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20301_323837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百科知识》

《百科知识》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百科知识》杂志社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同期创建于1979年, 是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主办的国内惟一文理合编的国家级科普刊物; 是国内公认的具有权威性的老牌科普杂志之一。《百科知识》杂志的特色是门类广泛、文理合编、权威准确、通俗易懂。

文章数
分享到:

关于长寿的科学话题

2012-03-01 09:37:18

作者:王晓冰

 

长寿不仅是每个个体的一种合理的理想,也是每一种群体,包括其他生物群体的追求。因为,长寿所体现的是生命力的强大和高质量的生活,以及内心较高的幸福感,也是一个国家和群体软硬实力的表现。因此,长寿一直被视为人类伦理的正面价值取向。不过,追求长寿也会带来许多问题,因而逼迫我们不得不重新

审视长寿。

 

长寿的新发现

 

为了了解长寿的奥秘,人类做了大量的研究。今天,长寿研究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基因和分子生物学的层面,当然,也有行为方式的研究。现在,一项新的研究再次证实,基因确实决定着人和生物的长寿。如果去除哺乳动物的某种基因,则可以延长寿命。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科林·塞尔曼等人在200910月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以“核糖体蛋白S6激酶1信号调节哺乳动物寿命”为题发表研究文章称,如果敲除小鼠体内负责为核糖体蛋白S6激酶1编码的基因,可以起到“热量限制”的效果,不仅可以让雌性小鼠的寿命延长约1/5,而且可以减少小鼠患与衰老有关的疾病,如不患糖尿病等。

 

研究人员把基因敲除小鼠与普通小鼠进行比较,发现雌性基因敲除小鼠平均存活了约950天,比普通小鼠多活约160天,寿命延长20%。雄性基因敲除小鼠健康状况也好于普通小鼠,不过其寿命与普通小鼠并无太大差别。

 

此外,研究人员在敲除S6激酶1基因小鼠出生600天时与普通小鼠进行健康状况比较,这时的小鼠相当于人类的中年。结果发现,雌性基因敲除小鼠更“精瘦”,骨骼更强壮。尽管基因敲除小鼠食物摄取量增加,但身体脂肪含量却减少。它们并未出现中年阶段常见的胰岛素敏感度下降现象,因此不会患Ⅱ型糖尿病。在运动实验中,基因敲除小鼠的表现也好于普通小鼠,在平衡、力量及协调性方面优于普通小鼠。此外,基因敲除小鼠体内的T细胞也显得“更年轻”,说明其免疫水平高于同龄普通小鼠。

 

这种基因敲除小鼠长寿而且健康的原因在于,S6激酶1负责调节蛋白质的基因编码及细胞能量的代谢,如果抑制该基因的表达就可以起到限制热量的作用。这一研究再次证明,减少热量摄取对健康有益。

 

从公共卫生、营养和社会文化的角度,长寿对于人类而言,除了幸福之外,还极有可能是挑战和负担。南丹麦大学的丹麦衰老研究中心的卡雷·克里斯滕森等人在英国200910月出版的《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综述文章指出,老龄人口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严重挑战,尤其是发达国家。

 

 

克里斯滕森等人回顾了2004年至2005年发表的大量关于衰老的文章,发现大多数国家公民的寿命正在稳定地上升。20世纪末与20世纪初相比,发达国家人口平均寿命大约增加了30岁。而且,如果发达国家平均寿命在21世纪保持增加趋势,那么,多数2000年以后出生的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英国人、美国人、加拿大人和日本人有望庆祝百岁生日。

 

 

例如,半数以上2000年出生的日本人可望活到104岁;半数以上2003年出生的美国人可望活到103岁;半数以上2007年出生的意大利人可望活到104岁。

 

生命伦理和社会经济挑战

 

 

与过去长寿的研究不同,上述两项研究对人类长寿表现了更多的鼓舞和乐观成分。

 

 

例如,过去对动物长寿的研究表明,如果人为去除基因或改变基因来达到长寿的目的,则动物的生活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过去对果蝇和线虫的研究发现,如果改变一个或多个基因,可以使它们的寿命成倍增加。但是,改变基因后的线虫存在着严重的生命质量问题。它们在发育、呼吸、游动、进食、排便等方面都比一般线虫更为缓慢,而且它们几乎总是在昏睡,很少有繁殖能力。果蝇同样如此,改变了基因确实让果蝇比一般果蝇活的时间要长一些,但是这些长寿果蝇的生命毫无质量,因为它们长期处于昏睡之中。

 

 

然而,现在英国塞尔曼等人的研究发现,敲掉小鼠的基因不仅可以使其长寿,而且小鼠的生命质量也不受影响,甚至更好,因为它们不会患与衰老相关的疾病,如糖尿病。这意味着,人类不仅可以按图索骥,找到长寿的方法,如研发抗御人类衰老的药物,而且可以直接利用基因改变来提高寿命。

 

 

