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快跑 访“我试试”商业运营总监兼项目负责人叶兆益
2016-04-07 10:53:28汽车网站向来都着力于线上业务,而新浪汽车旗下的“我试试”开始尝试线下业务,并且一来就从非常之前少有人涉足的试乘试驾开始。
“我试试”最初其实仅仅是新浪内部的员工创新项目,当这个点子提出来之后,大家都觉得不错,认为可以尝试一下。项目于2015年2月开始调研,当年7月就正式立项,并于8月25日在北京正式上线。新浪公司层面对于这个项目也比较支持,在资金和人力方面都大开绿灯。项目的规模也逐步扩大,到2015年底,已经覆盖了10个城市,基本与新浪汽车的用户群覆盖区域重合。由于项目非常成功,这个项目还获得了“2015年度新浪汽车创新团队奖”。
按叶总监的话说,其实最初大家都没想到这个项目能做到这么大的规模。公司的投资累计达到了3 000万元人民币,组建了一个30多人的独立运营团队,并且在业务最繁忙时,达到1 900多单,线下运营车辆超过1500辆,多达550多种车型。这个规模的扩大并不是盲目扩张,而是根据实际的情况逐步增长的。“我试试”的策略是小步快跑,不断试错,不断调整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我试试”最初是没有单独的APP上线的,初期仅通过web页面、微博轻应用和微信公众号开展业务。叶总监坦言,这是新浪汽车向移动端转型中对于线下业务的一次试探,因此最初的业务模式比较轻。这次试探发现,试驾是消费者购车时的一个痛点。根据调研,有70%的消费者在购车之前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试驾到自己的意向车型。而这个痛点就成为项目向线下拓展的一个结合点,既是转型的试验田,也可以很好地与新浪现有的产品进行结合。由于开发和推广周期较长,因此在项目的前期,制作APP的计划就暂时被搁置了。不过,在本文截稿之时,“我试试”APP已经上线。
“我试试”并不打算自己打造一个完整的试驾生态链,而是定位于新浪汽车一站式购车生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试驾作为购车链条上的一环,连接了前端的汽车资讯和后端的汽车购买。而在新浪汽车频道和新浪秒车已经在这两端耕耘已久。“我试试”的主要贡献,是获取购车线索,并且对线索进行高效转化,补足新浪汽车服务的途径,同时也是新浪汽车和其他垂直及门户网站差异化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它还是为新浪汽车的整体战略服务的。
通过“我试试”进行试乘试驾,消费者得到的是车主的经验分享,而非专业人员的技术讲解。但是,你可以通过新浪汽车的网页,获得专业编辑的解答。线下和线上分工不同,各自完成各自的任务。而且这样的也节省了对陪驾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管理成本,可以专注于控制试驾标准和流程上,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好的服务。
在谈到用户对于付费试驾的态度上,叶总监认为,只有付费才能让用户感到试驾是有价值的行为。消费者去4S店试驾同样也有时间和交通的成本,上门试驾尽管支付了费用,但是并没有花冤枉钱,反而更能节省时间。当然,“我试试”也为消费者进行了费用上的补贴,让消费者尽可能花更少的钱就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服务。
面对网上“上门试驾”等于变相“专车”的质疑,叶总监也表示,会对试驾的费用等方面进行调整,以区别“试驾”和“专车”。比如,在早晚高峰时进行试驾会花费更高的成本,这样就不会有消费者以“试驾”代“专车”了。而且改进之后,获得的用户线索更加精准,更有实际价值。
由于是专注于试驾领域,并且有新浪汽车线上运营的经验,“我试试”对于试驾需求的领悟更加深刻。考虑到不同的消费者需求,还会设置不同的试驾场景,开展订制化试驾。比如,为二孩家庭专门组织MPV或SUV车型试驾,为家庭用户组织长途试驾,为高端客户组织豪华SUV试驾等等。并且,依托于新浪汽车的编辑资源,开展每月一期的购车指南活动,让专业编辑为网友讲解汽车方面的知识。
在谈到未来的发展时,叶总监表示,“我试试”暂时不会扩大规模,而是要深挖线索的质量。比如,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其试驾需求也不尽相同,北京和青岛的消费者对于试驾车型和试驾时间的偏好就差别很大。而通过大数据分析,对这些需求进行提炼,就能获取更多有用信息。然后再把这些经过处理的信息与后端的新浪秒车共享,从而提高线索转化率。当线索转化率达到一定比例之后,再逐步提升运营规模,就能保证自身的可持续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