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60429_324017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百科知识》

《百科知识》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百科知识》杂志社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同期创建于1979年, 是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主办的国内惟一文理合编的国家级科普刊物; 是国内公认的具有权威性的老牌科普杂志之一。《百科知识》杂志的特色是门类广泛、文理合编、权威准确、通俗易懂。

文章数
分享到:

互联网:20年改变世界

2016-04-29 15:50:47

在我们当代人看来,没有互联网的日子是难以想象的。然而从互联网真正开始在大众中普及算起,也不过二十几年的时间。中国自从1994年成功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链接以来,如今整整度过了二十载春秋。就是这短短的20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系列信息产业,大大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造就了一个信息爆炸式增长、资源火箭式传递的时代。互联网把全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那么,互联网是如何从一个稚嫩萌芽逐渐发展成参天巨木的呢?

 

“美苏争霸”时期的互联网萌芽

互联网的萌芽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美苏争霸”时期。1958年,美国的艾森豪威尔总统决定成立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其目的便是统一控制所有高级军事研究项目来更好地对抗苏联。之后的几年,ARPA不断发展,并逐渐扩展研究范围,其中便包括人机交互指令与控制领域。1962年,一位名叫里克莱德的交互理论专家接管了ARPA的控制部门,在他的推动下,ARPA资助了许多交互计算开发项目,其中便包括“超大网络”项目。在现在看来,“超大网络”这个词明显有些夸张,因为这个项目仅仅是要连接ARPA下属各个站点无法兼容的系统。然而这种让所有研究人员“共享计算能力和数据”的想法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正是这种美好愿景推动了互联网的诞生。伟大的创造源于伟大的想象力,从这个角度上看,“超大网络”也是名副其实的。

建立互联网最初的思路便是设计一种接口报文处理器来连接计算机,这种接口处理器可以规范、连接网络,同时兼做各台ARPA计算机的网关。这种想法是由两位美国计算机专家拉里·罗伯特和韦斯利·克拉克提出的。

基于分组交换网的理念,1969年,博尔特·贝拉尼克·纽曼科技公司受ARPA的委托开始正式开发用于阿帕网(Arpanet)的接口报文处理器。然而,要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有效连接,首先便是要建立一套标准来管理计算机在接口报文处理器网络中的“对话”、应用程序和工作方式,因此网络控制协议(NCP)应运而生,该协议负责对称连接系统的任务。NCP成功建立后,博尔特等人很快便将两个接口报文处理器成功地连接了起来,这不仅证明了分组交换网的理念是可行的,也意味着互联网雏形的诞生。之后的两年,更多的系统被连接了起来,阿帕网一步步壮大起来。

 

网络协议更新换代:TCP/IP协议诞生

尽管踩着步步壮大的节奏,日趋成熟的阿帕网也只是建立在相同的连接系统类型之上的。与此同时,基于不同标准和传输媒体(如卫星和广播)的分组交换网络也在一波波技术浪潮的推动中呼之欲出。

1974年,美国网络专家鲍勃·卡恩和文特·赛弗便设计了一套系统,实现了不同类型网络的互联。这套系统主要是在网络之间增加网关,网关负责以合适的方式在网络之间传输数据包,这便涉及到“网际协议”,著名的传输控制协议(TCP)横空出世。

TCP可以将数据信息包装到“信封”中,这种“信封”是可以在网关间自由传输的数据包,传输过程不受其内容的任何影响。紧接着,TCP协议继续升级,其传输的内容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处理数据包;另一部分负责寻址和路由,这就是著名的TCP/IP协议。TCP/IP的诞生使得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络得以互相连接,这意味着建设一个完整的超大国际网络成为可能。

当阿帕网采用TCP/IP作为其基本协议时,其他网络已开始在阿帕网架构之外提供各种网络服务。然而,这些网络都只服务于其各自的用户团体,它们之间并没有相互连接,也与阿帕网“毫无瓜葛”。后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开始资助网际连接研究,并允许所有学术研究用户都能够连入NSF网络,这就等于建立了一个最大的学术资源共享与交流的平台,当然,与NSF网络相连的条件就是使用TCP/IP。NSF的这一政策导致TCP/IP的使用量大大增加,并最终使得TCP/IP成为国际互联网的最基本协议。

