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我们爱科学》

《我们爱科学》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8:00

《我们爱科学》杂志创刊于1960年,是我国最早创刊的少儿科普期刊,也是唯一一家国家级少儿科普期刊。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主办。《我们爱科学》旨在传播科学知识,激发创造灵感,启迪科学智慧,培养科学素质。

文章数
分享到:

神秘百魔洞

2012-09-29 08:36:00
  神秘百魔洞
  姜永育
  高达数十米的石笋,神秘的地下天坑,潺潺流淌的溪水……在我国广西北部的巴马瑶族自治县,有一个叫“百魔洞”的溶洞,洞里时常雾气缭绕,仿佛妖魔在吞云吐雾,令人感觉十分神奇。
  百魔洞的神奇之处还有很多呢:居住在百魔洞附近的人们普遍长寿,百岁老人的比例很高;这里的地磁场强度高得异乎寻常……
  百魔洞里的雾气是怎么回事?这里的人们为何长寿呢?这里还有什么谜团?
  一个神奇的溶洞
  1987年的一天,一群中外地质专家来到广西,走进了巴马县甲篆乡坡月村西侧的百魔洞。
  “啊,真是一个美丽神奇的溶洞!”专家们发现,这个溶洞洞中有洞,洞内有4个宏伟的洞厅,其中最壮观的洞厅高100多米,长1000多米,宽300多米,简直像一座巨大的殿堂。在这些洞厅内,有无数高大气派的钟乳石,它们挺拔高耸,雄伟壮丽,有的像动物、有的像器皿,有的像人……经测量,最高的一根石笋高39米,直径达10米,让人惊叹不已。
  百魔洞洞内还有一个神秘的天坑。天坑底部生长着郁郁葱葱的各类植物,仿佛是一个百草园。在天坑上面的悬崖上,居住着当地的瑶族人民。人们世世代代在崖上生存,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外地人来到这里,只见崖上有人家,崖内有洞天,仿佛是进入了梦幻世界之中。
  更为奇特的是,百魔洞内时常雾气缭绕,乳白色的雾气缠绕着巨大的钟乳石,使得洞内景观诡秘多姿,有时洞内雾气还会向洞外飘逸,看上去仿佛是妖魔在吞云吐雾,让人倍感神秘。
  百魔洞为何时常雾气缭绕呢?
  雾气缭绕的秘密
  据当地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广西北部的群山之中住着很多妖魔,它们经常腾云驾雾,到附近的村庄里残害人民。天上的太上老君知道后,决定收伏妖魔。于是他骑着青牛来到人间,经过一番激战,降伏了方圆数百千米内的上百个妖魔。为了避免它们以后再残害人类,老君选中了巴马县的这个巨大溶洞作为牢狱,将妖魔们全部关押了进去,并将溶洞命名为“百魔洞”。妖魔们虽然失去了自由,但吞云吐雾的本领还在,因此溶洞内时常雾气缭绕。
  传说当然不可信。据专家分析,百魔洞内之所以时常雾气缭绕,与洞内洞外独特的气候环境密切相关:洞内溪流潺潺,水源充足,空气湿度经常处于饱和状态。当洞外的比较干的气体进入洞内,与洞内的湿润气体汇合,就会形成浓厚的雾气。
  长寿之乡的奥秘
  巴马县不但因百魔洞而出名,还因当地人平均寿命很长而享誉世界。
  巴马县居民平均寿命普遍较长,百岁老人很多,其中,甲篆乡平安村巴盘屯更是有名的长寿村。据统计,全屯515人,百岁老人有7人,而联合国评定“世界长寿之乡”的标准是每10万人中有7.5个百岁老人,巴马县因此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中国人瑞圣地”。这些百岁老人,无病无灾,耳聪目明,步履轻盈,令外地人十分惊奇。
  这里的人们为何普遍长寿?据当地老人讲,他们之所以长寿,与太上老君在此遗落的仙丹有关:当初老君押送妖魔进入百魔洞中时,挂在腰间的葫芦封口突然松开,一粒粒长生不老仙丹遗落在洞内,融入溪水之中,当地人饮用此水后,普遍寿命都很长。
  撇开神话传说,长寿之谜真的与洞内的水有关吗?科学家专门对百魔洞内的水取样分析,发现这里的泉水不但是天然碱性离子水(pH值7.44),而且富含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长期饮用这种水,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延长寿命。因此,有人将百魔洞内流出的泉水叫做“神仙水”。
  “神仙水”如何形成
  那么,“神仙水”是如何形成的呢?
  原来,当地有一条叫盘阳河的河流,第一源头便在百魔洞的出口处,在蜿蜒流淌的过程中,盘阳河先后五进五出溶洞,最后才依依不舍地流向远方。河流从百魔洞底部多次流进流出时,不仅将水中的杂质进行了过滤,而且还把溶洞中的矿物质溶解了进去,从而成为了非常适合人饮用的弱碱性矿泉水。
  地磁强度奇高之谜
  除了“神仙水”外,据研究,百魔洞附近地区的地磁强度远高于其他地区,这也对人体有益。
  中科院专家曾进行过实地测量,他们发现百魔洞所处的巴马县地区,地磁强度要比一般地区高2至4倍。据研究,这里的高强度地磁场能平抑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放松,从而可以改善失眠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症状,还能降低血压,减缓心率呢。
  但是,百魔洞的地磁强度为何这么高,这至今仍是一个谜。
  百魔洞中的谜团还有很多,比如洞中天坑是如何形成的等,这些都值得人们去探索和发现。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