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开博时间:2019-06-30 15:32:00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原名《遗产与保护研究》,创刊于2015年,双月刊,刊载覆盖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双重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保护与利用的政策法规、科学技术、先进理念、问题剖析、创新方法等,传播国内外遗产保护先进理念与技术,总结推广各类遗产保护的经验,提升我国遗产保护与利用水平。

文章数
分享到:

共享时代下的遗产重生浅析

2021-07-16 16:00:00

  胶济铁路如今仍承担着客运与货运的功能,但其周边的工业遗产却大都不复当年繁荣面貌,取而代之的是残破狼藉的厂房、锈迹斑斑的门窗。这些废弃的工厂所承载的正是那段最有激情的岁月。

  2018年6月,人民日报《青岛,展现新的活力和创造力》一文写到青岛工业遗产的工匠精神与残损现状,阐述了工业遗产背后蕴藏着的深刻意义,指出了青岛工业遗产在祖国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表明了保护青岛工业遗产重要性。

  失去实用功能而面临被拆的工业遗产,如何继续在城市里发光发热?如何呼应与满足当代市的复合需求?如何重新被不同人群进行组织和利用?这些正是当代人应该去思考与回答的问题。

  胶济铁路青岛段及沿线工业遗产简述

  胶济铁路及沿线工业历史发展概况

  胶济铁路于1899年开始修建,于1904年通车,是山东境内最早的铁路。胶济铁路的修建是西方列强对中国殖民扩张的见证。客观来说,胶济铁路对山东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改变了传统的运输方式,使得铁路沿线周边产生了新兴的市镇,出现了大量的工业、商业以及住宅建筑。

  沿线工业遗产的遗存现状及主要问题

  保护意识不够,现状不容乐观

  根据笔者对青岛的90余处工业遗产的多次探究以及对老工业厂区周围居民生活的寻访发现,青岛大部分工业遗产未受到重视和保护,现存工业遗产现状不容乐观(图1)。青岛老工业区的部分老旧工厂被租赁或仍以生产为主,能够被充分利用。但仍有部分工业遗产濒临拆除、废弃,大部分工业遗产未受到重视和有效保护。也就是说,传统的局部保护和整体保护虽解决了部分工业遗产单体的现状,但仍旧不能够解决数量多且集群分布的工业遗产片区(缺少有效保护的现状)。

图1 现状调研数据分析(来源:作者自绘)

  “独木难成林”,布局分散

  在地图标注上看出,遗产在市北分布较多,剩下的在李沧区、市南区、四方区分布,分布较为零散,相互间缺乏联系。此外,笔者发现,在现存的工业遗产中大多以个体利用为主,缺乏体系性展示利用。在个体利用中,也仅有青岛啤酒博物馆、纺织谷等少数利用较好,其他工业遗存多数利用效果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且尚未形成一种共享的文化现象。

  职能发生转变,价值不突出

  从青岛的城市功能调整来看,伴随老企业搬迁,东岸区域减少了4.1万个就业岗位,新增居住人口11万人。据笔者调查,已经出让或已出具设计条件的61家企业中,调整为居住用地(含商住用地)的58家,涉及总用地439 hm2(含为居住区配套的小学、幼儿园等生活配套服务设施用地)。在老旧企业更新改造过程中,土地利用方式单一,以商住功能为主,缺乏新的就业空间注入,工业遗产价值挖掘不够,遗产的职能正在发生转变。

  记忆未被挖掘,缺失归属感

  根据笔者对青岛工业遗产周边居民的寻访,发现老旧企业在用地更新过程中,对企业记忆的留存考虑不足,厂区历史景观未被重视保留利用(图2)。青岛钢铁厂曾是不同历史时期的知名工运领导人、企业家、发明家和劳动模范的活动场所,是重要文化组成的工业厂房,同时也是青岛具备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商号商标、城市品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进入21世纪后,它们一个接一个的没落、搬迁或改制,没有留下任何可供观瞻的遗迹,丰富的企业文化也未得以留存,原本工厂里的工作人员和附近居民也逐渐淡忘了这些遗产,不禁令人唏嘘。

图2 青岛工业遗产现状(来源:作者自摄)


  打破传统保护模式,提出适应当下时代特点的“共享模式”

  共享性

  当下工业遗产利用现状说明,传统工业遗产保护手段已无法适应当下共享时代的发展需求。而与当下的城市资源相整合又可以作为共享遗产的又一“打开”方式——城市共享资源和共享概念的提出,与工业遗产与空间生产关系的研究密切相关。共享工业遗产的价值优势体现在,这种模式更能满足复杂需求,不仅停留在建筑单体层面,更能兼顾与城市共享资源和共享空间,是一种多维化的阐释机制。

  实效性

  从工业遗产现状特征来看,工业遗产的分布具备集中成片整体规划、多元更新再利用的共享基础模式。工业遗产共享改造已有实际案例,如上海杨浦老工业区等,已实行了区域整体更新发展的共享保护模式,真正地实现了园区开放,补齐了城市公共空间。这种共享模式更能满足不同人群对建筑复杂的需求,容易激发群众共鸣,所以,共享模式的工业遗产保护行动具备群众基础和可行性。