 

网络交流手段逐渐丰富

197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雷·汤姆森编写了一个邮件程序,这个程序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一个字符来区分电子邮件地址中的主机名和用户名。于是,他看了看键盘,发现了“@”符号,从此“@”成为电子邮件的标志性符号,也成为了互联网的象征。电子邮件的诞生是互联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一种全新的通讯方式的诞生。到了1973年,电子邮件在所有的网络传输量中占据四分之三,小小的符号“@”摇身一变,从此在网络上“大红大紫”。

电子邮件是最早的网络交流手段,紧随其后的便是电子论坛(BBS)。1979年,新闻组网络系统发展起来,用户可以通过软件连接到新闻服务器上,阅读其他人的消息并参与讨论。这种新闻组网络系统便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子论坛,它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交换信息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然而,新闻组在当时并不是互联网的一部分,因为它并未加入TCP/IP协议,仅仅是连接着遍布世界的UNIX系统(一个强大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但新闻组绝对是网络世界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电子论坛便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第三种划时代的网络交流工具是ICQ(即“I seek you”)。这是一款网络即时交流工具,它是由3个以色列人维斯格、瓦迪和高德芬格于1996年设计完成的。这款支持传递文件和发送消息的聊天工具火遍了全世界,唯独中国例外,这是因为它不太符合中文用户的语言习惯。1997年,马化腾成为ICQ的第一批用户并且发现了这个问题,随即他便对ICQ进行了“中国化改进”,推出了那款我们现在极其熟悉的聊天工具——QQ。如今QQ超过10亿人次的注册量以及2亿用户同时在线的记录,令全世界所有网络即时交流工具都难望其项背。

三个字母改变世界

互联网诞生后的20年中(1969~1989),尽管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但从本质上说,此时的互联网主要还是用于学术和科学研究。这是因为普通用户连接到互联网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同时网络权限分明,并且网上内容的表现形式也极端单调枯燥。然而就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万维网(World Wide

Web)横空出世,这小小的三个字母“WWW”极大地改变了互联网的面貌,同时也令全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早在20世纪60年代,哲学家泰得·纳尔逊提出了“超文本”的概念。超文本是指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纳尔逊是希望创建一个全球化的大文档,通过激活被称为链接的超文本项目,便可以迅速跳转到分布在不同服务器的相关文件中。根据这一概念,英国科学家伯纳斯·李开始了对万维网的畅想。

1989年,伯纳斯·李成功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Web服务器和第一个Web客户机,尽管这个Web服务器简陋得只具备查询电话号码的功能,但它的确是一个“所见即所得”的超文本浏览/编辑器。1989年12月,伯纳斯·李正式将自己的发明命名为World Wide Web,即我们最熟识的“WWW”。1991年,集统一资源定位器(URL)、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及超文本置标语言(HTML)于一体的WWW在互联网上发布,立即引起巨大轰动。由于Web服务器不仅能发布图文并茂的信息,甚至在软件支持的情况下还能发布音频和视频,所以它获得了极大成功。值得一提的是,伯纳斯·李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为WWW申请专利或限制它的使用,而是选择无偿地向全世界开放。本来伯纳斯·李完全可以在金钱上与比尔·盖茨一较高低,但他的这一举措却为互联网的全球化普及翻开了里程碑式的篇章,让所有人都有机会接触到互联网。万维网的诞生是互联网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分水岭,而伯纳斯·李也被誉为“万维网之父”。

万维网出现后,大量的开发者开始编写浏览器程序。1993年,美国国家超级计算应用中心(NCSA)开发出图形界面浏览器NSCA Mosaic。Mosaic的开发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因为大众用户能拥有的微型计算机都与之兼容,此外它还具有图像和图形的显示功能,打破了原来信息共享的纯文本模式。Mosaic的成功引起了微软的注意,微软迅速在1995年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代互联网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简称IE),并与Windows 95操作系统捆绑发售。这一策略最终使得IE浏览器成为全世界应用最广的浏览器。

