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30709_320641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兵器知识》

《兵器知识》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以普及兵器科技知识,提高中国全民国防观念,为实现国防现代化,特别是武器现代化服务为办刊宗旨,面向中国广大青少年军事爱好者,广泛宣传兵器科技知识,大力普及军事高新技术,介绍世界军事科研生产情况,展示各国武器装备风貌,宣传中国兵器工业发展道路和成就。

文章数
分享到:

大祸不必临头 美军头盔发展小史

2013-07-09 20:21:23


/希弦

在南北战争、墨西哥战争和美西之战等诸多战争中,美军的士兵们戴的是没有任何防弹功能的棕色毛毡作战帽。这种帽子挡风避雨很暖和,不过却难以阻挡弹片的袭击,战争中不时有士兵因头部中弹而受伤或死亡。但当时美军并没有想到用头盔对头部这个关键部位进行防护,直到1917 4 月美国陆军正式参加一战。

22826

一战:“克隆”诞生M1917

在欧洲大陆战场上,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展开了生死之战。四处飞溅的炮弹碎片,机枪的猛烈密集火力压制,几十万名士兵展开了原始的阵地搏杀。在血腥的战场中,美军发现在这场以枪炮为主要作战兵器的战争中,头部中弹成了士兵死伤的重要因素。参战的美军司令潘兴将军深受触动,决定为参战士兵配备具有防弹功能的头盔。这也是美军历史上第一次正式配备头盔。

然而,战争就在眼前。为了赶时间,美军设计人员干脆实行“拿来主义”,“克隆”了适合大量快速生产的英式MK-1头盔。为解决MK-1头盔难“伺候”的缺点,美军在材料和细节上进行了小小的改动,这便诞生了美国自己的第一种头盔——M1917A1 型。自己生产外加从英国购买,美军在欧洲战场投入的200多万名士兵全都配备了头盔。这是美军首次大规模使用头盔作战。头盔的使用大大减少了士兵的伤亡。

不过,这种“浅底锅”造型的头盔在战场中暴露了种种缺陷。MK-1型头盔设计之初主要是在堑壕战中使用,为阻挡前方飞来的枪炮弹片,其前部防护有增加,但头盔两侧以及后部就成了防护“死角”,容易被弹片钻空子,防护性能上并不足以保护士兵的生命。因此在参战后不久,美国便成立一个头盔委员会专门负责头盔的设计与制造。

为了开发新型头盔,美陆军特别参考了英军的MK-1、法军的M1936 与德军的M16三种不同制式头盔的设计方案及实战表现。1942年,美军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制式头盔M1型头盔开始正式大批量装备部队。不过,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人们看到的美国大兵往往还戴着“浅底锅”M1917A1 头盔。这之后M1 头盔和M1“伽兰德”步枪一起发放给即将奔赴战场的士兵,成为前线部队的标准作战装备。

二战:“钢锅”堪称经典

M1头盔强调的是能够在更开阔地域的机动作战。其外形为半球形,下部为波浪状曲线,对头部的保护范围较盟军的英法头盔更大、更贴切,总体设计简练经典。它由头带、吊床、汗圈、套环等组件构成悬吊支撑系统,不但稳定,性能良好,而且在受到弹片冲击时能将冲击力分散至整个盔部以降低头盔被穿透的可能。头盔与头部之间的空隙便于通风透气。士兵还可以根据作战环境在头盔外面附上一层盔罩,相应地配备有不同颜色的盔罩。如在沙漠地区作战,士兵可选择黄色盔罩;在丛林作战时可选择绿色盔罩,以便和迷彩服、伪装网等配合使用达到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伪装效果。

22827

22828

美军M1917A1型头盔(上)与英军MK-1头盔(下)几乎毫无二致

不过,在M1大批量列装后,美军也发现了它设计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M1头盔的重心太高,当士兵们巡逻时遇到紧急情况转头时,产生的瞬间回转力使头盔的稳定性立即打了折扣。而且早期的M1头盔也不够人性化,只有一种标准尺寸,不一定每个士兵都能够适合,因此有些士兵觉得头盔太重,戴久了容易头痛。这之后推出了M1 头盔的改良型。改良型M1头盔由嵌套在一起的钢质外盔与可拆卸的化纤制内盔两个部分组成,耐冲击性、稳定性、舒适性都比以前有所提高。而且这种双层可拆卸的人性化设计堪称经典,在非战斗状态时,钢质外层可以取下,在战斗状态下又可以方便套上。

