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30405_321073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养生》

《科学养生》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科学养生》是一本以培养现代人养生意识,传播养生保健知识的刊物。核心内容以养生为主,兼顾养和治。着眼于中老年群体,关注内容广泛,既有名人名医养生办法,也有寿星的经验介绍,从身体到心理,无不涉猎,重视权威性,不跟风,有自己观点与特色,文章被多家刊物转载,受到读者好评。

文章数
分享到:

树立正确的疾病观

2013-04-05 08:34:27


/鲁湾

养生是为了活得愉快,过有质量的生活。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就是疾病。不管穷富,没病没灾就是快乐的前提。但是,疾病又是与生俱来的,一个人一生大小病没有患过,那不是神仙,也是“至人”“真人”。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患病并不可怕,因为不管我们恨它爱它怕它,它也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可怕的是我们对疾病的错误认识和由此产生的浮躁做法,这往往使我们背上沉重的包袱而被压垮。

疾病虽然和我们每个人关系密切,但是,如果给疾病下个科学的定义,却是一个难题。据说医学界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比较一致的认识是“疾病是机体在内外环境中一定的致病因素作用下,因稳态破坏而发生的内环境紊乱和生命活动障碍”。其实,不同的医学流派和学术流派对疾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定义,得出不同的结论。比如中医认为疾病是人体阴阳平衡失调造成的。

虽然对于疾病的定义不同,但是古今中外无论何宗何派,在一旦有病以何种心态对待疾病上却惊人的相似。释家认为,生老病死,人生难免,无法逃避,是人生必须面对的痛苦。因此,应该淡然面对。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认为,有病后如果“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为何“精神不进,志意不治”,因为病家“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现在西医治疗中也主张病人心理治疗的配合作用。比如对待癌症,医学界有个认识,认为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是吓死的,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是由于过度治疗而死,只有三分之一是治疗无效而死。而且一定要克服“癌症必须治愈”“灭此朝食”等观念,冠心病、糖尿病等可以带病生存,医疗实践证明,癌症也完全可以带病生存。可见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正确的疾病观,无论对于病家的康复,还是对于疾病的防治,都是必需的。

养生,就是在一生中如何对待父母赋予自己的这个生命。生老病死是这个生命的一部分,是一个自然过程,如何面对生老病死也就是如何面对生命的一部分。养生家历来认为,如何面对疾病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智慧和修炼。他们在疾病面前既能“慎医慎药”,又“治未病”;既能“战略”藐视,又要“战术”重视。他们把生老病死视作自然的过程,就像大自然中四季更替一样。这种疾病观既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和身体的健康,使我们放下太多的包袱,轻轻松松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上一篇:添加剂一分钟变出又浓又白的羊汤
下一篇:科学养生2013年第4期目录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