 

全民搜索时代

1989年不仅出现了“WWW”,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搜索引擎。这个名为阿奇(Archie)的搜索引擎是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诞生的。阿奇能周期性地到达所有开放的文件下载站点,列出其文件的同时提供了一种根据文件名称查询文件所在地址的方法。阿奇的检索命令是UNIX系统命令,所以只有利用UNIX知识才能充分利用它的功能,但它绝对是搜索引擎的鼻祖。

就在阿奇诞生9年之后,一个划时代的搜索引擎问世了。1998年,两个斯坦福大学学生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鲁姆在宿舍内共同开发了全新的在线搜索引擎——谷歌(Google)。谷歌搜索技术所依托的软件可以同时进行一系列的运算,且只需片刻即可完成所有运算。而传统的搜索引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字在网页上出现的频率。谷歌使用PageRank技术检查整个网络链接结构,并确定哪些网页重要性最高,然后进行超文本匹配分析,以确定哪些网页与正在执行的特定搜索相关。在综合考虑整体重要性以及与特定查询的相关性之后,谷歌可以将最相关最可靠的搜索结果放在首位。创新总能带来巨大收益,肩负着整合全球信息的使命,谷歌一跃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搜索引擎。

 

互联网继续高歌猛进

互联网的阔步前进伴随着计算机连接量的增大,也激发着互联网寻址系统的变革。1970年的原始网络协议(IP)设计为每个连接节点规定了32位地址,这种架构能支持地址总空间大约为40亿个可用地址,这显然无法满足未来的需求。1994年诞生了新的IP标准——IPv6。IPv6的主要变化就在于扩展的128位地址空间,它能至少保证地球表面每平方米有1564个地址,因此IPv6完全能应付未来最大程度的连接增长需求。除了满足巨大的网络连接量,网络速度则是另一个追逐目标。在政府公共部门和商业电信供应商的共同推动下,通信带宽的不断增长带动了网络的发展,尤其是光纤的使用令网络速度大为改观。

步入21世纪,互联网技术继续高歌猛进,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继电子邮件、电子论坛和聊天软件3种网络交际工具纵横江湖多年后,博客(Blog)的出现和繁荣,真正凸现了网络的知识价值,标志着互联网发展开始步入更高的阶段。博客就是一种网络日志,然而它却满足“五零条件”——零编辑、零技术、零体制、零成本、零形式。博客作为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它的传播不仅包括大量的智慧、意见和思想,也是新时代自由精神的集中体现。

除了博客之外,另一种可以完全满足用户的个性化要求或喜好的网络交流平台便是社交网站。2003年,Myspace开始运营;2004年,脸书(Facebook)正式上线。这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两个社交网站,它们的出现使得各种社交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时不断更新各种交际功能。

随着人们对网络越来越依赖,也越来越希望打破连接网络的空间限制,无线网络技术便开始被各界所青睐。无线网络技术是由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研发出来的。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传输媒介的不同,无线网络是利用无线电波作为信息传输媒介而构成的无线局域网。之所以称之为“局域网”,是由于无线网络的信号归根结底还是由有线网络提供的,只是在信号转换器(如无线路由器)的维持下于局限区域内产生的网络。1999年,美国电子电器工程师协会(IEEE)开发出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 802.11,标志着无线互联网时代的开启。

为了改善基于IEEE802.11标准的无线网络产品之间的互通性,无线相容性认证(Wireless Fidelity,Wi-Fi)诞生了。Wi-Fi是一种无线局域网产品的认证标准,它是由无线以太网兼容性联盟推出的。有了Wi-Fi认证,一切兼容性问题便变得简单起来。现如今,Wi-Fi已经成为使用最广的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

