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20223_328122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健康》

《健康》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9:00

《健康》始终以普及健康科学知识,为广大读者的身心健康服务为宗旨,倡导健康新理念,引领健康新潮流。其内容与时俱进,科学权威,想百姓所想,写百姓所需,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百姓生活。受到广大读者好评。

文章数
分享到:

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2012-02-23 11:57:48

文/秦  岭

  一天,一位50多岁的妇女来到了我的咨询室。她满面愁容,向我倾诉了多日积压的烦恼——

  “我儿子今年18岁,本来应该读高三,但高三开学没几天,他在学校里就坐不住了,提出休学。我和老师都不同意。可他人在学校根本待不下去,上课坐立不安,下课就往厕所跑,说在学校就忍不住老想上厕所。在家里他除了吃饭就是发呆,睡眠也不好。没办法,我怕他身体出问题,只好同意他休学。在家待了一段时间后,他提出换一所学校重读,可念了没几天又说那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太差,要继续休学。休学后,他没有坚持常规的高中课程的自学,而是让家里为他买了电脑,现在就在家里玩玩电脑,自己随便看一些书……

    我请她讲讲孩子的成长过程。

    她回忆说:孩子生下来就是由姥姥带的,姥姥很溺爱他。在家里他父亲不善言谈,和他很少交流。我呢,主要是操心他生活的细节,比如他的房间他从来不整理,都是我替他收拾。

    孩子从小就挺有主张。3岁的时候去幼儿园,第一天不吃不喝不动,说是怕吃了喝了动了我就不去接他了。上小学,上课做了一个小动作被老师罚站。为此,他对老师很反感。

孩子个性比较强,中考成绩不好,自费上了高中。他从小看课外书较多,到了高中也爱看课外书。他搜集了好多对现行教育制度批评的资料,凭此,振振有词地非要退学。

休学后,孩子频繁上厕所、睡眠不好等症状基本没有了,也能做一些整理房间的事情了。但就是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在家里他的脾气越来越大,甚至有一次还对我动了手,还说:‘谁让你管我来着?谁再干涉我,我就打谁。’我觉得孩子有点不对头。我想向您咨询一下,这孩子到底出了什么毛病?我应该怎么办?

点评

    可以肯定,这个孩子明显地存在心理压力,这个压力不仅是升学的压力,还有人生的压力。他频繁上厕所,休学,退缩在家,都是逃避现实、缓解压力的表现。

    孩子为什么会感到难以承受的压力?一是家庭的溺爱。不仅姥姥如此,妈妈也如此。自己整理房间,是最起码的自立能力,他却完全由妈妈代劳了。这是首要的失误。因为这让孩子失去了自立的机会,影响了孩子心灵的成长。二是妈妈的认知偏差给孩子造成了消极影响。比如,对师生关系的看法,妈妈认为是孩子从小没有遇上好老师,这种心态肯定会影响孩子正确看待师生关系和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从而影响了孩子对环境的适应。不能排除有些老师素质不高,但并非这样的老师班上的学生都会如此。

日积月累,孩子形成了任性、偏执、脆弱、依赖、缺乏承受力和责任感等消极的个性特征。孩子入幼儿园当天表现出来的就是对妈妈的依赖,后来在学校的许多问题都与她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有关。以自我为中心的集中表现是适应环境的困难。所谓孩子有自己的“主张,所谓个性比较强,其实是任性、偏执等的表现。由于这些个性特点,使他难以适应社会,对生活的挫折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力。也由于他的个性特点,面对心理压力,他不是采取积极的态度,而是不敢正视,消极逃避,以致长期休学在家,这反而使压力越来越重。

 一个十七八岁的半大小伙子整天闲在家里,绝非正常的生活方式,这只能强化他心灵的痛苦。所以,孩子不知不觉中运用了一种叫做合理化作用的心理防卫机制来维护自己不安的心灵。合理化作用又叫文饰作用,是指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以及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将面临的窘迫处境加以文饰,以隐瞒自己的真实动机或愿望,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心理防卫的机制。合理化作用是人们运用的最多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其实质是以似是而非的理由证明行动的正确性,掩饰个人的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安宁。孩子对高考制度的批评以及为自己不去上学寻找的种种理由,便是自我心理防卫的表现。

    但是,心理防卫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于是,孩子陷入了一个心理误区,他也不知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位母亲同意我的分析,但她更关心的是今后怎么办。

  我说:现在当务之急要做的,就是用一种妥善的方法让孩子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信心,还可以通过一些暗示,对孩子的内心产生积极的影响。

    家长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继续放任一个已经长大的小伙子在家里为所欲为地吃闲饭,他要什么就给他什么,他要怎样就让他怎样。另一条路则是毫不含糊地对孩子申明:第一,你必须对自己负责。你可以在家里为所欲为,但社会并不为你个人处处开绿灯,必然要对你有所约束,你必须学会遵守社会规范,然后才能找到自由的人生。第二,你可以抨击当今的高考制度,甚至可以不去参加高考,但你必须像当今许多自学成才的少年那样闯出一条自己的人生道路,然后才有资格发言。第三,你可以继续休学,不去上学,但你必须开始实实在在地做事,自己给自己挣饭钱,自己养活自己。否则,一个人连自己都不能养活,岂不是最大的失败?还有什么可吹牛的?!这才是促使孩子积极地正视现实、走出心理误区的关键。申明之后,是坚决执行。至少让孩子赶紧走出家门,走向现实的生活,开始自己的谋生之路,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最现实的帮助。

    我说:两条路摆在面前,就看当妈妈的怎样选择了。

    告别的时候,这位母亲说:我懂了,我必须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上一篇:“心病”竟是她不孕的罪魁祸首
下一篇:诊疗室——你需戒除“干涉癖”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