在防护性能方面,M1 头盔以抵挡11.43毫米口径的手枪子弹直接命中而不贯穿为标准。据统计,在二战中,M1头盔至少挽救了7 万名美国士兵的生命,为保护士兵立下了汗马功劳,士兵们也因此都亲切地叫它“钢锅”。在二战战场上M1不仅是美军士兵“大祸临头”时的“护身符”,还是美军士兵身边的多用途工具。据美军老兵温克尔回忆:累了,可以把它当小马扎坐会儿;渴了,可以升起柴火架上“小钢锅”烧开水;另外,M1头盔还可以当小挂架挂些小物品,像驱虫剂什么的。“M1真得很棒!”温克尔边回忆边赞叹道。

越战:刻满月历的头盔

二战结束后,M1并没有就此结束自己的参战生涯,而是又先后参加了50年代的朝鲜战争和60年代的越战。每次战争中M1都会有一些细节上的改进。例如头盔的边缘会合点就不一样了。会合点二战时是在前部,后来则改到了后部。在越南战场上,M1头盔也有着许多轶事。有的士兵把香烟放在M1头盔的外挂带上,战斗间隙随时可以伸手拽下一支,深深地吸上一口,享受难得的片刻宁静。还有一位士兵很不情愿地被迫奔赴越南战场,倍感煎熬地数着日子过,头盔成了他一个好伙伴。每过一个月,他就在头盔上作个记号,时刻惦记着归国的期限。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他很幸运,没有送命,活着回到美国。而此时,他的头盔上已经刻满了一行行的月份。

22829

22830

下图是二战时期美军的一个救护所救护伤员的场景,可以看到士兵们戴的M1 头盔上附有用于伪装的盔罩和网状织物。上图是M1 头盔内的悬吊支撑系统

直到1991年的海湾战争,M1头盔才退出了历史舞台。据不完全统计,在40年间发生的几次战争中,M1头盔先后生产了2 200万顶,成为美军使用最多、也是使用时间最长的头盔。

“以柔克刚”的PASGT 头盔

虽然说M1头盔的稳定性、舒适性远超过早期M1917A型头盔,不过自越战结束后,美军便开始了新型头盔的设计。因为士兵们对M1头盔还是有一些怨言,“钢锅”还是太沉、重心太高,就像大铁疙瘩压在头顶,很不好受。“钢锅”透气又不好,一旦进入高温地区作战,大汗直流很不舒服。而随着新材料的出现,更适合现代战争的新型头盔问世了……

上世纪7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研制成功了新型合成纤维——凯夫拉-29。该材料密度低,强度高、韧性好、耐高温、易于加工成型,吸收弹片动能的能力是尼龙的1.6倍,是钢的2倍,有着广阔的军用前景。

22831

头戴PASGT 头盔的美军士兵们以及PASGT 头盔的内部悬吊系统和其战场上抗打击的效果

19831025日,入侵格林纳达的美军士兵头上首次戴上了PASGTPersonnel Armor System for GroundTroops,地面作战部队个人装甲系统,正式定名为M88 式头盔)凯夫拉头盔,由此PASGT开始取代M1头盔开始了它的参战历程。虽然这种由凯夫拉纤维制成的头盔具有许多头盔没有的优点,但在重量上并没有相应减少,与旧式M1头盔(重约1.3 千克)相比,PASGT头盔的重量反增至1.5千克。

PASGT 头盔外形低平,重心较低,解决了长时间佩戴的舒适性问题。在头盔前缘设有小帽檐,两侧和后方有保护耳朵及太阳穴的的护耳(也便于士兵佩戴通信耳麦),并向后延伸形成护裙,防护面积覆盖到士兵的耳颈部位(PASGT中号头盔为例,其防护面积达到了1 129 毫米2)。由于头盔是凯夫拉材料层压而成的,所以在头盔的底缘镶着一条橡胶来保护。盔体周围可以看到8枚螺丝帽,其中6枚用于固定头盔的悬吊系统,另外2枚固定颚带。关系着舒适平稳与否的悬吊系统和颚带也做了很大改进。整个悬吊系统由底部的尼龙圈和4条尼龙吊带组成,并由头盔周围的6个螺丝固定,比M1头盔的悬吊系统更容易调节,更换也更方便了。采用两点式固定的颚带又增加了一条固定带,前固定带位于嘴巴下方,可避免后固定带受到牵扯时,颚带会勒住颈项咽喉部位。除了根据不同战场环境更换的迷彩盔罩外,PASGT头盔外侧还要套上一根称为“猫眼带”的弹力带(美海军陆战队一般不使用),起固定外部伪装材料(如树枝等)的作用。除了“猫眼带”外,盔罩有时还会不规则地缝上一条不是标配的黑色细弹力带。

