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31124_324329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24小时》

《科学24小时》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旨在向全国广大群众,特别是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广大青年,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繁荣科普创作,启迪思想,开拓视野。

文章数
分享到:

别对我说谎

2013-11-24 13:49:07

别对我说谎

王瑞良

 

2009 年初,一部名为《Lie to me》(别对我说谎)的美国电视剧开始出现在电视荧屏上,一时间风起云涌,掀起一股“ 测谎”风潮。那么,除了观察微表情外,还有什么测谎技术吗?

24755

测谎技术是通过一定物理技术的辅助,测试被测对象是否有撒谎现象的方法。测谎通常使用一套准备好的问题提问被测试者,与此同时,测谎仪也在不停地监视被测试者的生理活动状况。通过仪器对异常活动数据的分析得出相对科学的结果。

传统的测谎技术,是技术人员通过对嫌疑人的血压、心跳和呼吸等生理反应进行记录,并分析相关数据,从而判断他是否在说谎。但是由于人体的这些生理反应也可能因一些与说谎无关的因素而发生变化,例如天气、心情、室内环境等,因此,测谎仪的可信度从诞生之初便备受质疑,它所测试出的结果,往往不能作为有效证据被法庭采信。

为了进一步提高测谎仪的可信度,科学家们多年来一直在利用各种新技术研究人类大脑的活动。如今,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尽管它们还不能保证测谎的结果完全可信,但显然比某些传统测谎手段要先进、可信得多。

 

测谎新技术

虽然人们对测谎技术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相关的技术手段并不先进,所使用的设备也还不够精密,但这并不妨碍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投身其中,许多新的测谎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了。

大脑的电波

当某人遇到令人震惊的事件或说谎时,大脑皮层就会出现一种P300 电波。检测人员只要将电极放在嫌疑人的头皮上,就可以记录该电波的活动情况,并进行图像绘制。与此同时,若向嫌疑人展示犯罪行为图像,科学家可以检查出他的大脑对这些图像是否熟悉。记录和检查脑电图的目的,是寻找与人物和场景认知有关的神经活动模式,借以找到足够证据,提高测谎手段的灵敏程度。

24756

面部的细微表情

人的面部表情有些是在无意识中显现的,很细微,稍纵即逝,难以发现。采用一种技术将某人在外部刺激下瞬间呈现的表情记录下来,就可以观察到肉眼无法察觉的面部细微表情和反应。已经有专家研发出一种能够“读出”和分析不同表情模式的程序,据此分析出说谎者、精神紧张者或心怀戒备者不同的细微表情。利用这一测谎手段,美国警方曾在机场抓获了一批嫌犯,有关当局还赶在犯罪事实发生之前,及时作出了应急反应,维护了社会稳定。

24757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

人的大脑是分区域工作的,根据思考问题的不同,有的区域呈活跃状态,有的则相对平静。不管哪个区域在工作时,都需要消耗一定的氧气。通常情况下,大脑活跃区比非活跃区要消耗更多的氧。大脑的这种化学结构,就是功能磁共振法的基础。当大脑置身于磁场时,专家可以测算出脑部不同区域的氧气消耗量,并根据这些数据绘制成神经活动图像,这样就能把与思考过程有关的大脑区域显示出来。例如,当某个人说谎时,他的大脑特定区域会呈现出不同于他讲真话时的状态,因为撒谎者的大脑需要做双重努力:抑制真话和编造谎言。但是,也有研究显示,人们有时也可能记住实际上根本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磁共振又会显示怎样的结果呢?这还是有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虽然功能磁共振的技术还有待继续研究,系统也并不完善,但它的发展程度将决定着人类未来的测谎技术水平。

24758

热感相机

研究证实,当某人在说谎或者处于紧张状态时,身体会产生一种物理反应,导致眼部周围的温度升高。这时,如果用热感相机进行拍摄,就可以记录下人体因为热效果而产生的红外线辐射的变化,从而得到一幅清晰度很高的脸部热感图像。有关人员可以根据这幅图像所提供的数据,对某人脸部血液流动的变化状况进行瞬时、细致和自动分析,进而证明某人是否在说谎。

