杓兰“开黑店”的烦恼
2020-09-02 13:03:00大多数植物是有自知之明的。植物既不相信“天上掉馅饼”,也不会亏待昆虫“媒婆”,它们会在开花前做好“功课”。植物分泌花蜜、生产花粉、给昆虫提供信息素和营巢的树脂材料等行为方式,对于植物本身,并无多大用处,这些,只是植物交给传粉媒婆的“酬金”。
这显然是一场相对公平的交易,你来我往,互不相欠。大概有交易的地方就有欺骗,有些兰花就会动歪脑子,譬如杓兰。
杓兰只想让昆虫帮自己干活,却不愿意付工钱(花粉、花蜜、油脂),简直是植物版的周扒皮。
在这起欺骗案件中,杓兰花朵里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美丽而又狡诈的杓兰,又会使用什么高招?
秘密,就在花朵的唇瓣,那个大而艳丽的“囊”上——杓兰的这个装置,明显不同于其他花瓣,是由唇瓣特化形成的一个小口大肚的囊状结构。
对昆虫来说,这个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丽陷阱。
昆虫踏香而来,大部分会主动爬进这个陷阱里,当然,也有“倒霉蛋”不慎一失足成千古恨,跌落到陷阱里。结果,凭借昆虫的智商,这些倒霉蛋无论如何也无法原路返回。
待昆虫掉进来后发现,囊底什么东西也没有!囊壁更是光滑得出乎意料,几乎爬不上去。几番寻觅,昆虫似乎又看到了希望,因为杓兰唇瓣的后面,布满了许多彩色引导物。按照昆虫以往的经验,那是专门储藏花蜜的房间。
在彩色“路标”的指引下,昆虫沿着布满绒毛的“梯子”,一步步爬了上去。“梯子”基本上是一条隧道,那也是它们想要爬出去的唯一道路。
隧道里黑漆漆的,空间狭窄,昆虫“手脚并用”,使出全身的气力一点点往前挤。终于,它看到了两粒星点大的光亮。
光越来越亮,摆在昆虫面前的是左右两条“大路”。几乎不用思考,昆虫就沿着其中的一条路冲了出去。昆虫当然不知道,杓兰早已在大路两旁,安置了雌蕊和可以播撒花粉的雄蕊。无论昆虫走哪条路,都会先擦碰到雌蕊。雌蕊的吸力非常强大,一下子就把昆虫身上的花粉团给吸了过去。
紧接着,昆虫会碰压到路口的雄蕊,顺带将这朵花的花粉带走……
不长记性的昆虫,在下一朵杓兰花儿那里竟然还会上演相同的剧情。这次,从传粉通道里出来时,昆虫背上的花粉,便轻松地被这朵杓兰花朵的柱头给吸了过去。
可怜的“免费”劳动力,白白帮助杓兰进行了传粉,却没有吃上一口花蜜或者是一滴糖水。难怪有人说,杓兰花是“开黑店”的。
杓兰完全背离了花儿与昆虫间友好互助的合作关系,是赤裸裸的“欺骗”!
在杓兰看来,自己不用为昆虫提供花蜜,就能把更多的能量用来制造种子了,它们的如意算盘打得多精啊!
当然,“骗子”也有头痛的时候。同大多数兰科植物一样,杓兰采取的是广种薄收的生殖策略,但这些欺骗性传粉的花朵自然结实率通常不到10%。不仅如此,种子的萌发率也很低,在人工条件下也是如此,这也成为杓兰人工繁殖的瓶颈之一。
第二大头痛事儿是囊中进水。若昆虫刚刚进入唇瓣底部的逃生通道,却偏偏遭遇一场大雨,囊在雨中瞬间就变成了池塘,成了昆虫的葬身地,那骗来的虫子还如何传粉?
关于这点,“聪明”的杓兰早就想到了。杓兰让另外两片花瓣片向前弯曲,护卫着丰满圆润的囊,并且在囊口的正上方巧妙地生出一片华盖般的中萼片,像一把撑开的雨伞,有效地将绝大部分雨水拒之“囊”外。只是,这把中萼片雨伞,并不是万无一失的,囊在大雨后都会有些许积水。所以,杓兰花朵还得想方设法在雨后进行排水。
烦恼,真的是无处不在啊!
文、图/祁云枝
本文来自《科学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