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210112_1040647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张江科技评论》

《张江科技评论》

开博时间:2019-06-06 14:03:00

《张江科技评论》是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与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管理委员联合创办的一本科技评论类杂志。该刊报道评价国内外创新性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商业价值,介绍上海在建设全球领先科创中心进程中的制度成果、技术成果、创业成果,推动产学研密切协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经济转型发展。

文章数
分享到:

警惕新基建热潮中区块链项目“烂尾”

2021-01-12 13:23:00

  新基建热潮势不可挡,区块链项目的建设除了要适时抓住机遇之外,还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区块链系统建设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2020年4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首次明确将“区块链”纳入新型基础设施中的信息基础设施。4月22日,人民网微信公众号发文《“新基建”,将这样改变你的生活!》称,新基建将覆盖包括区块链在内的新技术基础设施,在2025年新基建细分产业规模中,区块链将达389亿元人民币。

  区块链概念诞生后,其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很快就得到了一些国家和机构的高度关注。我国更是在2019年10月24日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方式,将区块链上升为国家战略。此次将区块链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范围,既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也是对2019年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区块链会议精神的落实。随着防疫工作进入常态化,疫后重建工作将大规模展开,大批区块链项目和资金投入将潮涌而出,区块链项目的建设热潮即将在中国大地上涌现。

  但是,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警惕新基建热潮中区块链项目“烂尾”。除了可能有一批打着区块链旗号的伪区块链项目强蹭热点瓜分项目和资金之外,更是因为区块链从技术特点到具体应用,以及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方式,都与以往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建设截然不同。

  区块链是技术组合创新的结果

  区块链概念诞生以后,以其数据公开透明不可篡改不可伪造、系统去中心化运行、去第三方信任、系统集体维护、交易可追溯等特点,为传统互联网应用拓展出了新的方向和可能。区块链是几种已有技术的创新组合,在不可信的环境中建立起了可信连接,这种新的功能给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改变的可能。

  然而,区块链同样存在很多不足。区块链的数据公开透明不可篡改不可伪造建立在数据的全网一致性分发和冗余存储基础之上,限于带宽、存储和计算能力,区块链不可能直接承载大规模数据量的应用。目前的区块链系统更多是停留在数据记录层面,数据量小、类型单一,无法对数据进行有效处理。

  区块链还表现出了与其他技术不同的特征。例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等更多表现为一种或一类技术,而区块链则是几种原本互不相关的技术的组合。如果说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等技术的产生是技术创新的结果,那么区块链的出现则主要是技术组合创新的结果,而不是技术创新的结果。

  在应用方面,区块链与人工智能一样,必须与具体场景结合。无论是语音识别系统,还是AlphaGo围棋系统,或是出行导航,所有的人工智能应用都是与具体场景紧密绑定的。将语音识别系统的人工智能应用于AlphaGo围棋系统,是断然行不通的。区块链也一样,其链上数据承载量小,数据全网一致性分发和最大限度的冗余存储决定了区块链系统的应用范围必然是局部的而不是全局的,我们不可能将所有数据在区块链系统上面向所有人开放,而只能在特定范围内向特定人共享特定数据。

  区块链能带来价值增量

  区块链带来的价值增量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基于区块链的链上数据公开透明不可篡改不可伪造,这将带来所在机构和机构内部人员行为的公开透明,降低以至消除机构内部人员对机构及其他人的不信任。这个层面的价值主要是社会治理或组织治理层面的。区块链带来的另一个层面的价值,同样建立在区块链链上数据的公开透明和不可篡改不可伪造之上。由于所有节点在数据获取和数据占有方面具有平等地位,因而能够在系统层面降低信息不对称,进而有可能将原来的中心化“他组织”的业务系统转变为去中心化“自组织”的业务系统,从总体上提高系统效率。区块链带来的这一层面的价值主要是经济层面的价值。

  区块链发展路径或存在偏差

  区块链诞生以后,基本上是沿着比特币和以太坊规定的技术路线向前发展的。虽然在技术创新、应用落地方面有一些进展,但总体来看,本质上的创新并不多。

  区块链带给我们的最大启发是,几种已有技术的重新组合,创造出了这些技术原本并不具备的新功能。因此,沿着这一技术发展方向,区块链在技术领域的创新更多应体现在区块链与其他技术的更新的组合方式的出现上,以及在这一更新的技术组合之后的新功能的展现上。这种组合创新既包括了在区块链现有技术架构内组合进新的技术工具,形成新的技术架构,也包括了打破现有区块链体系架构,与其他技术进行再结构化,构造出新的技术组合方式。但是,近几年的区块链技术发展主要还是在区块链已有技术体系中的某一个环节或某几个环节上进行研发,是在区块链已有架构之上的局部技术优化。

