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你对“性格内向”有什么误解?
2018-02-02 14:10:00生活中经常听人抱怨:“我的性格比较内向,没有什么朋友,我多么想让自己变得外向一些啊!”也经常听一些父母倾诉:“孩子性格内向比较容易吃亏,要是孩子能外向一些就好了“。的确,“性格内向”是一个经常被人们提及的话题,也是许多人“心中永远的痛”。由于社会文化对外向性格的偏爱以及人们对内向性格的误解,许多人非常不希望自己或家人是性格内向的人,并羞于承认或怯于面对自己内向的性格。
那么,性格内向真的很不好吗?其实不然。两种性格特征各有其优势和劣势,关键是要走出认识的误区,接纳自己的性格,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内向的优势。
正确认识“性格内向”与“性格外向”
“性格内向”和“性格外向”的概念最初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他认为,人们来自本能的力量可以称为“力比多”。如果某人的力比多的活动倾向于外部世界,那么他就是外向的人;相反,如果某人的力比多的活动倾向于内心世界,那么他就是内向的人。
性格内向与性格外向之间最根本的不同在于其本能的力量是倾向于外部世界还是倾向于内心世界。因为外向或内向的性格与“本能的力量”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均有其固有的生理基础,所以在人的一生中,性格内向与性格外向都是非常稳定的。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接受自己的性格倾向,如果有人说你是一个内向的人,请不要害怕,请勇敢地承认它。你会发现,一旦你从内心认同自己的性格倾向之后,许多以前的痛苦和担忧就都不复存在了。对我们自己的性格倾向,我们只要接受它、悦纳它,就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优势。
性格内向的 4大误区
误区1:性格内向的人不善于交往
许多性格内向的人非常羡慕那些性格外向,在同学或朋友聚会时候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人。实际上,人际交往并不是演讲比赛,并不在于谁讲得更多、讲得更好。人际交往更重要的是一种人际交往能力和交往技巧的体现,它并不一定与性格相关。只要在人际交往中注意交往的方法,并注意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性格内向的人同样能在与人交往中表现良好,甚至会比性格外向的人做得更好。
性格内向的人是天生的优秀倾听者,往往比那些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获得人们的信任,对问题的理解往往更有深度、观点更为独特,比较容易给人留下真诚、实在、稳重、踏实、有安全感、有独立思想等良好印象……如果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善于发挥以上优势,并注意一些具体的交往方法,比如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诚恳地赞赏他人,注意谈话的话题,学会换位思考,尝试主动与人交往,主动关心他人等,我们完全可以在与人交往中收获成功。请观察我们的周围:真正人缘很好、与朋友关系深入的,多是性格内向的人!
误区2:性格内向的人很孤僻
有许多人简单地将“性格内向”等同于“性格孤僻”。看谁不爱说话,便武断地下结论说这个人很内向、很孤僻。其实,性格内向的人并不孤僻。他们只是喜爱探寻自己的内心世界,喜爱思考问题。他们在思考中感受充实,在思考后可以侃侃而谈,可以做出非凡的成绩。他们也喜欢与人交往,但他们注意选择交往的对象,他们不会把时间无谓地浪费在与人随意的闲谈之中,不愿意在闲谈中浪费精力。性格内向的著名人物有很多,比如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著名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软件业领军人物比尔·盖茨等。想想这些有名的人物,你能说性格内向的人很孤僻吗?
误区3:性格内向的人不喜欢讲话
有许多人以为性格内向的一个特征就是不喜欢讲话,以为性格内向的人都是“闷葫芦”。其实,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内向的人平时表现得不那么喜欢讲话,主要是因为环境和话题不那么适合的缘故。首先是环境的问题,如果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刺激太多了,会让性格内向的人觉得受不了,他连待在那里都觉得难受,何谈让他讲话?其次,谈论的话题很重要,如果是一般的闲聊,他们会觉得没什么意思,但如果是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性格内向的人则可以头头是道地讲来。所以,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人在公共场合不大讲话,但是在几个人的小圈子里或熟悉的环境里,却能很好地讲出自己的观点。
误区4:性格内向的人很害羞
许多人错误地以为性格内向的人很害羞。看谁表现比较害羞,便认为这人很内向。殊不知,两者并不能简单地对等。事实上,害羞是一种社会焦虑,是对其他人关于自己会有什么样看法的担心,它会使人面红耳赤、心跳加速……害羞是一种感觉,是对社会情境缺少信心。害羞不是因为你是谁(像性格内向那样),而是你认为其他人会怎样看待你。所以,害羞是后天的成分居多,是后天的环境中形成的;而内向是先天的成分多,遗传的因素占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