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科学视域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2021-08-04 11:40:00传统村落作为建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地域性、时代性、民族性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还承载着原住民的生产和生活。窑掌具有独特的人居环境特色,建筑谱系已经游离于以窑房同构为主的晋系典型营造之外,是晋东南太行山聚落的代表。窑掌村于2016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但古村的保护现状并不乐观,发展与保护、现代与传统、需求与现状的矛盾突出。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规划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改善窑掌村的人居环境势在必行。
窑掌村概况
窑掌村位于泽州县晋庙铺镇南部,坐落于太行山峡谷深处,属星轺里,因乡民以“ 挖窑烧木炭” 谋生而得名。村落形成时期约为明代,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村域面积3.95 km2,村庄占地60亩(1亩≈666.67 m2),户籍人口82人,常住人口36人,村民人均年收入1 000余元。窑掌村选址背山面水,负阴抱阳,四周峰峦叠嶂,沟壑纵横, 分布多处险隘关塞,且有峡谷河流穿村而过,向南北延展。由于地处山区,交通闭塞,该村的历史文化资源得以原生态保存。20世纪50年代之后,规划占用村北部的打麦场修建新式民居,建筑主要沿兴华街分布,坐北朝南,排列整齐(图1)。
窑掌村人居环境特色解读
人居环境的概念最早由清华学者吴良庸先生提出,是指包括乡村、集镇、城市、区域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落及其环境。具体到乡村环境是指,以村落为中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人为的因素,为方便讨论,分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人文环境。
窑掌村人居环境特色主要体现在优美独特的自然环境、格局完整的人工环境和丰富内涵的人文环境,真实反映着清代村落繁荣昌盛时的状况。
自然环境特色
正如伯纳德.鲁道夫斯基(Bernard Rudofsky) 所描绘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它们展现了一种令人敬佩的、把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中的才能。他们没有采取我们那种竭力“征服”自然的行为,而是乐于接受气候的反复无常与地形的挑。
窑掌村择水而居,负阴抱阳,因山就势,青山环峙,层次分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其地处深山,人迹罕至,有世外桃源之美,自然朴素的景色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天人合一的心境。
有旧志为鉴:“石壁嵯峨,飞流喷薄,下临天柱峰,有潭深不可测”。清康熙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游此后写道:“树杪木溅溅, 群峰矗碧天。松门留晓月, 极屋过流泉。谷口山城远,窗中鸟道悬。前林少人迹,寒磬下溪烟”。金泰和二年(1202年)山人李题写的七律中:“刀劈断壁千丈岩,浪入峡谷走白烟。似欲乘风入蓬莱,满山红叶醉成仙”。这是一种诗意的栖居,石壁、水溅、流泉、溪烟、红叶林、峰、潭、谷、天、鸟、月、松门、板屋、木窗等要素构成了窑掌村域景观的整体印象,也见证了窑掌自然环境的优越。“原生石态、宁静致远”是窑掌村的总体环境特色。
人工环境特色
窑掌村的人工环境主要分为宗教礼制建筑、民居建筑、人工环境。当地以石材砌筑院墙、屋墙, 用石片代替瓦片鱼鳞状铺设屋顶,质朴粗犷,犹如“石木史书”,大巧若拙,石中含秀,形成独有的民居特色。建筑大多顺应山势,依山而建,材质 选用当地石材,匠心独具(图2)。
这些物质实体风格统一,相互之间联系紧密,不仅构筑了与众不同的人造景观,同时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人文环境特色
窑掌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悠久,民俗活动丰富。因“掘窑烧炭”而兴起,因“寺庙林立”而兴盛。域内有小、中、大月寺由北向南分布,居民信仰广泛,儒、释、道文化在这里熔于一炉,体现了多元的文化形态。同时,其人文环境也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农耕传家的情怀,以及独特的工匠精神。
窑掌村宗教文化与农耕文明在这里水天一色,相融相合,荣辱与共,休戚相关。
窑掌村的资源ASEB栅格分析
窑掌村的保护与发展才刚刚起步,在后工业时代应该避免粗放型旅游发展模式,充分考虑游客体验感的同时也需保障村民生活质量,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需求与现状的关系, 保证村落人居环境特色不随经济的发展而消殒。
改善窑掌村赖以生存的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而乡村是不可取代的人居环境类型,它们与城市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丰富完善的人居环境体系。从历史的、整体的角度审视其变化过程中的动力及阻碍,才能系统理解传统村落当下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从而形成具有可适性的改善措施。因此,在资源ASEB栅格分析的基础上,以价值特色为导向,对三大环境要素进行适应性改善,以满足原住民及游客的生产生活及精神需求。
改善自然环境措施建议
自然环境要素由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生物等多种要素有机组合而成。①对河流进行整治,河道疏通,护岸软化,采取复式断面设计,使人与河流的关系得到更好的组织,让人能够安全地亲近水体。②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的治理,采用绿色技术对山泉水、雨水、深井水进行收集、处理, 对洪涝等自然灾害进行科学预防(图3)。③对山体、河流、林木等自然景观破坏严重或与整体风貌不协调处,因予以改善,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和谐。④为改善古村落景观,重要地段禁止架设空中电缆,管线尽量下地。