在人类寿命可能延长的好消息下,丹麦克里斯滕森等人的研究结果则对人类的长寿提出了另一种挑战,即社会将要担负起更多更重的经济负担,而且需要有更多的人力和物质资源来负担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克里斯滕森的研究认为,未来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会提高,而且患各种与衰老相关的疾病的时间也会延迟或减少。在21世纪,老龄人口无力照顾自己、需要依赖别人的岁月将比以往推迟。即便是年龄在85岁以上并罹患糖尿病、哮喘等慢性疾病的老人,失去自我照顾能力的时间也有所推迟。因为,现代医学可以更早诊断病症并对病人实施更佳治疗。所以,85岁以上老人可以活得更长,他们具备自我照顾能力的时间也会更长。

 

 

但尽管如此,伴随人口预期寿命增加,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和医疗压力将令发达国家头疼。如果经济上还未达到发达程度的国家,长寿和老龄化的提前则会承受更大的压力。由于这种压力的增加,使得目前一些人对长寿产生了相反的看法,也就是不敢长寿。

 

 

例如,中国社会目前就面临未富先老的巨大压力,使得相当多的人不敢长寿。因为,按现有养老保险标准,一位月收入4000元的年轻白领60岁退休时,其生活水准只能维持年轻时1 /4的水平。如果活得再长,生活水准可能还会更进一步降低。

 

心理和行为的难题

 

当然,如果有经济保障,则长寿固然是一件幸福的事。但是,长寿也面临心理和行为方式的难题。这种难题既来自老人自身,也来自照顾老人的人,很多人会因为不堪心理重负而产生心理疾病,并且自杀和他杀。

 

尽管科学家的研究显示今后人老后生活自理能力也会保持相当长时间,而且较少患病,但更多的研究结果和普遍的事实是,人难以抗御衰老的规律。当然,克里斯滕森等人建议,应对长寿的方法之一是,不应长期辛劳工作然后完全退休,而应在不同年龄阶段都兼顾工作、学习、休闲和养儿育女。但是,这并不能解决人衰老之后的根本问题。从生理规律来看,人的种种器官其实在二三十岁就开始衰老了,而且以现有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在70岁后种种行动不便和疾病的纠缠下老人需要有人照顾。除了照顾老人,社会还有更多地对老年人的医疗服务。

 

日本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平均每10万日本人中,百岁老人就超过15人,在全国1.27亿人中约有21%是65岁以上的老人。然而,人人羡慕的长寿在日本却并非一件幸事,相反倒是一件令人恐惧的事情。

 

 

日本厚生劳动省2008年公布的日本2007年的自杀情况表明,当年有3.3万人自杀,每天就有约100人自杀,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了近一半。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则认为,老年问题是导致日本人自杀的主要原因。日本的自杀率是51/10万人,男性自杀是女性的2倍,这比美国的22/10万人的自杀率高了两倍多,是英国的三倍多(15/10万人),但是比东欧一些国家的自杀率低,如立陶宛(92/10万人)和乌克兰(62/10万人)。

 

 

尽管造成日本人自杀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如债务和疾病以及自杀文化,但年老后的身心疾病和心理障碍造成的自杀是最主要的。如果不计年龄,则在自杀因素中,抑郁是造成日本人自杀的主要原因,占其中的20%,其后才是疾病和债务等原因。

 

日本厚生劳动省研究小组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家看护人员4人中就有1人患有轻度抑郁症。当看护人员年龄在50岁左右时,这种情况的比例大概是20%;而65岁以上老人去照顾其他高龄老人的,甚至有近30%的人到了宁愿自杀的程度。另一方面,由于日本文化中有一种不给他人添麻烦,自己应照看好自己的做人原则,因而老人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而选择自杀的案例也逐年增多。这种因照顾老人而引起的心理疾病和自杀、杀人情况被称为“照顾疲劳”。

 

日本的一项调查发现,41%的日本人不愿意看到自己年老,因为他们对于年老体衰、疾病缠身、终日接受护理的“黄金岁月”感到沮丧。同时,日本全国老年人和老年医学中心一名研究人员主持的研究发现,83%的人对于年事渐高感到焦虑。当被问及是否愿意长寿时,41%的人表示“不是很想”或者“一点都不愿意”。日本人最为关注的老年问题是卧床不起、年纪渐长、退休后失去正常收入以及患上致命癌症。

 

日本政府也已意识到长寿对社会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严重挑战,并于2008年启动了一项计划,投资2.2亿美元,目标实到2016年大幅降低自杀率。其中,包括老年人护理服务,招募40岁以上的人参加。但是,如果伴随长寿而生的疾病、行动不便、经济问题等无法解决,年老者和护理者所受到的心理冲击就不会减少,反而会持续和加重下去。如此,心理负担和行为异常,包括自杀、他杀等情况恐怕也难以降低。

 

因此,为了让人类的长寿同时具有较高生活质量,就必须从几个方面来改善和保障。一是政府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包括协助老年人的家属克服心力交瘁、沮丧,避免陷入照顾亲人的孤立状态,由此避免很多老人因消沉、抑郁而自杀或杀人。二是应用生物医学的成果来解除老年时的各种不适和痛苦,例如防治老年性痴呆。
上一篇:海洋酸化的危害
下一篇:各国的航天司令部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