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画报》

《科学画报》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由中国科学社于1933年8月创刊,距今已有80年的历史。《科学画报》在80年的办刊历程中,形成了通俗生动、图文并茂地介绍最新科技知识,形式多样地普及科学技术的特点,对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水平,启发青年爱好科学、投身科学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当今的不少著名学者、教授、科学家,青少年时代都曾受到它的熏陶和启发。

文章数
分享到:

当牙齿遭遇麻醉

2021-06-10 14:06:00

  “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这句民间俗语只说对了一半,牙痛的确会痛得让人寝食难安、坐卧不宁,但牙痛还真是一种病。这几个月,我嘴巴里一颗不安分的智齿就让我疼得遭罪。我一狠心,赶紧找牙医来解决。

  说来惭愧,我的牙齿打小就不好,没少被按在牙科椅上被医生用各色器械修理,幼小的心灵落下了对牙科操作的恐惧。时隔多年,作为麻醉医生的我,知道牙医会用局部麻醉药确保无痛,可仍不免害怕。我每天为患者做各种各样的麻醉操作,今天要亲身体验麻醉的神奇了。这样一想,不免放松一些。

  说实话,为了寻求让牙齿不痛的方法,人们没少受罪。几百年前的许多油画里,就描绘过患者一脸惊恐、张牙舞爪地接受拔牙手术的画面。而世界上第一例麻醉的出现,乃至于现代全身麻醉的发明,都得归功于牙医的勇敢探索。

  1844年10月10日晚,美国哈佛大学一间教室里,一位名叫考尔顿的业余化学家正在演示笑气麻醉。演示者无意,观看者有心。牙医霍勒斯·威尔士看到笑气的神奇效果后,次日就邀请考尔顿用笑气辅助拔除自己的一颗坏牙。令威尔士惊讶的是,他只感到一点疼痛。威尔士立即敏锐地意识到,笑气将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药物。他很快就从考尔顿那里学会了笑气的制作方法,将其用于拔牙手术。

  笑气是一氧化二氮的俗称,因人在吸入后面颊绯红,有一种喜悦感而得名。不过,威尔士公开演示笑气麻醉却演砸了。这时,威尔士的学生威廉·莫顿出场了。他请教了相交甚好的化学家,得到了可以试一试乙醚的建议。

  莫顿也是牙医,在得到乙醚后,迫不及待地在宠物和自己身上进行实验。1846年9月30日,他终于成功应用乙醚为患者拔除了坏牙。10月16日,在美国麻省总医院一间圆形阶梯教室内,莫顿在一旁手持乙醚让患者吸入,68岁的外科主任约翰·沃伦亲自主刀,为一位20岁的患者切除了颈部血管瘤。手术结束时,患者开心说道:“尽管我知道在做手术,但一点都不疼。”也正是这一刻,宣示了乙醚麻醉获得成功,这一天也被誉为现代全身麻醉的诞生日。

  乙醚麻醉的出现,如利剑般铲除了疼痛这个恶魔。重点在于,上面提到的这些人还特别年轻。莫顿公开演示乙醚麻醉时仅27岁,其他人取得各自重要发现的年龄分别是:戴维22岁,威尔士29岁,考尔顿30岁。几个小年轻围绕着拔牙这件事,成了现代全身麻醉的先驱人物,而冒险与实践的精神则贯穿其中。

  当今的麻醉已十分安全,牙科操作采取的大多是局部麻醉,由牙医操作完成即可。我的“冒险与实践”强度并不算大:把嘴巴尽量张大,一支装有利多卡因的5毫升注射器,被扎入翼下颌间隙。利多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1943年由瑞典化学家首次合成。仅仅2分钟后,我的半侧口唇感到火热,没过多久就麻木起来。

  牙医随后便开始了又凿又刨的拔牙过程,末了还用针线对局部进行了缝合。我想仔细感受每一个细微的操作,却压根感觉不到牙龈被钢针穿透。利多卡因顽强地阻断了疼痛信号的传输,让它们无法通过下牙槽神经。直到2小时后,当药效慢慢退却时,拔牙处那火辣辣的胀痛才逐渐袭来。

本文来自《科学画报》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