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20224_323335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画报》

《科学画报》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由中国科学社于1933年8月创刊,距今已有80年的历史。《科学画报》在80年的办刊历程中,形成了通俗生动、图文并茂地介绍最新科技知识,形式多样地普及科学技术的特点,对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水平,启发青年爱好科学、投身科学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当今的不少著名学者、教授、科学家,青少年时代都曾受到它的熏陶和启发。

文章数
分享到:

毒性超过三聚氰胺的塑化剂

2012-02-24 10:58:52

文/乔勇进

 

20113月,我国台湾的管理机构对食品进行例行检测时,在食品中意外发现塑化剂,而且送检的食品中塑化剂浓度竟高达600ppm1ppm=百万分之一),远远超过台湾制定的安全标准1.029ppm。经过追查后发现,一家香料公司在其生产的食物添加剂“起云剂”中加入了塑化剂,暗藏30多年的塑化剂添加黑幕被撕破。由于塑化剂主要涉及饮料、果酱等系列方便食品,消费涉及面大,流通范围广、对青少年等快餐食品消费人群危害严重,这就更加引起社会的愤怒、质疑和不安。61,中国卫生部紧急发布公告,将塑化剂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奸商向饮料中“投毒”

塑化剂与食品“联姻”,纯粹是黑心厂家的“杰作”。在果汁、果酱等食品加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和改善产品性状,都要加入一种叫乳浊剂(又叫起云剂、浑浊剂)的物质。这些物质通常是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或葵花油等物质混合而成,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可让饮料避免油水分层,看起来更均匀。但是,因正规食品添加剂价格较高,台湾昱伸香料公司遂以便宜却有毒性的塑化剂取代,加入到“起云剂”中。

“奸商动起歪脑筋”,才是塑化剂污染事件的根本原因。塑化剂这种物质的非法添加虽然能改善果汁等食品的感官性状,使其色泽亮丽、均质稳定,迎合了消费者的感官需求和制造商的逐利本性,但却对消费者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可以说,黑心的奸商为了非法的利益,向人们的饮料中“投毒”。

塑化剂,又名增塑剂,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助剂。塑化剂原本是一种工业原料,有利于增加塑料的延展性、弹性及柔软度,是沙发、按摩器材、汽车座椅、橡胶管、化妆品及玩具的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工业用的塑化剂种类繁多,目前影响食品和日用品安全的塑化剂主要是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其中,食品工业中最常见的非法添加物是DEHP,其化学名的中文全称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是一种无色、无味液体。

 

塑化剂对健康的危害

依据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ARC)的分类,DEHP属致癌物质。研究还发现,塑化剂对睾丸具有较强毒性。塑化剂会对人体的生殖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带来危害,例如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可能造成儿童性别错乱,长期大量摄取还会导致肝癌。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最近的研究也证实,男性体内DEHP含量高时,精子数量较少,精子DNA也会受损。

我国台湾大学食品研究所教授孙璐西研究认为,DEHP毒性是三聚氰胺的20倍,一个人喝一杯500毫升含有DEHP的饮料,就已经超过单日食量上限。DEHP对人体的危害,在台湾早已有了确定性研究。成功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李俊璋教授曾对76名体内含有塑化剂的孕妇做过长达4年的跟踪研究,结论是台湾岛内孕妇体内的DEHP代谢物浓度过高,是美国孕妇的413倍,这将导致孕妇甲状腺素分泌过低,会影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在此后3年的追踪观察中,65个婴儿里,有31个婴儿观察到有雌性化倾向,生殖系统受到损伤。短期大量吸入或接触DEHP,还会损伤眼睛、呼吸道和皮肤。

由于塑化剂是一种毒性较高的化工产品,世界卫生组织对塑化剂DEHP规定的每日耐受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0.025毫克。英国农渔食品部规定的DEHP耐受量是每千克体重每天摄入不超过0.05毫克。20051214,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发布的法规规定,儿童玩具和儿童护理用品中塑化剂的含量不得超过0.1%。我国的国家标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中,明确规定 DEHP在食品中的最大迁移量为1.5ppm,不允许使用于油脂食品和婴幼儿食品的包装材料中。

 

尽量减少塑化剂的摄入

塑化剂作为塑料制品中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空气、土壤和水中都有塑化剂的存在。作为一种化工助剂,它更是广泛存在于中国人的生活中,包装材料、玩具、鞋子、手提包、沙发面料等日常用品中。以保鲜包装膜材料为例,国内厂商绝大部分使用DEHP为主塑化剂,这样的包装材料用在含脂肪较高的肉类制品上,或用它包裹食品在微波炉中加热时,其塑化剂迁移入被包物质的机会就会增加,这对食品安全都是威胁。

从目前研究来看,塑化剂具备较高毒性,而且要比三聚氰胺毒得多。不过,研究还表明,塑化剂在体内积累的速度要比三聚氰胺慢得多。也就是说,虽然塑化剂的毒性比三聚氰胺大得多,但是在微量摄入的情况下,塑化剂的危害则比等量的三聚氰胺要小一些。因接触日常用品或因食品包装而微量摄入的塑化剂,可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而三聚氰胺则很容易在体内积聚造成结石。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尽量少接触有塑化剂的日常用品,对于食品的塑料包装也要尽量科学使用。由于塑化剂容易向油脂食品中迁移,我们尽量不要用塑料薄膜包装含油脂食品。由于塑化剂在高温时容易迁移,我们尽量不要用塑料薄膜包装高温熟食,在加热或蒸煮食品时要去掉外面的保鲜膜等塑料包装。

往食品中非法添加塑化剂,则是十分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一定要严惩相关的违法者。塑化剂事件令我想起一句名言:“因为我们聪明,我们从愚昧走进文明;但也正因为我们聪明,我们也能从文明走向愚昧。”

 

(乔勇进,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保鲜加工研究中心研究员。)

 

―――――――――――――――――――――――――

小链接

如何检测塑化剂

塑化剂的检测并不十分困难,通过液相层析仪和气相质谱联用仪就可完成DEHP测定。当然,还要进行萃取、过滤等必要的前处理工作,完成一件样品的检测一般需要23天的时间。目前,对食品中非法添加物的分析测定都不存在问题,问题的关键是市面上在售的化学物质太多,共有10万种左右,大部分都有一定的毒性,被列入监管的毒性化学物质却只有近300种。如此多的化学物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任何检测都将是一件耗时费工的事情,这是监管的难度所在。

 

可能含塑化剂的食品和日用品

除了黑心厂商直接把塑化剂作为乳浊剂加入到饮料之中外,还有不少食品和日用品因为塑料包装中含有塑化剂而被人们摄入体内。可能含有塑化剂的食品和日用品如下:

美容美发用品:口红、指甲油、香水、乳液、乳霜、粉末清洁用品、发胶、妊娠霜。

医药保健品:保健品、药品、医疗仪器(注射针筒、血袋和医疗用塑胶软管)。

食品:运动饮料、酸奶、果汁、茶饮料、果酱果冻、冰激淋、速食类和浓汤类食品。

儿童用品:玩具、奶嘴、奶瓶、磨牙器。

包装材料:食品包装材料、保鲜膜。

其他日用品:雨衣、鞋类、皮革类纺织品、防水手套、桌布、地板磁砖、浴室窗帘。

 14618

上一篇:发光植物照亮回家的路
下一篇:用尿液发电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