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40426_322500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食品与生活》

《食品与生活》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上海市食品学会、上海药膳协会协办,是面向家庭的饮食生活类全彩月刊。

文章数
分享到:

每日食盐多少为宜

2014-04-26 21:19:00

                                                                                                        杨秉辉

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

 

据说非洲有一种动物,每年会长途跋涉到某处去饮水,并非它们常住的地方无水可饮,有人认为它们是为了摄取该地水中的盐分。

原始人靠打野兔、釆野果吃为生,大概是不另外吃盐的,也没听说他们需要成群结队地到某处去喝含盐的水。直到后来进入农耕时代,生产发展,食而有余,人们发现如果在食物中加点盐,吃起来更有滋味。于是代代相传,一发不可收拾, 这盐也就成了生活必需之品,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了。

儿科专家研究发现,婴儿的味觉开始于甜,因为母亲的乳汁中含有乳糖, 而对于咸并无感觉,直到后来大人喂他菜汁、肉汤,并在其中加了盐,他们才被培养出对咸味的兴趣。

盐的化学成分为氯化钠,就人体的生理需要来说,人体需要一定量的钠来维持细胞内外体液的平衡。钠能保持水分,肾脏病患者不能吃得太咸,不然水肿不易消退。原始人不吃盐、新生的婴儿只吃妈妈的乳汁,尽管野兔子、野果子乃至妈妈的乳汁并不咸,但也含有些钠,当然含量有限。人类需要吃些盐,其实是在几千年的社会生活中,因为味觉的需要而逐步养成的。也就是说,钠固然为身体所需,咸味却只是使得食物口感更好些罢了。

27175

人体通过味觉的取向保证了身体对钠的需要,但人体对钠的需求是有限的,而对味觉的追求却是无限的。于是便有可能因为追求“有味”而食入过量的盐。盐在形成酸甜苦辣咸诸种味觉的食料中又相对易得和较易被接受,故即使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盐总是少不了的,而且盐还可以用以保存食品,故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人们盐的摄入量往往更多些。

问题是,盐的摄入一旦超过了人体的需要,便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最大的问题是引发高血压。

读者诸君可能知道医用注射之葡萄糖水有5%10%25%50% 诸种浓度,但一般用于注射的盐水只有0.9% 一种浓度,谓之“生理盐水”,因人体生理上只能接受此种浓度的盐水。但人在饮食中摄入的盐分就不可能如此地精准了。

一旦盐分摄入过多、使血液中的钠超标时,人体组织中的水分便会自动向血液中转移,其作用是稀释血中过多的盐分、达到生理之平衡,此时人会感到口渴,于是便会饮水,以保证人体组织不致脱水。水喝入体内、吸收入血液,并被过多的盐分保留其中,血液中加了许多水分,结果是在血管中流动的液体大增。心脏为将这些液体都循环起来, 不得不加强收缩的力度,不但日久“力不从心”,甚至造成心力衰竭。而且心脏收缩力度的加强,使血流对血管壁的冲击力加大,这也是血压中收缩压增高的主要原因。此时血管也因其中的血液加水分的大容量而被“撑足”,以致舒张压也因盐之摄入过多而上升。

这些说来还只是“物理力学”上的原因,近年医学研究还证明:盐摄入过多导致高血压还有“病理生理学”上的原理。原来,当人体血液中含盐量高时便会刺激肾脏产生过多的“肾素”,而这肾素又能激活人体本不活跃的“血管紧张素I”,使之成为大有活动力的“血管紧张素II”。这“血管紧张素II”使人体的动脉血管“紧张”,即收紧。血管中的内容物不少,血管一收缩,血管壁所受到的压力自然便也增高,犹如衣服缩水了,硬穿上去便会撑破一样。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便是这个道理。

盐当然也是人体需要的,关键在于控制摄入量。那么,多少量是正确的呢? 世界卫生组织曾有建议: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低于5 克。我国制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考虑到民众口味素来重,建议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低于6 克。调查显示:我国南方居民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10 12 克,而北方居民则高达15 18 克,无论南北,皆严重超标。前年我国制订的《中国慢性病控制三年规划2012-2015》则比较务实地订为:争取3 年内使全国民众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低于9 克。

我国民众多信“淡而无味”一词, 其实民谚中亦有“咸中有味淡中鲜”的说法。烹饪大师们如能在这“淡中鲜” 中多下工夫,并且能普及于民众,则是国人之福了。


上一篇:拉萨 赴一场今生的约定
下一篇:黑糖的逆袭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