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80321_727252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24小时》

《科学24小时》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旨在向全国广大群众,特别是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广大青年,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繁荣科普创作,启迪思想,开拓视野。

文章数
分享到:

水下潜艇是如何接到作战指令的

2018-03-21 08:01:00

  近年,外刊不断发布西方发达国家从飞机上用激光向水下潜艇传递信息的新闻,并且指出这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发明。读者一定会问,为何具有这么大的意义,究竟有什么奥妙?

  神秘的核武运载工具

  当今,陆基弹道导弹、潜基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核战打击能力,拥有了它们,才称得上具备了完整的核威慑力量。被誉为火眼金睛的卫星、雷达等监视系统,每时每刻都在盯着对方。无论是战略轰炸机基地,还是伪装巧妙的地下发射井,都逃脱不掉监视系统的视线,很容易受到致命打击,唯有隐蔽性好,攻击能力强的战略核潜艇,才能免遭打击。因此,战略核潜艇是一国遭遇第一轮核打击后进行有效还击的有力武器。

  被称作潜艇之王的美国三叉戟核潜艇,装备着24枚射程为7,800千米的洲际导弹,威力之大自不必说了。美国的北极星导弹核潜艇尽管已经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但是它装载的16枚核导弹的总爆炸力就有800万吨TNT当量,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使用武器的总爆炸力也只不过600万吨TNT当量。美国的海神核潜艇经过改进后,装备了16枚海神导弹,这种导弹系统具有多弹头分导重返大气层的功能,每枚导弹装有lO颗独立重返大气层的核弹头。这些核弹头能独立制导,“各找各家”。这种核弹头的爆炸威力是北极星导弹的8倍。因此,美国声称,当它受到首轮核打击之后,只要还能保留一艘海神核潜艇,就有足够的力量进行有效的核还击。

  严密的警戒系统

  为应付突然降临的核灾难,美国采取了慎之又慎的防范措施,建立了一套严密的核战略指挥系统。例如,美国的监测卫星能够根据对方第一枚导弹发射时的轰鸣声侦知它起飞的一瞬间,并马上报告地面监视中心。电子计算机只消15秒钟便可发出警报。战略轰炸机接到警报后迅速从跑道上起飞,一切陆基导弹基地也立即作好发射准备。

  但是,为了防备由于误报警而带来一场灾难性的核战争,美国政府严格规定只有总统有权发出扣动核扳机的最后一道命令。

  向水下发布命令难

  对于陆基导弹基地和战略轰炸机基地来说,总统可以通过无线电波用密码发号施令。然而对于潜于水下的潜艇来说,因为无线电波会被海水吸收掉,很难收到命令,而且从隐蔽要求出发,也不允许它们浮出水面接受命令。

  通常,只能用具有较强穿透水层能力的极长载波,才可准确地将总统的指令传递给深潜的潜艇。为了及时接收到总统的命令,美国核潜艇上都装有两根频率很低的接收天线,其中一根竖在浮标上,另一根在航行中像尾巴一样拖在潜艇尾部,长达510米。这还不够,总统的核打击命令还需通过一种特殊的发射器发射出去。为把指令传送给游弋在世界各海域的潜艇,美国专门装备了一个由14架“大力士”运输机组成的纵队,保证24小时总有两架飞机在海面上空巡航。一架在太平洋上空值勤,另一架在大西洋上空值勤。它们的机尾上都吊着一根10米长的天线。飞机必须始终沿着一条设定的航路飞行,并使天线尽可能呈垂直状态。

  这种拖着长尾巴的巡逻

  飞机目标很大,由于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活动,局限性也很大,因而很容易被敌方发现,只要战争一爆发,这条通道就可能被封锁。

  为了弥补这种发射方式的不足,美国还在密执安州安装了一架200米长的陆上发射天线,通过它也可使水下潜艇接收到命令。但是这种办法也难逃核打击力量的偷袭。因此,为了解决向水下发布命令这个难题,美国下功夫研究新的传递命令的系统。激光发射系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研制出来的。

  激光发令成功

  近年,军事发达国家早已能利用激光从在高空飞行的飞机上将信息传递给身处“作战深度”的潜艇了。比如美国,装载激光器的是一架小型喷气式飞机,采用的是绿光激光器,它的体积很小,可适应实战需要。这架飞机的飞行高度为6100~9140米,利用机载激光器能准确无误地将信息传给潜艇上的接受系统。

  用激光发射命令密码,准确性高,保密性好,更重要的是潜艇可躲藏在水下的“作战深度”,不会被任何监测卫星发现,而且在接到命令之后,可以立即就地发射导弹。还有,这种激光通信系统同时还可以与其他水面舰只保持联系,使它们很好地保护水下核潜艇,避免敌方的偷袭。更有重大长远战略意义的是,这种激光通信系统通过进一步改进之后,还可以装备在卫星上,通过卫星发布命令和通信联络,隐蔽性能就更为理想了。

上一篇:科幻与现实:《三体》小说中的气候灾难
下一篇:植物善“闻”的奥秘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