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Pixabay
一项研究发现,婴儿粪便中含有的微塑料比成年人更多。
微塑料(microplastics)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由更大的塑料物品破碎而释放到环境中。微塑料不易生物降解故而会威胁环境,最近的研究发现它们不仅存在于灰尘、食物、水果和瓶装水中,还存在于动物和人类的粪便中。
人类的微塑料暴露是一个潜在的健康问题,但公众对其了解甚少。在一项新发表的小型研究中,美国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婴儿粪便中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微塑料浓度从5700-82000ng/g 不等,中位数为36000ng/g,这个数字是成人的10到20倍。PET主要用于生产纺织纤维、水瓶和手机套等日用物品。
“微塑料的人体暴露是一个健康问题,” 领导该研究的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NYU Grossman School of Medicine)儿科教授 Kurunthachalam Kannan说,“我们需要努力减少儿童的微塑料暴露。儿童用品不应使用塑料制造。”
这项研究9月12日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的《环境科学与技术快报》(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tters)上。

图片来源:pixabay
据估计,一个人每周平均可以摄入多达5克的微塑料,部分微塑料会经消化系统随粪便排出体外,剩余微塑料则在身体器官内累积。最近有研究表明,部分微塑料会穿过细胞膜进入血液,其他研究表明微塑料会进入孕妇体内并被输送到婴儿的胎盘。
目前尚不清楚微塑料是如何影响并有可能损害人体的,但一些动物实验显示,这其中存在炎症、细胞“停摆”(cell shutdown)和代谢等问题。
通过分析6名婴儿和3名新生儿的胎粪(出生后第一次排出的粪便),以及10名成年人的粪便,Kannan和他的团队通过质谱(mass spectrometry)法观察了两种常见微塑料暴露的情况——PET 和聚碳酸酯(PC)。结果表明,每个样本中至少含有一种微塑料。
成人和婴儿样本中的PC微塑料含量大致相同,但婴儿的PET微塑料含量比成人的高出10至20倍。
Kannan:“我们惊讶地发现婴儿体内(PET微塑料)含量高于成年人。婴儿的各种微塑料摄入可能来源于婴儿喜欢将周围事物放入嘴中的行为(mouthing behaviour),比如在地毯上爬行、嚼咬纺织品,又或者来自各种儿童用品(如牙套、塑料玩具、奶瓶、勺子等器皿)。”
没有参与这项研究的美国加州水资源控制委员会(California State Water Resources Control Board)的科研人员Scott Coffin表示,尽管相关研究很少,这项新研究的发现仍取得了与其他人类粪便中微塑料污染相关研究一致的结果。Coffin表示,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这些结果表明目前的微塑料暴露评估可能不够具有代表性。针对这一点,Coffin引用了来自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和研究中心(Wageningen University and Research)的论文,这是他认为的迄今为止(关于微塑料暴露)最严格的评定。

图片来源:pixabay
“这项研究没有考虑暴露后微塑料在器官中的累积。”Coffin说,人类不太可能将摄入的所有微塑料都排泄出来,所以人体内的微塑料总量可能会更高。这一点以及很多其他细节都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解决。
例如,在处理粪便和微塑料的实验过程中,样本有可能被尿布或科学设备本身所污染。此外,Coffin表示据他所知,用于计算粪便中微塑料含量的分析方法相对少见,且还没有经过可靠的验证。
总体来说,人们对微塑料的暴露和危害知之甚少,但Coffin表明这项研究仍旧提供了非常必要的初始研究数据。
翻译:李静一
审校:魏潇
引进来源:《卫报》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本文是中国数字科技馆(www.cdstm.cn)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