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在电影《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的背景下探讨人工意识的概念

人工智能,人工意识,人类
BHU的助理教授Amir Sing(图片来源:原文
最近的技术进步,例如越来越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和机器人,引发了大量关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和人工意识的讨论。迄今为止创造的许多工具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与此同时,存在许多关于它们与人类区别的讨论。
具体来说,计算机学家和神经学家一直在思考智能和“意识”的区别,想要知道机器究竟能否实现后者。贝拿勒斯印度教大学(Banaras Hindu University)的助理教授Amar Singh最近在Springer Link's AI&Society特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该文章通过与奇幻电影《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Being John Malkovich)的类比探讨了这些概念。
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奇幻电影,虚拟环境
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图片来源:原文
“作为一名人文科学的学者,我在过去的几年中一直致力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实现这项研究的作者之一,Amar Singh告诉TechXplore说,“《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是一部意味含糊的电影,引来了大量基于不同评判理论的解读。当我观看这部电影时,我发现它揭示了许多学者在人工智能领域正致力于解决的关键问题。”
Amar Singh目前是德国伍珀塔尔大学(Bergische Universität Wuppertal,BUW)的博士后。在完成一个名为“通过电影意象记录未来”(Remembering the Future Through Cinematic Symbols)的项目后,他在BUW加入了Ursula Kocher教授的研究小组“不止于人类”(More Than Human),正探索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各种主题。他最近的论文正是建立在他博士后期间从事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今天,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进一步改变了我们对现实这一概念的看法。”Singh解释道,“在电影《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中,不同的角色在他们试图入侵约翰·马尔科维奇时表达了不同的观念。该电影出色地分析了进入虚拟环境是如何通过弥合自我与他人的差距来影响、增强、改变我们关于现实的看法的,一些我们无法在现实生活中经历的东西会帮助我们扩展自己的认识。”
机器学习,人造人类意识,机器人
(图片来源:pixabay)
根据在电影《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中发掘出的主题,Singh深入研究了人工诱导意识的概念。例如,他在理论上评价了机器能够产生“人造人类意识”(artificial human consciousness),即产生个体本来没有的新知识的可能性。
“随着我们进一步使用这项技术,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问题,这需要新的方法来解决。”Singh解释道,“这篇文章有望鼓励其他学者从不同学科角度对人工智能进行研究,以克服人类的偏见和缺点。”
依托于《约翰·马尔科维奇》,Singh在他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包括人类和机器人权利、虚拟性别以及残疾。这些都是当下许多人工智能相关的辩论的核心。未来,他的工作将会启发更多将电影、哲学和人工智能进行类比的研究,增强当前对于机器智能的理解,同时也检测了人工智能在探索人类意识方面的潜力。
“我现在正在研究关于我们与人工智能共存的未来故事作为我的博士后研究。”Singh补充道,“当这一项目完成,我打算继续从事其他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跨学科项目。”
作者:Ingrid Fadelli
翻译:王馨仪
审校:王嘉钰
引进来源:Tech Xplore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20726_1072003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