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200905_1033707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画报》

《科学画报》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由中国科学社于1933年8月创刊,距今已有80年的历史。《科学画报》在80年的办刊历程中,形成了通俗生动、图文并茂地介绍最新科技知识,形式多样地普及科学技术的特点,对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水平,启发青年爱好科学、投身科学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当今的不少著名学者、教授、科学家,青少年时代都曾受到它的熏陶和启发。

文章数
分享到:

与新冠病毒作战时,为什么阴谋论和伪科学能迷惑大众

2020-09-05 22:19:00

  自从疫情发生以来,出现了不少瞎猜式的阴谋论。比如,传言新冠病毒是科学家泄露出来的;又比如,新冠病毒是一种生化武器。这些传言给迎战疫情带来了不和谐的声音,极大地伤害了科学家的感情。此外,还有一些伪科学四处流行,迷惑大众,混淆视听。

  阴谋论是反科学者常用的伎俩

  类似这样无视事实、拒绝相信科学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不少。例如,有人坚称疫苗会引发儿童自闭症,有人对吸烟的危害性不以为然,等等。此外,有人不仅仅否认某些强有力的科学事实,甚至全面否定作为人类知识体系的科学本身。

  阴谋论是反科学者常用的伎俩之一。他们宣称某项科学研究、科学工程或科学发现存在阴谋,否定从可靠证据推断得出的科学共识,认为那些是骗人的结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网络上关于新冠病毒是人造病毒的阴谋论就没有停歇过,各种各样的版本在群里流传。2003年SARS出现后,也有不少人传言SARS是生化武器。

  反科学者还常常打着质疑科学的幌子,制造似是而非的论调,混淆视听。尽管他们没有证据,但是由于这是无中生有的事情,要给出反驳他们的证据也并非易事。一些反科学言行受到了利益集团的操纵。在不少国家,很多智囊机构由石油或烟草行业提供赞助,在诸如禁烟、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上与科学家大唱反调。还有一些人抱怨科学破坏了人生的许多诗意和浪漫,在此意义上拒绝科学。

  实际上,自从科学诞生以来,反科学势力就一直存在。尽管科学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有目共睹,但时至今日,反科学的攻击依然没有停歇。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和目的,反科学将阻挠社会的发展,让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付出惨重的代价。

  伪科学灌输错误的生活理念

  除了反科学,不是科学而冒充科学的“伪科学”也会带来社会危害。比如,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朋友圈里流传了不少预防或治疗新冠肺炎的偏方。一些偏方看上去就很恶搞,简直有点侮辱网友的智商,但是还是广泛地在朋友圈中流传着。一些人还提出天方夜谭式的“奇思妙想”,并言之凿凿地说那可以快速消灭新冠病毒,要求大众跟随其一起行动,倡议官方采纳其方法。

  与反科学不同的是,居然有一些伪科学者是出于良好的愿望。他们因为学识不够,而提出一些自认为合理的建议。由于这些建议十分草根,而且可行性很高,比较容易获得人们的认可,然后就流行起来。

  虽然一些伪科学者是为了出风头或者梦想名利,但是不少伪科学者非常希望能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量。尽管一些伪科学方案的提出者在主观上是善意的,但是他们客观上带来了社会危害,给人们灌输了错误的生活理念,延误或者影响了抗疫大局。

  呼吁多一些善于沟通的专家

  伪科学和反科学由来已久,一直存在,而在非常时期更是大行其道。为什么在新冠疫情时它们更容易流行呢?这是因为它们钻了科学的空子。科学研究是讲事实、讲证据的,是需要一定时间进行各种实验研究后才能获得成果的。

  新冠病毒是新出现的病毒,新冠肺炎是新出现的传染病。此前科学家对它一无所知,只能逐步研究之后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尽管经过了近两个月的研究,但是还有不少问题未能解决。而在面对生死攸关的大事情,人们总是渴求得到一些答案或帮助。当他们从正规的途径获取不到足够多的解释或帮助时,就会轻信反科学和伪科学,不少人抱着“试试也不吃亏”的心态相信这些伪科学的言论或抗疫方法。

  面对反科学和伪科学,科学家作为科学的主要传播者,没有听之任之,而是积极反击,及时揭穿反科学和伪科学的真面目。与反科学和伪科学交锋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斗争,简单地否定有关言论还远远不够,还要采用更加有效的策略。例如,在向公众澄清真相时要讲究沟通技巧。

  反科学者和伪科学者能够迷惑大众的原因之一,是他们深谙煽情之道,擅长通过一些饱含感情的“具体事例”来游说大众赞同他们的看法。因此,面对普通民众,科学家应该多一些耐心,多一些人情味,像钟南山院士、张文宏教授那样采取循循善诱、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饱含情感的方式与人们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使科学更加打动人心,反科学和伪科学的言论才不会趁虚而入。

  对于大多数非专业人士来说,只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培养独立思考、善于质疑的能力,就不会轻易受到反科学和伪科学言论的蛊惑。我们还可以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宣传真正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只要越来越多的人坚信科学的力量,反科学和伪科学就无法兴风作浪。

  文/杨先碧

本文来自《科学画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为什么免疫系统不将新冠病毒击杀于刚刚进入人体之时?
下一篇:人工智能,高分子材料,打赢新冠战疫的两大法宝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