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70828_568858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之友》

《科学之友》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大众理解科学。

文章数
分享到:

将桃源搬进城 把日子过成诗

2017-08-28 10:28:00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描摹的,是一幅实实在在的田园生活图景,也是很多人心中心心念念的桃源梦。桃源总与隐士联系在一起,身在北京的牛健却用六个集装箱打破了这样的观念,打造出了一座都市桃花源。

  墙壁上挂满鲜花,屋顶种满蔬菜,同时还创造了太阳能、风能、沼气等能源自给系统,个会呼吸的家,牛健唤之为“生菜屋”。正如老农家所提倡的“品质生活,本不需要那么贵”一样,一种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和钱有关,但可以和很多钱无关。

  可持续“生菜屋”四季有鲜花

  17岁时,牛健从国外的一本杂志中了解到欧洲的田园生活,他被那里的蓝天白云和鲜花装点的庭院所吸引。从此,在他心中也布下了“啸歌弃城市,归来事耕织”的人生图景。

  2009年,他进入公益圈,筹备可持续“生态社区”的规划,并于2014年开始了自己的“可持续生活实验室”一期计划,在朋友位于顺义泥河村的一栋工厂院内建立了他的实验场地,这也成了他自己的生态家园。

  2014年夏天,经过50多天的准备,牛健和家人退掉了中关村月租近万元的两室一厅,搬进了自己设计和打造的“生菜屋”,并不断完善着桃源般的家园。

  集装箱通体刷成白色,与周边的房屋建筑明显区别开来。从远处望去,屋前的菜园和满墙的挂盆花,将房子衬托得如油画般艳丽。

  按照使用功能,牛健将整个“房子”分为6区域,一进门首先是办公箱,超长的写字台上铺满阳光;左侧的3个集装箱用来居住和贮存生活杂物;右侧的一个箱体则被用来做生态创意制作实验,整整半面墙订满了隔板、3D 打印机、数控雕刻机和各种切、钻、喷涂工具和制作器皿,琳琅满目。

  门前,他用旧砖、旧安全网、打地基余下的石子,建起了生态小路,一条晒不热、透气、雨水下渗,草可以长、小虫能住的低成本步道。家具都是牛健和儿子亲自动手制作的,他和妻子亲手培植蔬菜和鲜花,漱口杯、饮料瓶、糖果盒等都成了他们手中的花盆。牛健和家人亲自在厨房墙面打龙骨、安管子、装LED 植物生长灯。厨房里还有一面蔬菜墙,全部由LED 灯光照射培育,淡粉色的灯光下,蔬菜们显得精神抖擞。

  “生菜屋”的外墙上挂满鲜花,即便在冬季,屋顶恒温恒湿的菜园也孕育着有机水培的生菜。这里有各式各样的生菜,估计很多都没在市面上出现过。生菜的养分源自有机肥料,种植在泡沫板上的定植孔中。有机水培很适合新手操作,生菜即便半个月不浇水也不会影响生长。生菜架子下的水池里,养了鱼,鱼饲料是来自垃圾发酵处理后的残渣,鱼的粪便又可以为植物施肥。

  集装箱前面的窗户旁边还打造成了一面西班牙式的花墙,牛健亲自挂盆、配花、种植,再加上门前的花菜墙,立体种植让他的庭院绿意环绕。

  把污水、垃圾转化为花园、菜园

  “生菜屋”现在采用集装箱作为材料,是因为它符合北京目前土地利用和管理特点。如果在沙漠地带,可能是帐篷;在西双版纳,用竹子;在黄土高坡,用泥土。

  在这座“生菜屋”里,让人感动的不只是都市里这一片养眼的田园风光,还有牛健家里全方位的原生态。屋子里的垃圾都是有用的,厨房水池下面安装了厨余粉碎机,粉碎后的厨余垃圾会进入沼气发酵系统。洗脸、洗澡、洗菜、洗衣后形成的灰水,经过处理后可作为中水重复使用。在卫生间一侧,牛健一家排的“便便”通过管道进入4个塑料大桶,可发酵成沼气,也可在消毒后转化为农家肥直接灌溉绿植。一般小区里,粪便都是集中处理,进入污水管道,无法实现资源有效利用,而各个家庭分散处理其实是最环保的。

  在他们郁郁葱葱的屋顶花园里也暗藏玄机。在二层屋顶花园,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实现废水再利用;通过微喷技术实现节水;蚯蚓粪便种菜养花??太阳能板和风能装置提供能源,虽然现在太阳能发电还不能完全满足用电需求,风能也处于试验阶段。

  一直向往田园梦

  牛健对田园梦的执着,既来自他说的骨子里中国人的田园情结,又受他童年经历的影响。1962年,牛健出生在青岛一座四合院内,院内住着好几户普通人家。院子里有个大花园,花鸟虫什么都有。等父母们上班去了,牛健就和小伙伴们在花园里玩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在那个小环境中得到完美展现。在大花园的经历并不长,带来的影响却是永久的。

  没过多久,“三线建设”拉开帷幕,牛健就随着父母从青岛搬到鲁西南的小城市。1979年,17岁的牛健便开始跟父母一样在纺织厂内做一名纺织工人。高速运转的纺织机,并没有完全带走牛健脑子深处的田园烙印。那时候刚刚改革放,开始能接触到国外的东西了,当他通过报纸杂志,看到外国人在自己家阳台摆放的花卉,看到沿街密密麻麻的观赏植物,觉得这就是他想要的东西。

