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毛毛虫吃毛毛虫,毛毛虫更健康?


图片来源:pixabay
本·范·艾伦(Ben Van Allen)在收集毛毛虫,他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做博士后研究时,曾看到一些毛毛虫会把同类当午餐吃掉。他本人并没有因为毛毛虫减少而伤心,而是利用这一点研究起同类相食现象。
“一般来说,吃掉自己的同类很滋补,它们拥有你体内存在的所有营养物质,所以这是一顿易于消化的美餐。”“同时,这么做还会减少自己将要经历的竞争:在相同区域和你争夺相同食物的同类又少了一个。而且,要找到同类通常也很方便,因为大家都生活在同一片区域。”
于是,范·艾伦和同事开始收集毛毛虫,用来研究诸如飞蛾和蝴蝶等鳞翅目的疾病传播情况。观察到同类相食现象后,他们想要知道,既然毛毛虫的口味相投,那如果吃掉受疾病感染的同类,是否会对种群个体造成威胁,但又有益于群体生存,因为这就清除了种群中染病的个体。

图片来源:pixabay
“我们的主要观点是,尽管同类相食增大了个体生存风险,但正因为种群更倾向于自相残杀,反而能在一开始就防止疾病进入种群。”范·艾伦的研究发表在《美国博物学家》(American Naturalist)期刊上。
同期发表在《自然·生态和演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上的另一篇研究表明,植物分泌的化学物质能诱导毛毛虫互相残杀,保护自己免受毛毛虫蚕食。

图片来源:pixabay
“听上去颇为讽刺,一方面疾病要感染毛毛虫种群,另一方面植物诱导它们自相残杀,如此一来,反而阻止了疾病进入种群,最终植物的实际处境可能要比一开始更加糟糕。”说植物会更倒霉,那是因为自相残杀的行为让毛毛虫种群成长得更健康,因此,也需要更多食物。
翻译:阿金
审校:王怡博
引进来源:科学美国人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本文是中国数字科技馆(www.cdstm.cn)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5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20327_1066865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