共健康而言,最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死亡都是可以避免的。”华盛顿大学全球变暖与公共健康专家Kristie Ebi在昨天的简报中提到,“人们不应丧命于热浪之中。”
气候模型几乎毫无例外地预测热浪将随着气候变暖而变得更加频繁、更加剧烈,即使科学家们仍在研究这些极端情况的极限。这意味着各社区很有必要制定应对极端高温天气的紧急预案,并且提高公众对这种危险的认知,Ebi说道。
在美国,据报道每年有数百人死于高温,高于其他任意一种天气事件。
归因研究表明,与飓风、干旱等其他天气事件相比,气候变化正在加剧热浪的严重程度。Otto指出其对极端高温的影响要高出“几个数量级”。
“热浪是如今气候变化对我们造成威胁的一种方式。”她说,“我认为这是气候变化表现最强烈的表现方式。”
撰文:Chelsea Harvey,为《气候在线》报道气候科学内容的记者。
翻译:常灏杰
审校:曾小欢
引进链接:科学美国人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10907_1055274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