  大众参与感

  在共享模式下,唤醒市民的记忆,让市民真正参与到遗产保护的行列中去。对于那些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或者具有重要的生产工艺流程,或者工业风貌特征非常显著的工业建筑遗产,将它们进行改造,建成相关的主题博物馆或者展览馆,能活化工业区的历史感和真实感,再现城市工业的发展历程。这种模式不仅保护了丰富的工业遗产历史文化,还能与时代接轨,与开发相结合,有助于补齐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提高城市活力。另一方面,这种共享模式下的保护手法,具有纪念、教育等历史文化意义,可以重新激发公众的认同感和参与感,激活区域活力,提升社会效益。此外,实现园区开放,能为城市提供呼吸空间,给周围居住组团规划设计开放的网络化街道系统,也加强了厂区与周边居住组团的直接联系,为周围居民区赋予开放场所。对于青岛市民来说,这种与创造者或后代的直接关联的遗产文化,最容易产生共鸣。

  共享时代下保护与再利用的思路

  资源整合,遗产成片

  前面在青岛工业遗产存在的问题中提到,青岛工业遗产如今布局分散,没有形成系统的、完整的空间形态,大都以单个厂区独立存在,这一状态很难满足如今的城市发展的需求。针对这一情况,资源整合是保护与再利用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笔者所在团队以田野调查的形式对青岛工业遗产进行摸排,发现青岛工业遗产大都成带状分布在胶济铁路沿线。设想以胶济铁路作为共享的载体,将青岛工业遗产进行串联,形成系统的保护带,并开发以德占期工业聚集区、日占及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工业聚集区和新中国成立后工业聚集区为主的3大组团。

  功能置入,提升活力

  目前,青岛市区最繁华的区域集中在市南与崂山两个片区,市北、李沧及城阳相对来说活力不足。能否通过功能置入的方式,利用艺术与设计来促进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打造新型的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进而提升以这3个区域为主的工业遗产片区活力,是形成新的旅游资源、推动城市转型的发展的关键因素。青岛作为有名的旅游城市及近代工业城市,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善的制造业体系,以及优越的自然、人文生态环境,有利于艺术与设计资源集聚,适宜打造工业设计高地与创意产业集群[3]。旅游资源主要以海滨沿线风景区为主,人口流量大,为工业遗产旅游提供保障。

  记忆重塑,塑造文化

  青岛手表厂是老青岛人的一种情怀,“金锚”牌手表曾是青岛制造的品质象征。青岛手表厂在城市变迁过程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如今,这些承载着青岛人记忆的旧工厂大都已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老一辈心中的情怀。在信息时代下如何挖掘残存的记忆,对塑造城市文化有着重要意义。青岛老城区市民在街头喝啤酒吃海鲜的场景极其富有生活情趣,将工厂内的部分空间开放、共享,有组织、有保护地让公众参与、设计、改造,将部分原属于建筑内使用人群的私密空间开放为全民共同参与的市民空间。通过设计方式将这些逐渐被人遗忘的没落荒凉地段重新利用起来,赋予废弃空间新的活力与可能性。

改造后的空间氛围图(来源:作者自绘)

  通过共享建筑学打造开放可渗透的城市社区

  许懋彦在“日本建筑.空间共享”的主题沙龙上指出,无论是在快速发展中的中国,还是众多欧美发达国家,伴随着社会的变革,都对“共享”社会有不同的、多方面的思考和探索。“共享”思维已是世界化的趋势。李振宇也推测,共享建筑学是塑造未来建筑和城市形态的重要方法,是21世纪的建筑学。因此,用共享建筑学的方法对胶济铁路沿线的青岛工业遗产进行更新是必然结果。

  信息时代通过一些技术手段使工业遗产得以兼顾城市的公共功能,成为人与人相遇、沟通的场所。利用分隔、分层、分时、分化4种空间形式,建立一种不确定的、可以继续发展的动态过程,打破建筑与空间概念上的界定,使厂区内的空间渗入到城市中去,通过开放园区、搭建轨道交通系统、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等手段,从而达到“全民共享” 以及小范围的“群共享”是现代城市发展对青岛工业遗产提出的必然要求。

  未来的城市发展必然是共享的、包容的、可持续的,青岛工业遗产的发展必然也要走共享的道路。当青岛的工业遗产完成从由国家、私营企业拥有的状态到人人皆可使用这一转变时,青岛的城市结构与形象必定会有一个崭新面貌。

  参考文献

  [1]徐苏斌,张雨奇,胡莲.青岛工业遗产开发再利用的特征及成因研究[J].中国文化遗产,2015(5):16-21.

  [2]王润生,朱宁,高琦.论青岛工业遗产保护及再利用之路

  [J].工业建筑,2013(1):14-16.

  [3]潘鲁生.青岛,展现新的活力与创造力[N].人民日报,2018-06-10(012).

  [4]许懋彦,镜壮太郎,青山周平,等.“日本建筑.空间共享” 主题沙龙[J].城市建筑,2016(4):6-11.

  [5]李振宇,朱怡晨.迈向共享建筑学[J].建筑学报,2017(12):60-65.

文/姜 松,尚晓萌,台文彬,丁佳艺

本文源自原《遗产与保护研究》,现更名为《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本文编辑对原文稍作编辑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