随着Wi-Fi的诞生和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互联网也跳出了计算机的范畴,开始在手机中普及。从2008年起,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针对使用移动网业务的智能手机和宽带业务的用户,开始免费提供无限量接入Wi-Fi的服务,通过在电脑和手机安装相关软件,为用户提供Wi-Fi与3G融合网络接入服务。据统计,2009全年大约产生了8500万ATT Wi-Fi的连接数,是2008年连接数的4倍,可以说一个全民Wi-Fi的时代已正式开启了。

展望未来,互联网传输信息的速度更快、更安全绝对是个重要的方向。从当下来看,3G时代如火如荼,4G时代也悄然来临。4G是指相对于目前3G而言的下一代的通信网络,它集3G与无线局域网(WLAN)于一体,能够传输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高质量视频图像。4G系统能够以100Mb/s(兆位/秒)的速度下载,比目前的拨号上网快2000倍,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

去年年底,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正式发放了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牌照,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3家均获得TD-LTE牌照,此举标志着我国电信产业正式进入了4G时代。

互联网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短短的几十年间人类社会经历了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重大转型。技术的跃迁不断挑战着人类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道德伦理、心理底线……旧的世界在一个个新的连接中瓦解,也许,重建一个新世界的时候到了!

 

链接1:第一个笑脸表情

1982年9月19日,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法尔曼教授在校园网站的电子公告板上输入了一个笑脸符号——“:-)”。随即这个用标点符号组合成的笑脸便迅速在网上传播开来。可以说,法尔曼的一点点小创意,却温暖了互联网的大世界。

第一个电脑病毒

1987年,世界上第一个电脑病毒C-BRAIN诞生。这个病毒程序是由一对巴基斯坦兄弟——巴斯特和阿姆捷特所写。两兄弟当时经营一家出售个人电脑的商店,由于当地盗拷软件的风气非常盛行,为了防止他们的软件被任意盗拷,兄弟二人便开发了C-BRAIN。只要有人盗拷他们的软件,C-BRAIN就会发作,将盗拷者的硬盘剩余空间给吃掉。

链接2:数说互联网

1997 年12 月,我国上网用户数仅为62 万人。截至2014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3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其中手机上网人数为5.27亿。

1997 年,中国CN下注册的域名数为4066个,截至2014年6 月中国大陆的域名总数为1965万个,其中CN下域名为1065万。

1997年,网站数约为1500个,2014年6月底,网站数达到273万个。

IP 地址分为IPv4 和IPv6 两种,目前主流应用是IPv4。2003年,我国大陆IPv4 地址总数为3208.4 万个,目前,我国大陆IPv4地址总数约为3.3 亿个。

中国国际出口带宽衡量的是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互联网连接的能力。1997 年,中国国际出口带宽为25.408Mb/s(兆位/秒)。时至今日,中国国际出口带宽已经达到377.69万Mb/s(兆位/秒)。

链接3:互联网20年大事记

1994年4月20日,中国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从此开启互联网时代。

1995年1月,邮电部开始向社会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5月,中国第一个互联网接入服务商——瀛海威信息通信公司创立。

1997年4月,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通过“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00年远景目标”,将中国互联网列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000年4月至7月,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新浪、网易和搜狐在纳斯达克上市。

2004年12月23日,我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IPv6地址成功登录到全球域名根服务器,这表明我国国家域名系统进入下一代互联网。

2005年,以博客为代表的Web2.0概念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自2008年5月开始,开心网、校内网等SNS网站迅速传播,SNS成为2008年的热门互联网应用之一。

从2009年下半年起,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纷纷开启或测试微博功能。微博成为2009年热门互联网应用之一。

2010年7月10日,“.中国”域名正式写入全球互联网根域名系统(DNS)。

2012年1月18日,由我国主导制定、大唐电信集团提出的TD-LTE被国际电信联盟确定为第四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之一。

2013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推出余额宝业务,此后中国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12月,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发放4G牌照。

截至2014年6月,微信和WeChat(微信海外版)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4.38亿。从2011年1月21日推出,微信用户数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长。

忘记密码?
  • 登录
  •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第三方账号登录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