改善人工环境措施建议
人工环境是指人类为改善自身生存环境而不断塑造的物质实体,包括村落、建筑、农田、工业、交通等。①对保护区内建筑,根据传统风貌及修缮导则,采取保护、修缮、改善、保留、整治的分级保护方式进行保护(图4)。②整治现有历史街巷两旁的建筑及街巷地面,突现街巷的优美。去除沿街建筑表面的石灰涂料,展现其原真的结构与材料美,改善街巷的整体风貌。③对旱厕进行改造,粪便污水等生活黑水进行处理设备升级,改善整体生态环境。④对村落垃圾堆放处进行清理,增加绿化景观及休闲设施,改善村容村貌。⑤对梯田、堤坝、水池、桥梁等人工设施,应逐步去除人工痕迹,使之与环境协调。⑥对于不属文物保护单位或准文物保护单位的老宅,允许居民改善内部设施,增加厨房、卫生设施、现代化浴室等,提升整体宜居度。⑦对标志性建筑及空间节点,应予以保护及改善,强化其标志作用。⑧对历史环境要素如磨盘、古树、古井等进行梳理,将其改善成可供休息的区域或景观节点。
人文环境要素措施建议
人文环境是人类长期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符号,它反映了居民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思想观念、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状态。①保护窑掌村石头建筑的砌筑工艺,保护窑掌村木炭烧制技艺。建立传统工匠培训基地,培训传统工匠艺人,活态传承传统工艺。②依托现有的小月寺、水月寺、中月寺、大月寺等宗教活动场所,定期进行佛教活动。③保持和继承健康、美好、富有情趣的乡土文化,使优良的乡土文化得以进一步发扬。保护节日、庆典等传统仪式。④整理与窑掌传统村落有关的逸闻趣事、民间传说。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与名人名事有关的文化活动,增强村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保护家谱地契、花梁题记。登记、注册现存的家谱地契、花梁题记,建立档案,作为陈列、研究、欣赏之用。
窑掌村发展方向探讨
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传统力量与新的动力具有同等重要性是必要的,因为中国经济生活变迁的真正过程,既不是从西方社会制度直接转渡的过程,也不仅是传统的平衡受到了干扰而已。保护与发展既矛盾又统一,一方面,保护限制了发展的空间,发展破坏了保护的内容;另一方面,保护是发展的基础,发展反过来促进保护工作的深入。在信息智能化迅速发展的当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作为手段来重新激活乡村的活力,延续传统文化将成为可能。
发展思路
窑掌村的发展应本着保护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整体性”原则,重点考虑“永续性”的问题。大致可以划分3个阶段:1.0时期重点保护需要保护的历史建筑,保障居民基本生活;2.0时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居住品质;3.0时期达到产业发展、文化复兴的目标。
以项目为抓手,以核心价值特色为依托,发展产业为杠杆,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外部刺激与内部造血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将案例经验、理论思想、技术数据作为三大支撑体系,机制体制、实施管理、技术路线作为落地保障。充分将传统力量与新兴力量相结合,循序渐进达到激活传统文化、振兴乡村的目的。
“一主多支”发展方式的设想
《窑掌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结合窑掌村未来旅游发展和实际条件,将其规划为“一轴四区”的景点结构和功能分区。其中,“一轴”指贯穿窑掌村
南北的主街;“四区”指普照寺片区、水月寺片区、三教堂片区和大月寺片区。在此基础 上,结合产业发展的需求,将窑掌村定位为“服务地方,辐射全国的太行山特色禅文化生态旅游度假村”。提出“一主多支”的发展方式,“一主”指以“禅居+康养”产业为主,“多支”为多种产业模式(观光旅游、传统文化教育体验基地、现代化特色农业、艺术带动乡村等)相结合的发展方式。
各方协商
2018年11月,太原理工大学以规划编制单位的身份发起《窑掌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实施研究》报告会,分别在泽州县和窑掌村进行,期望与县镇政府、村委、居民等共同探讨,就窑掌村的激活与发展达成共识。
窑掌村的三大价值被各方认同,薄弱的基础也是不争的事实。在今后的发展中,窑掌村要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与周围村落形成联动效应,连片发展。而分歧主要集中在保护资金使用去向,实质上是不同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需要各方进一步协商解决。
模式一:提升乡村自身硬实力,优先解决基础设施,进而招商引资,通过后续外来资金的注入补齐短板,再谋发展。
模式二:提升乡村自身软实力,让基础设施先具备简单的接待功能,优先修缮部分院落,因地制宜发展度假、养老等产业,激活其内部造血功能,打造示范旅游点,进而振兴乡村。
中国传统村落分布广泛,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由于其地理、民族、历史等因素的不同,造就中国传统村落各具特色,如今它们面临共性问题的同时也存在特性问题。窑掌村人居环境特色鲜明,同时拥有很高的发展潜力,但当下窑掌村的人居环境并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限制了村落的长远发展,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改善。对窑掌村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各方从不同角度献计献策,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通过本次研究,希望能为窑掌村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进而为面临相同困境的传统村落提供经验。
文/李士伟,王金平,徐 强
本文来自《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本文编辑对原文稍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