  无论是区块链系统展现出来的独特的功能创新,还是其功能创新所建立的系统基础,区块链都仅是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内容。因此,区块链的应用落地也必然要建立在现有信息系统之上,并与其他技术相结合。试图以单一区块链系统应对所有应用场景的想法,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在总体上也会局限区块链的落地应用空间。

  一直以来,业界对区块链应用的关注重点更多还是在基于“币”的各种应用上,而对如何通过不同的技术组合创造出新的功能关注较少,对区块链如何与其他技术工具结合关注较少,对区块链如何与实体经济结合关注较少,对区块链如何创造价值关注就更少。

  区块链项目可能“烂尾”的环节

  随着新基建内容的最终确定,从国家部委到各省市,一系列重磅政策接连出台,很快就将有一批区块链项目出笼。但是,国家部委和各省市区政府下达的区块链项目大部分应属于“区块链+”类别,即通过区块链的理念和技术,改造现有行业或产业逻辑,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当然,也会有少部分项目属于“+区块链”类别,即在现有行业或产业中增加区块链属性,实现相关数据的公开透明和不可篡改不可伪造。

  但是,在大部分从业者对区块链认识尚存偏差、大部分团队缺乏将区块链与实体产业深度结合能力的情况下,一大批区块链项目进展与实施问题不少。具体来看,可能会出现在以下3个环节。


  一是项目无法按期交付。近年来,市场上一大部分区块链团队开展的所谓区块链技术研发,大多是对以太坊系统的粗糙模仿。这类团队既没有自己的技术创新,也没有对比特币系统、以太坊系统背后原理的深入学习与研究,技术上跟风严重,团队规模小,技术实力弱,也缺乏对业务场景的深入理解。如果国家部委或省市区政府的区块链项目由这一类团队承接,项目可能会难以按期交付,甚至无法交付。

  二是应用无法落地。“+区块链”类别的项目落地还相对容易,一般只要求在某一个特定的环节或场景实现特定数据上链。这类项目可以在以太坊或超级账本的基础上改进实现,甚至在比特币系统上改进也可以。但是,“区块链+”类别的项目落地就不仅仅涉及技术问题了。完成“区块链+”类别的项目既需要对产业逻辑、业务场景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找到现有产业逻辑和业务场景中隐藏在表象背后的根本性痛点,更需要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工具,从整个信息系统建设和改进的高度提出产业改造意见,并落地实施,最终形成综合性的“区块链+产业”解决方案。

  三是价值无从发挥。如果说前两种项目烂尾还好鉴别,那么区块链项目价值无从发挥在鉴别上就存在相当程度的困难。区块链由于其链上数据的全网一致性分发和最大限度的冗余存储,将消耗大量的带宽、存储和计算资源。区块链在总体上是一种非常低效的系统。如果不能通过业务流程的改进带来总体效率的提升,或不能通过数据的全网公开透明带来系统内信任度的增强,那么在系统上部署区块链就是得不偿失的。这就需要在系统建设之前,对系统所在的产业逻辑和业务场景进行深入剖析。但是,目前大部分团队都不具备这种能力,即大部分团队最缺的是区块链领域的产品经理。区块链领域的产品经理既需要懂区块链业务逻辑,也需要懂区块链技术逻辑,甚至还要懂更广泛的产业逻辑。这种复合型的人才少之又少。一部分区块链领域的专家在谈到区块链时,仍然还停留在区块链将如何如何、会如何如何的层次,而极少谈到区块链系统将如何具体落地,并将在哪个层面、哪个环节发挥作用和创造价值。

  2020年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区块链项目落地元年。各种政策和项目的推出无疑会对区块链的发展起到极强的推动作用。区块链项目必须以应用落地为基础,以价值创造和价值发挥为目标。只有充分解决了对区块链认知不清、应用方式不明、建设目的不纯等问题之后,才有可能直面区块链系统建设可能存在的缺陷,从应用落地与价值创造两个层面推动“区块链+”战略的落地和实施。

  高承实,密码学博士,《回归常识——高博士区块链观察》作者,上海散列信息科技合伙企业创始合伙人,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区块链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数字经济智库副院长,深圳市信息服务业区块链协会专家导师,亚洲区块链产业研究院专家顾问委员。曾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文/高承实

本文来自《张江科技评论》

上一篇:人工智能如何应对全球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下一篇:当人工智能遇上新基建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