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Procrastinator or Precrastinator?傻傻分不清楚,本文通过实验来发现提前症的起因和后果,相信会使你大开眼界。
关键词:拖延症,提前症,工作记忆
我们每个人有时候就会犯拖延症,把一些困难的或者我们不想做的事情延期执行。不过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的三名研究者认为,我们也可能会犯提前症,即使事情并不急,我们也会急冲冲地把待做事情提前做完。研究人员还声称已经创造了“precrastination”这个术语。
心理学教授David Rosenbaum和他的两个合作者在要求257名学生完成木桶挑战之后得出他们的结论。这个不是那个把冰水倒在头上的冰桶挑战。他们把学生分别带到镇上的一条窄巷里,在巷子中放着两个木桶,左右各一个。学生被告知要用最简单的方式把桶带到巷子的另一头,中间还不能停下来。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桶比另一个桶更靠近终点。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选择了离他们更近也就是离终点更远的桶,尽管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体力去完成任务。
Rosenbaum是人类感知和运动控制方面的专家,他本来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研究行走路线和到达目的之间的关系,但是Rosenbaum发现实验结果有些奇怪。研究人员与参与者沟通过之后发现这个实验包括两个子目标:靠近一个水桶并将它抬起来,然后拎着水桶走到终点。Cory Potts是研究小组的研究生,他说“似乎他们希望能够完成第一个子目标,所以他们选择靠近他们的水桶。”
Rosenbaum将这个结论解释成参与者想要“卸载”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是指大脑为临时思考和行为而储存的信息和指示)。他说我们迫切想要释放工作记忆以至于宁愿付出额外的体力来达到目的。
然而仅仅为了释放工作记忆草草完成任务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低效的甚至是危险的。Rosenbaum说道:比如在工作时匆匆完成一项任务可能会导致你出错,而你就必须多花时间来弥补错误。仅仅想一次性把东西放到屋子里于是便从车里抱出一大堆的购物袋,这么做反而会得不偿失。
提前症的原因也可能是懒惰——有人认为将东西一次性拎完虽然累点但是比跑两趟要容易。Rosenbaum承认他的理论还有待斟酌。例如在工作中花一个小时回复电子邮件以缓解工作记忆的负担,这种行为也许跟拖延症差不多——专注电子邮件以此来推迟一个更困难的项目。
事实上,来自卡尔顿大学(Carlton University )的心理学家和拖延症研究专家Timothy Pychyl 认为有提前症(如果真的有这种症的话)的人会受限于一些琐碎的任务。当面对选择简单还是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就像选择回复电子邮件而不是着手一个项目的时候,选择简单任务是因为拖延症而不是提前症。
Rosenbaum说他需要做进一步的实验来证实自己的假设。他和Potts将会进行更复杂的木桶挑战。参加者将被要求选择一个水桶并把它带到巷子的终点,但是在进行第一个步骤之前,他们需要记住10个单词并且在终点处背下来。在这种情况下工作记忆的储存变得更有难度,志愿者想要提前完成任务的意图会更加强烈。Rosenbaum并不确定这个实验是否能证明自己的假设,但是他愿意尝试一下。
照片由Jon Pallbo在维基共享资源上提供
作者简介:Mark Fischetti是《科学美国人》的资深编辑,负责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版块。关注他的Twitter@markfischetti。
(翻译:圣铭;审校:朱佳莲)
原文链接[科学美国人博客]:
http://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observations/2014/09/23/are-you-a-pre-crastinator/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