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201016_1035685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画报》

《科学画报》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由中国科学社于1933年8月创刊,距今已有80年的历史。《科学画报》在80年的办刊历程中,形成了通俗生动、图文并茂地介绍最新科技知识,形式多样地普及科学技术的特点,对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水平,启发青年爱好科学、投身科学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当今的不少著名学者、教授、科学家,青少年时代都曾受到它的熏陶和启发。

文章数
分享到: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究竟有多可怕?

2020-10-16 12:55:00

  最近,“群体免疫”刷屏了,这一建议性策略一经出现,就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某个机构建议该国60%以上的人口自然感染新冠病毒,以此获得群体免疫。如果真的推行这一策略,数十万人将死亡,数百万人出现重症。更为可怕的是,它可能让别国对防控新冠病毒所付出努力毁于一旦,简直是在开历史倒车。

医生

  群体免疫的正解

  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人类平均寿命不断延长,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率是所有动物物种中最低的。这不仅仅是人类注重饮食和养生,更重要的是各种各样的现代医学手段保障了人们的健康。

  群体免疫也是现代医学的一种方法,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群体免疫的最优策略是通过疫苗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群中的多数人通过注射疫苗获得了抗体,那么病毒就难以进行流行和传播,这就保护了那些少数没有注射疫苗的人。当然,通过群体免疫所获得的保护是一个概率,没有注射疫苗的人因群体免疫而染病的概率很低,但是他们染病的概率还是远高于疫苗注射者。

  如果人群中越来越多的人因群体免疫而心存侥幸不去注射疫苗,当这类人的数量多于限值后,群体免疫就失效了,传染病也会大流行。比如,麻疹完全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获得免疫,群体免疫策略也奏效。近年来,多个国家出现麻疹流行的情况,就是不愿注射麻疹疫苗的人数多过限值。

药瓶

  自然感染的可怕

  实际上,现代社会获得群体免疫的唯一方法就是注射疫苗,这是一种温和且安全的方法。通过自然感染来获得群体免疫作为一种政府策略,之前从未出现过,因为这种方法太过骇人。所谓自然感染,就是采取最低限度的防控措施,让病毒自然流行,当病毒感染了多数人之后,就可能达到群体免疫的效果。

  某国建议的策略是保护好老弱病残孕,让病毒在强壮健康人群内自然扩散,当感染者数量达到60%以上后,群体免疫可能达成。当然,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但是,这种策略的风险非常大。

  首先,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是全员。也就是说,新冠病毒对所有人都有感染力,重症患者和病死患者并没有特别大的年龄或健康差异。如果推行这一策略,一个几千万人口的国家就可能出现数百万名重症患者和数十万名病死者。推行这一策略原本是想减轻新冠疫情对医疗系统的压力。然而,数百万的重症感染者可能让中小型国家的医疗系统崩溃,从而引发一场更为可怕的灾难。

  其次,自然感染者对体弱人群威胁巨大。注射疫苗的人群本身不携带病毒,这样的群体免疫是安全的。但是,自然感染会导致数量庞大的轻症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这些人群对病毒携带者,他们对身边的体弱人群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因为无论怎么保护体弱人群,不可能把他们像犯人一样关押起来,他们需要一些室外活动,也需要看护人员,而这些看护人员更不可能被“禁足”,他们也就大概率地成为病毒携带者。

  另外,自然感染策略对他国是一种威胁。在全球人员流动和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不可能完全关闭国门。一国的自然感染,很可能导致全球性的灾难。

  自然感染的人伦困境

  之所以说自然感染是开历史倒车,是因为这种策略几乎让人类对传染病的防控退回到了原始的丛林时代。一部人类的历史,也是与病毒抗争的历史。一部生命发展的历史,也是与病毒相随的历史。在生命进化的历史上,没有证据能证明某种生物是灭绝于病毒。其实,病毒作为生态链中的一环,它也是在争夺自己生存的权利,因此,它的终极目的是寄生在合适的寄主体内。因此,不同的病毒有不同的寄主,它们往往与寄主能够达成一定程度的和平共处。

  然而,自从人类进化出智能之后,人类对自然界的生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类的流动在加速,病毒从其他物种跨越到人类的速度也在加快,新的病毒也会越来越多。在现代医学未出现之前,人类基本上靠自然感染产生的群体免疫来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瘟疫,而付出的代价也是惨痛的,“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惨景不时出现。

  到了现代文明社会,人人平等、生命第一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现代医学也为之做出了相应的贡献。如果让病毒自由扩散,这必然会牺牲一部分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有违现代医学伦理。

  文/青云

本文来自《科学画报》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