24759

眼神的变化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一个人的眼神变化中,有时能揭开他心中隐藏的某些秘密。美国犹他大学研发的一种新型精密测谎仪,可以通过对测试对象情绪变化的记录,来分析他们在回答有关问题时的认知变化,以及眼睛和瞳孔的变化。技术人员再根据这些变化,观察他们回答问题所需要的时间和所犯错误的数量等情况,来判断他们是否在说谎。实验证明,一个正在说谎的人会用更多的时间来快速、反复思考和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因而瞳孔会放大。这些细微变化虽然不易察觉,但难逃新仪器的“火眼金睛”。新仪器不仅能给出反映这些细微变化的量化指标,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而且操作简便,适用于各种语言类别,操作者也无需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因而被认为是有望取代传统测谎仪的最新科研成果之一。

24760

红外线辐射

利用红外线辐射测谎是一项近年来才兴起的新技术。需要使用的工具是一个戴在脑门上的头箍,上面装有信号传感器和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能够发射出不会对人脑造成伤害的红外线信号,它们能够穿透前额进入大脑皮层表面。红外光束在受到大脑血流量变化的扰乱后,会穿出头颅,并被传感器接收。传感器再将这些数据发送到电脑上,形成神经活动图像,供安全人员分析、鉴别。

由于这种头箍比较笨重,灵敏度也不够高,因此美国安全机构正在投资研发一种相对轻便且具有高灵敏度的激光工具。这种新的激光工具能够远距离地、自主地记录和分析受测者的脑部信号,这对相关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测谎技术还有缺陷

不过,每一种测谎技术都面临不确定性。研究者承认,并不是大脑中的所有真话都可以用同一种方法检测出来。真实的答案,比如关于一个人在哪里出生,可能要比其他同样真实的答案,比如回答一个人上次怎么过生日,其所产生的信号更快,因此看起来也更加“诚实”。而且,一个人的大脑和另外一个人的大脑相比,在回答相同问题的时候肯定有不同的速度,这就像当每个人的正常体温都不同的时候,要诊断出谁在发烧一样,确实有难度。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缺陷或许更加明显。一些生理现象,比如中风或者肿瘤,都会对这种方法的准确性造成影响。而且这种测谎方法也很不自然——接受测谎的人必须躺在一个巨大的磁体里。

有时候我们也会对自己说的话进行一下过滤,比如说一些善意的谎言避免伤害别人。“所有功能性磁共振显像测谎的研究都发现,在大脑的某个区域中一直有活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心理学家珍妮弗·范德米亚说:“不错,这是一个好现象。因为如果那个地方没有活动的话,可能你已经死了。”

至于识别面部的细微表情,或者人眼周围的温度变化,这两种方法的缺陷也不少。当人处于无辜的焦虑状态时,眼眶周围也会因血液流量增加而造成虚假的测谎结果。而识别面部的细微表情的问题就更多了,我们根本没办法给人类的表情变化制定一套标准体系,全世界的个体都不相同,并不是所有人在心怀恐惧时都会有相同的细微表情的。而且一个老练的说谎者显然能够比紧张的说真话的人暴露出更少的“破绽”,因此有关人员根本无法据此断定谁在说谎。

看来,测谎技术的发展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如今,这个世界的安全状况令人担忧,各种高科技装备的运用以及更为缜密的犯罪布局,都是横亘在安全保障人员面前的难题。然而,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新兴的测谎技术必定会加快不断完善的脚步,让犯罪者无所遁形。

24761

 

 

名词解释:

功能磁共振:一种新的研究人脑功能的方法,具有无创且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已逐渐应用于神经科学的多个领域。这项技术可以显示大脑各个区域内,静脉毛细血管中血液氧合状态所引起的磁共振信号的微小变化,已成为观察大脑活动,进而揭示大脑和思维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

 








上一篇:非洲野犬的灭绝之殇
下一篇:朦胧号的迷雾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