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炼金术是怎样“改邪归正”的--中国数字科技馆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画报》

《科学画报》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由中国科学社于1933年8月创刊,距今已有80年的历史。《科学画报》在80年的办刊历程中,形成了通俗生动、图文并茂地介绍最新科技知识,形式多样地普及科学技术的特点,对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水平,启发青年爱好科学、投身科学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当今的不少著名学者、教授、科学家,青少年时代都曾受到它的熏陶和启发。

文章数
分享到:

炼金术是怎样“改邪归正”的

2022-08-08 21:13:00

  在一座古老的城堡里,有一间狭小的房间,房间里有一个石头做的炉子,炉火熊熊燃烧,空气中弥漫着烟雾。房间里还有一些奇形怪状的玻璃器皿,桌上杂乱无章地摆着许多杯子。两个身着黑衣的人影趴在炉子前,注视着一个咕咚咕咚冒泡的罐子。他们满脑子都在想:炼金术成功了吗?金子,被提炼出来了吗?

  那时是16世纪中叶,整个欧洲的炼金术士都在尝试用普通的金属炼出金子,可惜,他们最终都失败了。但是,他们积累的大量经验,让后人开创了一门崭新的学科——化学。

  现在,让我们从头说起。

  古老的秘密

  炼金术士这个职业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铁匠和玻璃匠人。几千年前,这些手艺人掌握着炼铜、银和金的技艺。他们似乎只要把一些金属混在一起,就能制造出看起来像金子的黄铜;他们还会制作玻璃,然后用金属粉末给玻璃上色,伪造成昂贵的宝石。这些事情在其他人看来简直太神秘了,甚至有些邪门了。

  与此同时,古希腊人在思考更宏大也更复杂的问题:世间万物是由什么组成的?是什么让石头成为一块石头,而不是一棵大树?一种东西是怎样转化成另一种的?

  土、气、水、火

  亚里士多德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世间万物都是由4种基本“元素”组成的——土、气、水和火。他用木头燃烧的现象来佐证自己的观点:首先,木头里一定含有火“元素”,因为燃烧时有火焰冒出来;燃烧时的水蒸气说明木头里含有水“元素”;燃烧后的灰烬是土“元素”的一种,而烟可以看作一种气“元素”。物质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这4种元素的组成比例不同。

  如果亚里士多德是对的,那么把一种东西变成另一种东西就是可行的——或者更直白地说,把铅变成金子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要加一点土或者火,让铅的物质组分变得跟金子一样就行了。这个想法现在看来当然荒谬至极,但是在那个年代,它听上去相当靠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炼金术士做出努力。

  炼金术士还相信,金属是从土里长出来的,就像植物从土里发芽、生长一样。矿工们时不时就能在铅矿中淘到金子,这不正说明铅能变成金子吗?那么,怎样能让这一变化进行得快一些呢?他们开始了各种尝试。

  一些炼金术士认为,这一变化是由一种奇妙的物质激发的,它能促使物质之间发生转化,能治愈疾病,吃了它还能长生不老。他们管这种奇妙的物质叫“点金石”。许多炼金术士为了找到它,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阴错阳差的发现

  在14世纪之后,全欧洲的炼金术士都在乌烟瘴气的作坊里埋头苦干,希望能找到所谓的点金石。

  他们把很多金属和其他物质混合在一起,看看能发生些什么。他们把磨碎的石头放在炉子上烘烤,并且用酸来溶解这些石头。虽然这些尝试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通过这些实验,炼金术士获得了很多有用的经验:他们发现有的溶液在加入不同金属之后能变色,他们知道了怎样分辨金子和黄铜,他们制备了持久不会褪色的新型染料,他们用醋和酒制备出强酸。他们发明的一些实验工具和方法,被化学家沿用至今。

  一位名叫亨宁·布兰德的炼金术士认为,人的小便中可以提炼出金子,因为这两者都是黄色的。于是,他收集了50桶尿液,把它们烧至沸腾,冷却后储存起来,等颜色变黑之后进行蒸馏,直到只剩一块小小的固体。

  那是金子吗?显然不是。布兰德得到的固体是白色的,质地有些像蜡,它在黑暗中能发光,暴露在空气中时能点燃。它是什么呢?凭借今天的化学知识,我们不难猜到那是磷——布兰德偶然间发现了磷元素。

  崭新的学科

  到了17世纪,一些年轻的炼金术士开始质疑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万物真的是由土、气、火、水组成的吗?

  罗伯特·玻意耳就是这批提出质疑的炼金术士之一。在一次实验中,玻意耳注意到,一块密封在罐子里的、完全隔绝了空气的木头并没有燃烧,这意味着火这个“元素”不是存在于木头里的,反倒像是从空气里“借”来的。现在我们知道,玻意耳的推测是对的,燃烧确实需要依靠空气里的氧气。

  玻意耳还提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元素是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元,那么它们就不可能再被分解成更简单的成分。但是事实上,玻意耳从土、气和水中都能分离出更简单的成分,这就意味着,它们一定不是真正的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

  玻意耳由此做出假设,真正的元素应该是像铜这样的、不能被进一步分解的物质。炼金术士已经找到了一些这样的元素,例如金、银、硫、磷,而这个名单还在不断增加。现在我们已经发现了近120种元素,每一种元素的原子都有不同的原子半径,原子可以直接组成物质,也可以先组成分子,再由分子组成物质。

  玻意耳还测量了物质发生变化前后的质量、体积等,做了详细的笔记,并且把他的笔记保无保留地与其他科学家分享。他希望其他科学家能重复自己的实验,因为只有大量的重复实验,才能证明他的观点是正确的。也正是这样的实践,让炼金术成为真正的科学。

  又过了一个世纪,一位名叫拉瓦锡的化学家最终揭开了木头燃烧的真相:木头并不会释放土、气、水和火,燃烧释放的热量让木头中的有机分子从中间断裂,碳原子和氢原子与氧原子结合,成为几种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水蒸气和灰烬。

  从那以后,人们开始用科学的方法看待并回答最初的那个问题:世间万物是由什么组成的?不同物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它们是怎样从一种东西变成另一种的?

  科学家用化学的方法继续从事相关的研究,炼金术这个“邪门”的技艺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炼金术士始终没能把铅变成金子,但是他们留下了更宝贵的财富——一门崭新的学科。

本文来自《科学画报》

上一篇:黄金起源之谜
下一篇:华罗庚的教学方法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