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24小时》

《科学24小时》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旨在向全国广大群众,特别是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广大青年,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繁荣科普创作,启迪思想,...

文章数

海洋深处的大国王牌——核潜艇漫谈

2013-11-28 16:21:36

海洋深处的大国王牌——核潜艇漫谈

军翼

 

从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开始,核潜艇便成为各国争相追捧的对象。作为军事诸强竞相发展的重点武器装备,核潜艇被喻为“神出鬼没的深海幽灵”,长期扮演着“深海杀手”的神秘角色,是大国地位的象征。

 

军事大国争相发展的“宠儿”

在远程武器装备发展方面,能在浩瀚的大洋底下畅游的核潜艇正日益受到世界军事诸强的“宠爱”,原因就在于核潜艇具有其他武器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首先是续航时间长。以普通柴油作动力的潜艇以10节的时速巡航,最多只能在海中航行1万海里,而后必须浮出水面补充空气。核潜艇的续航力不受此限制,因为核反应堆不需要空气助燃,若核潜艇以30 节的时速高速航行,可在水下持续航行7.5万海里。

其次是隐蔽性能好。核潜艇在海洋深处游动,在水下停留时间长,航速快,经常改变自身位置,极不易被敌人发现和摧毁。它是一个可在大洋潜水超过500 米的核打击基地,有着超强的攻防能力。

再次是航行速度快。普通的潜艇在水下的最大航速是1520 节,由于受到蓄电池性能的限制,一般不用最大航速巡航,只能以10 节左右的航速巡航。而核潜艇的水下长时间巡航航速可达到30 节。

最后是攻击能力强。核潜艇可以在大洋深处,将携带的数千万吨TNT 当量的核弹头发射到数千千米以外的打击目标,可以在对方完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给敌方以致命的打击。鉴于核潜艇具有上述优越性,当今世界各主要大国纷纷投入巨资,集中人力、物力研制这一幽灵,呈现出一片制造核潜艇的繁忙景象。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核潜艇的国家,技术水平始终居世界领先地位。美国从1954 1996 年,已先后建造了5 个级别120 多艘核潜艇。该国于1959 年建成世界上第一艘战略核潜艇“乔治·华盛顿号”,迄今已发展了4 级近60 艘战略核潜艇。在发展攻击型核潜艇方面,美国人也是独占鳌头。1989 年,美国开始建造“海狼”级攻击核潜艇,10 年后的1999 年又开始建造“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

俄罗斯(前苏联)从1955 年开始,先后建造了70多艘核潜艇。巡航导弹核潜艇是俄(苏)所特有的一种核潜艇,主要作战使命是用反舰导弹攻击敌编队。自1960 年以来,先后发展了4 7 50 多艘巡航导弹核潜艇。鉴于现代攻击型核潜艇普遍装备反舰导弹执行反舰使命,俄罗斯已开始建造攻击型与巡航导弹型相结合的“雅森”级核潜艇。

24840

 

这个“杀手”很冷血

核潜艇一般可分为攻击核潜艇和战略核潜艇。其中,攻击核潜艇主要使用战术性武器,包括核鱼雷等战术核武器,攻击对方战舰,其排水量较小,一般在1 万吨以内。战略核潜艇一般用于发射远程弹道导弹,攻击对方远距离的陆地战略目标,相当于弹道导弹水下发射平台,排水量可达几万吨。

核潜艇既可常规作战,又可用于核战,战略核潜艇的潜射弹道导弹甚至可以打击1 万千米外的战略目标。一旦需要,核潜艇随时可以潜伏在世界任何国家附近地区的海底,进行战略威慑作战。因此,核潜艇已成为一个国家对全球任何地区或国家进行战略威慑的最隐蔽的作战平台。一旦核潜艇发动攻击,敌对国家的一座乃至几座重要城市可能就会在一瞬间灰飞烟灭,其恐怖性可想而知,说这个“杀手”很冷血一点也不为过。

在世界几个核大国中,美国研制的“俄亥俄”级核潜艇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先进战略核潜艇,艇上装载的弹道导弹射程可达1.2 万千米,潜艇的在航率高达70%,续航力可达100 万海里以上。而俄罗斯新型核潜艇“北风之神”级可发射20 枚洲际导弹,每枚可配备6 个分导式核弹头,威慑范围达8000 千米,误差范围只有350 米。法国海军新型潜射洲际导弹M-51已装备到“凯旋”级核潜艇,每艘核潜艇可配备16 枚,每枚M-51 可携带6 个分导式核弹头,每个核弹头核当量为10 万吨。

攻击核潜艇的威力也在不断提高,包括配备各种先进的巡航导弹,可以更远地打击沿岸地区的目标。其中,美英攻击核潜艇配备的战斧巡航导弹,可打击2000 千米以外的目标。而法国“梭鱼”级核动力攻击潜艇配备4 个鱼雷发射管,既可发射鱼雷,也可发射巡航导弹。印度新型核潜艇计划配备的巡航导弹,可攻击300 千米远的沿岸目标。

 