PASGT 头盔盔内安装了双层式悬挂系统,使头盔与头部有约1.3厘米的空隙,这既保持了良好的通风性,又可以把外部的冲击能量分散至整个头盔,有效地保护了士兵头部免受震荡。通过射击试验测试,PASGT头盔可抵抗663/秒速度的破片撞击。也就是说PASGT虽然无法抵挡直接命中的高速步枪子弹,但可以抵挡低速飞来的手枪弹及炮弹破片。据统计,士兵在战场的伤亡有75%正是由炮弹、手榴弹、地雷和炸弹的破片所致,而这些破片的飞行速度仅为步枪弹的1/2

22832

阿富汗战场上头戴MICH 头盔、正在射击的美军机枪手

PASGT自上世纪80年代投产以来,一直在经历多阶段改良,以增进舒适性、平稳性和防护性能。比如使用防弹性能更好、质量更轻的凯夫拉MK2纤维或者性能更优异的斯帕科特拉(SpectraShield)纤维取代老式凯夫拉29。悬吊系统也做了细节上的改进,还为伞兵部队专门发放了可拆卸的吸震衬垫,以便在跳伞时提供更好的碰撞防护。PASGT头盔还曾计划换用增加了脑后固定点的三点式固定颚带,这样士兵在剧烈跑动时头盔就不会前后晃动,不过在试用中发现和现有装备冲突而未推广。

PASGT 的设计人员依据战场头部创伤概率、头盔与装具的互相影响和人体测量的科学数据来确定的头盔外形,和二战中纳粹的M35头盔很像,所以士兵为其起了“德国佬”的外号。但PASGT优秀的防弹性能、舒适可靠的战场表现使其“赢得尊重”,士兵们视其为“出生入死”最重要的防护装具。而且这种实用可靠、高效防护的外形设计也被世界许多国家的军用头盔所采用。

信息化战场的MICH

为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要,美军特种作战部队的特别项目小组耗资近150万美元研制了PASGT 的变形盔——MICHModular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sHelmet,模块化个人整体通信头盔),不仅改进了防护性、实用性和舒适性,其主要设计目的在于将头盔作为“载体”与夜视仪、通信模块、NBC防核生化装备等各类外围设备配合。

外形上,MICH头盔(题图)比PASGT盔体浅,取消了帽檐,外径也比PASGT减小了11%,为士兵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即便全副武装的士兵卧倒时仍然能对目标观察打击,而对过去的PASGT头盔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以斯帕科特拉(Spectra Shield)为基础,使用凯夫拉纤维粘接而成的MICH头盔重量比PASGT 减轻0.54 千克,而防弹性能更强。而MICH创新性的设计是使用由可拆式高密度吸震胶制成的七衬垫悬吊系统和四点式固定颚带。将MICH戴在头上几分钟后,悬吊系统的七个衬垫变形变得松软,最后如“量体裁衣”一般将完全适合士兵的头型,佩戴舒适性更好。所以MICH头盔也就只有中、大两个尺寸码。悬挂系统通过一系列尼龙搭扣附着在盔顶内部,通过四点式颚带固定,大大提高了头盔的舒适性和平稳性。MICH的另一大优点是在护耳下可以安装整合式双工通信模块,取代了以往笨重的耳麦系统,提高了士兵的战场感知与协同能力,使单兵完全融入联队的行动成为了可能。而这更符合美军“网络中心战”中“单兵作战系统”的构想。此外,MICH 头盔还能浮在水上,如果单纯从战术性能上来说或许无关紧要,不过对于遂行两栖作战任务或者意外落水的士兵来说,头盔这时就不会成为头顶的负担了。

22833

MICH 头盔三视图及其内部悬吊系统

MICH 目前有三个型号:TC-2000为全护耳型,TC-2001 为半护耳型(供装甲兵、炮兵使用),TC-2002介于前二者之间。MICH 2001 年开始配发美国特种司令部特种部队、海军陆战队侦察部队、82空降师的部分部队。同时,MICH头盔集成夜视传感器材、通信模块、头盔显示器等外部设备后,将作为综合头盔子系统应用于美军“单兵系统”,并将在未来取代PASGT成为美军的制式标准头盔。









上一篇:美国“联合轻型战术车”再露端倪
下一篇:爱琴海幽灵 土尔其“岛”级轻型反潜护卫舰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