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躺平也不快乐:太闲会降低主观幸福感

图片来源:pixabay

随着个人自由时间的增加,幸福感也会增加——这仅在一定程度上如此。根据美国心理学会发表的一项研究,拥有太多的空闲时间也可能是件坏事。

“人们经常抱怨自己太忙,想要有更多的时间。但时间越多幸福感真的就越多吗?我们过去发现,一天中缺乏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会导致更大的压力及更低的主观幸福感,”美国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学助理教授、该论文的主要作者Marissa Sharif博士说。“虽然(空闲)时间太少不好,但多了也并不总会(让你觉得)更好。” 这项研究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分析了2012年至2013年间参与“美国人时间使用调查”(American Time Use Survey)的21 736名被试的数据。被调查者提供了他们此前24小时内所做事情的详细描述——每项活动的时刻和持续时间,并报告了他们的幸福感。研究人员发现,随着空闲时间的增加,幸福感也会随之增加,在大约2小时的位置幸福感趋于平稳,并在5小时后开始下降。两个方向的相关性均显著。

研究人员还分析了参与1992年至2008年“全国劳动力变化研究”(National Study of the Changing Workforce)的13 639名美国劳动者的数据。在调查的许多问题中,参与者被问及他们的自由支配时间。例如,在你工作的日子里,你平均花多少小时(分钟)在自己的自由活动上?他们还被要求以生活满意度为衡量标准,给主观幸福感打分(总体而言,你觉得这些天你的生活怎么样?你觉得1=非常满意,2=略为满意,3=有些不满意,4=非常不满)。

研究人员再次发现,更多的空闲时间与更高水平的幸福感显著相关,但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一定时长之后,多余的空闲时间与更多的幸福感便不再相关了。

为了进一步调查这一现象,研究人员进行了两组6000人参与的线上实验。在第一个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想象在至少6个月的时间里,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自由支配时间。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较少自由时间组(每天15分钟)、适量自由时间组(每天3.5小时)和较多自由时间组(每天7小时),随后预估自己会产生多大程度上的愉悦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结果发现,无论是较少自由时间组还是较多自由时间组,参与者报告的幸福感都低于适量自由时间组。自由时间少的人比自由时间适量的人感受到的压力更大,从而导致他们幸福感较低。但那些拥有大量空闲时间的人觉得自己的生产力变低了,这导致他们的幸福感也较低。

图片来源:pixabay

第二项实验中,学者研究了生产力的潜在作用。参与者被要求想象每天有适量(3.5小时)或大量(7小时)的空闲时间,同时需要想象把这些时间用于生产性活动(如健身、兴趣爱好、跑步)或非生产性活动(如看电视或用电脑)。他们发现,在从事非生产性活动时,有较多空闲时间的人幸福感水平较低。然而从事生产性活动时,有较多空闲时间的人感觉与那些有适量空闲时间的人类似。

“尽管我们的调查集中在自由支配时间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上,但对于个人如何度过自由时间的额外探索是有启发性的,”Sharif说道,“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拥有一整天的自由支配时间可能照样不快乐。相反,人应该争取利用适度的自由时间用于满足自己的追求。当人们发现自己有过多的自由时间,比如退休或离职后,我们的结果表明,有目的地支配新获得的时间对他们有益。”

图片来源:pixabay

翻译:闭诗林

编辑:魏潇

引进来源:美国心理学会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本文是中国数字科技馆(www.cdstm.cn)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5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11029_1058377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