“冷血杀手”的核心机密

核潜艇这个“冷血杀手”之所以武艺超群,靠的是关键技术的支撑。概而言之,核潜艇的关键技术主要有:高功率密度核动力装置技术、艇体构型技术、减振降噪技术、探测通信技术以及模块化设计建造技术等。

高功率密度核动力装置技术 核动力装置是核潜艇的动力来源,强调核动力装置的高功率密度,并注重其隐蔽性与安全性。在潜用核反应堆研制方面,各国一方面解决了核动力装置的装艇问题,另一方面开始探索提高核动力装置的功率密度。美俄及世界各核潜艇国家均选择发展压水反应堆,并注重提高其功率密度,延长反应堆堆芯寿命。

艇体构型技术 核潜艇艇体构型关系到艇的主尺度及排水量、隐蔽性及快速性,是核潜艇总体性能优化的基础条件。艇体形式方面,美国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双壳体、单双混合体及单壳体形式。单壳体形式主要基于减少全排水量,提高快速性,而后则更为关注艇的减振降噪。自从美国采用了水滴形艇体之后,核潜艇性能就发生了飞跃。这种艇体水下航行阻力最小,容易实现高航速,而且水动力噪声低,对降低噪声有利。其他各国核潜艇也纷纷采用水滴形线型。

减振降噪技术 根据推算,如果核潜艇辐射噪声增加10 分贝,则暴露距离增大13 倍。反之,如果辐射噪声降低5 分贝,则暴露距离减小为原来的1/3。多年来,各国一直在研究降低辐射噪声的新技术,并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消声瓦在核潜艇上的应用已有30 余年的历史,它用合成橡胶防声材料制成,瓦的厚度约为30150 毫米,内部有直径为25 毫米的圆柱形空腔,利用声波入射时产生的气泡变形来吸收能量,从而降低反射能量和艇内噪声,导致敌方主动声呐和被动声呐及声自导鱼雷的探测能力降低50%75%

探测通信技术 探测和通信系统是核潜艇综合作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探测潜艇主要还是依靠声呐技术。由于核潜艇始终处于水下潜航状态,所以,岸对潜通信主要使用超长波。一般无线电波不能穿透海水,只有波长为1 万~10 万米的超长波,才能穿透一定深度的海水,核潜艇不浮出水面就可以接收到超长波信号。

模块化设计建造技术 核潜艇的艇体采用了计算机技术支持的模块化设计后,各分舱可按照具有不同功能的舱段模块分别建造,最后合成。这大大缩短了建造周期,提高了建造精度,还可以迅速、便捷地更换具有不同功能的舱段模块,使核潜艇在标准型的基础上方便地衍生出不同种类或者具有不同专项用途的核潜艇。

 

“神秘杀手”的未来之路

“潜艇与浮在水面上的战舰不同,它所需要的不是大吨位,而是速度、下潜深度和所装备的武器。”美国前潜艇指挥官、如今的资深科学家尼古拉斯·L·弗兰科明确指出了这种“深海潜龙”的发展方向。可以预见,未来核潜艇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发展多功能扩展平台,满足多样化任务的执行能力。如,美国的核潜艇多用途技术就在“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上得到了充分发展,它可兼顾深海反潜及近海浅水域作战模式,担负反潜、情报搜集侦察及电子作战、反舰、特种作战、隐蔽布雷和支援航母战斗群等多种任务。

借助先进艇体材料,提高下潜深度。潜艇的下潜深度对于扩大水下机动范围,保持艇体的水下隐蔽性和规避敌人的反潜武器等具有重大意义。比如,美国采用HY-100 钢制造核潜艇壳体,可以使其下潜到610 米左右。俄罗斯采用了重量轻、强度高的钛合金作为核潜艇壳体材料,使下潜深度达到750 米左右。

发展声隐身技术,有效降低噪声水平。采用先进的噪声控制技术是未来核潜艇噪声控制发展的主要方向。

基于声呐技术的发展及总体设计优化,提高声呐探测能力。目前,声呐系统较最初的声呐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基本物理性能改变很小,声呐性能的提高主要依靠更可靠的电子设备与更强大的信号处理能力,并进一步向综合化、自动化和一体化方向发展。

24842

少校军官正在操作潜望镜

24841

法国M-51潜射导弹

 

名词解释:

核潜艇:它是潜艇中的一种类型,指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设计的潜艇。核动力潜艇一般分为两种:攻击型核潜艇与导弹核潜艇(也称战略核潜艇)。

弹道导弹与巡航导弹的区别:弹道导弹装火箭发动机,主要靠规定的抛物线——弹道运行,中远程导弹会再入大气层以获得更大的动能,十分难以拦截。近程导弹在大气层内部飞行。

巡航导弹是一种靠空气发动机产生推力,依赖导弹的气动布局产生升力,在大气层内部长时间匀速飞行的导弹,又称飞航式导弹。巡航导弹的弹道是可变的,既可以根据制导途中的数个数据点实现变轨,也可以根据地形匹配、卫星定位等手段变轨。

 




上一篇:风光背后的隐忧——直击世界著名核潜艇事故
下一篇:航海史上的功勋——海上救生火箭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