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我们如何进入心流

(图片来源:Pixabay)

当你正在紧张刺激地打电子游戏,聚精会神升级打怪,完全不知道周围发生了什么,也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时,你感觉太棒了,非常在状态。这时,你正在经历心流。

当你跑一场马拉松,注意力完全放在冲破终点线上以至于在跑完前几乎感受不到任何疼痛或劳累时,也是在经历心流。

“心流是一种极致享受的状态,它会在你做困难但很擅长的事时出现。”Richard Huskey解释道。他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交流与认知科学专业的助理教授,同时也是近期发表的一篇研究心流的论文的作者。

据说,心流对于人的健康状态很有益处。有证据表明,心流可以抵御抑郁、预防倦怠、使我们更加坚韧。我们证明了这一点,但还不知道大脑是如何形成这种心流的,Huskey说。

使用电子设备时的心流

为了弄清楚处于心流状态时大脑做了什么,Huskey牵头了一项研究,探索人们在玩电子游戏时是如何经历心流的。他们的成果于2021年11月发表于《传播学刊》(Journal of Communication)。该研究招募了超过140名受试者。一部分人选择加入了与玩游戏同时进行的实验,并报告他们自己的感受;另一部分受试者同意额外接受大脑成像以便于研究者探索心流期间他们大脑的运转机制。

Huskey说,如果活动足够有趣,既能够吸引人全身心参与而完全不会分心,又不至于太难而太让人感到沮丧,这时就会形成心流。

可以说,为儿童设计的电子游戏可能很难让成年人产生心流。这里存在着某种平衡,Huskey解释道。当(难度和能力)达到平衡时,人会体验到内在的奖励。可能我们会关注像升级打怪或者赚取点数之类的事,但在这种平衡下他们就没那么重要了。仅仅是玩游戏并体验心流就已经是一种奖励。

进入心流非常需要集中注意力。为了测量所需的注意力水平,研究者在游戏的不同时点让受试者分心。他们使用了一种带声音的红点,当它出现在游戏屏幕的某一个角上时,受试者需要尽快对其做出反应。

这幅图所展示的就是受试者所看到的图像。红点用于间歇性分散玩家的注意力,玩家必须点击它才能继续游戏并维持心流状态。

(图片来源:Richard Huskey / UC Davis)

过去的研究表明,当人们集中注意力于一项任务时,他们对这些圆圈的反应会变慢。因此,如果形成心流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那么当游戏的困难度和玩家能力处于平衡状态时,玩家的反应应当变慢。而这正是实验所呈现的结果,也许可以解释人们为什么能在心流期间无视干扰,集中注意力于当前的任务上。

大脑如何形成心流呢

大脑中几乎没有只负责单一认知过程的区域,所以,并没有专门的“心流区”。相反,心流的形成是多个脑区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几个脑区彼此间高度相关但又分别与其他区域相联系,我们则称之为“模块化”网状布局("modular" network configuration)。

重要的是,这种模块化网状组织非常高效。研究表明,在处理复杂任务时,模块化布局可以联系不同的脑区,以重新构建新的模块组织。这种重构能力也被称为“灵活性”,它有助于人们解决复杂的问题。

“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心流与一种可变的模块化大脑网状拓扑结构相关。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在任务很困难的情况下,人们仍能感到高控制度又毫不费力的心流。”Huskey说。

换句话说,处于心流状态的大脑是极为高效的。

“想象一下早上你在找钥匙的时候,”Huskey补充道,“如果你不知道钥匙在哪里,你需要走遍家里的每一个房间并打开所有的灯。这会消耗很多的精力。但如果你记得钥匙在哪里,即使每天放在不同的房间,你也可以直接去相应的房间,只打开必须要打开的灯。这在很多方面都与处在心流中的大脑类似——只有(此时)必需的大脑结构会相互联系,这能节省很多能量。”

在实验中,研究者表明,游戏困难度与个体能力间达到平衡可以形成更高的心流水平(来自受试者的自我评价)、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以及一种可变的模块化大脑拓扑结构。

(图片来源:Pixabay)

观察人们的心流

在140名受试者中,35位接受了功能性MRI检查。在磁共振成像仪工作时,他们拿着游戏控制器、一个按钮盒和接近身体的跟踪球。其他人则坐在桌子前,用一台标准的台式电脑操作电脑游戏。

Huskey说,在“心流”状态下,人们无需过多精力即可识别任务要求并进行处理。因此,心流可以缓解生活中竞争性需求带来的压力,比如新冠流行的压力、工作上的繁重任务、家庭问题等。

实验室条件外的真实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是对于探索人如何能快速恢复精力来说,这项研究是一个良好的开端,Huskey说。研究者应测验神经反应和幸福感之间的联系。

这启示我们可以研发一些治疗方法或者媒体干预手段,以人们的良好状态为目的提高他们的心流水平,Huskey说。

作者:Karen Michele Nikos-Rose

翻译:安君

审校:赵冰莹

引进来源: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本文是中国数字科技馆(www.cdstm.cn)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5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11214_1061457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