  从一名工人到一名管理者,牛健在工厂里待了十多年,直到34岁,他开始“思考人生”。利用周末时间,牛健开始尝试“下海”经商,他能想到的、也是唯一感兴趣的还是摆弄花草。从海南订花、从广州买花盆、从东北找土,物流不发达,他需要从鲁西南小城跑到省会济南去提货。没有温室,把客厅清空自己建。那一年,很成功,一年挣了有3000元,那时候,他的工资,一年大概1000元。

  到1999年,37岁的牛健决定从工厂辞职,彻底下海。当时想法很美好,随自己的心去生活,喜欢什么就做什么,结果却是??一下干砸了。现实的“骨感”,让牛健觉得四线城市不足以支撑自己的梦想,他决定去北京。2001年,牛健开始与农展馆合作,2005年又开始在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从事阳台绿化研究。这些年来,他从卖花、阳台绿化到屋顶种菜,涉及的面越来越广,最终落实到推广生活方式的转变,就是现在做的可持续生活实验室。

  从一个人的家园到一群人的田园

  从“生菜屋”的实践中,牛健看到了“生态社区”的可行性,他希望让人成为生活的主体,学习协作吃饭、处理垃圾、种花种菜、做手工、拼车出行、物物交换、集体订购生活用品等。于是,2015年,牛健靠众筹赞助实现了他的桃花源二期工程。花16个小时,他把原本位于顺义的集装箱家园整体搬到北京国际露营公园免费提供的1 000平方米的场地上。在这里,环境更加优美,功能更加齐全,能同时满足3户人家居住,自成一个小社区。所有普通人通过动手都可以享受到田园生活。

  牛健把二期项目定义为一个居民训练营,目的是帮助人们转变生活方式,达成“可持续发展”的“全新自由生活”。这是一个训练营,并不是有三户人在长居,而只是具备了迷你社区的空间和功能,但不仅仅是训练三户,而可能是上千户,让他们在一个新的生活空间,以生活化的状态去学习一套新的生活方式,协作共享,保持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空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牛健说,这是在一个空间里,同时维持社会、生态、空间、生活和经济五个维度和谐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他的设想中,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三个阶段的学习要达到不同的目标:在初级班中要学会协作吃饭、协作处理垃圾、协作种花种菜、协作做手工、协作物物交换、协作进出交通、协作集体采购等,并通过这些来减少浪费;中级班要学会自治,有相应的法律规范和社区约定;而高级班成员则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邻居、住址来构建自己理想的社区。

  二期实验室的特点在向小型社区过渡,房屋的设计几乎是最大限度地压缩私人空间,而提倡空间共享。私人空间很小,只有12平方米,仅包含卧室和卫浴,其他餐厅、厨房、客厅都是3个家庭共享。

  因为空间共享,实验家庭多了很多互动。以最简单的“吃”为例,会做饭的自告奋勇开始按人数规划食材数量、菜品主食搭配,不擅长做饭的就负责择菜、收拾、打扫。

  牛健觉得,现在很多人怀念四合院、筒子楼,其实就是怀念那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时候,大家都抢一个水龙头,你不得不跟别人交流。现在,每家都有好几个水龙头,门关起来,交流没了。而现在很多社会问题——比如环保、能源、养老、治安——都能通过生活方式的转变而慢慢得到解决。

  向共享社区努力

  在牛健的名片上,印着一行字:“活力结社、农耕生态、交往空间、共享生活、社会企业、五维共造、共享社区”,背面是“可持续生活实验室”的设计图。

  从屋顶和阳台花园再到共享社区建设,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但牛健认为,其实,他所做的事情从根本上没有变,而只是形式在不断变化。不论东西方人,对生活的想法都是一样的,都愿意亲近自然,寻求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牛健认为,工业革命带来了人类生活的巨大变化,但也对环境和人际关系产生了一系列不好的影响——在城市中高密度的群居生活造成生态循环和人际断裂,引发诸多环境问题。

  因此,共享社区的计划在牛健的脑中不断成型:共享社区计划吸取以往环境运动的经验和教训,将立足于城市人生活方式的全方位转变,期望能向社会展示一个美好社区生活的范本:城市家庭可以低成本地就地处理多种垃圾和废水,可以以城市农耕为基础形成社区凝聚的纽带,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可以通过“共享”过上更低碳、可持续的生活。

  “共享社区”概念作为牛健的首创。他希望人类居住在“共享社区”,完成以活力结社、农耕生态、交往空间、共享生活、社会企业为基础的社区可复制模式,改变更多人的生活,不但要走向全国,牛健更希望能走向世界,在全球达到共享的目的,让整个地球进入良性循环。

  牛健的田园社区虽然还在试验阶段,但他深信自己正在探索的,是大部分人所梦想的生活方式。源于自然,回归自然,在这个缺乏“安全感”的时代里,更需要我们用心去创造生活。也只有在这样理想的循环中,才能连接起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情感沟通。

上一篇:七彩丹霞地貌
下一篇:人脸识别 技术日臻完善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