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90821_922314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

开博时间:2019-07-02 16:24:00

《中国中药》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办。全面反映我国中医药与天然药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与研究动态的同时,致力于打造最靠谱的中医药知识平台。

文章数
分享到:

援藏往事——听老药工讲述那些美丽故事

2019-08-21 19:44:00
  在一个夏日宁静夜晚,天津中新药业(原天津药材公司)退休干部侯玉祥正在欣赏乌兰图雅的歌曲,一首动听的《我要去西藏》萦绕在他的耳边:“佛光穿过无边的苍凉,有一个声音幸福安详,清晨我挥动白云的翅膀,夜晚我匍匐在你的天堂。生灵顺从雅鲁藏布江流淌,时光在布达拉宫越拉越长,无边的草原放开怀抱,我是一只温顺的绵羊。我要去西藏,我要去西藏,仰望雪域两茫茫,风光旖旎草色青青,随处都是我心灵的牧场。仰望生死两茫茫,习惯了孤独黑夜漫长,雪莲花盛开在我的心房……”这首歌引起他无限的回忆和遐想,援藏的往事象过电影一样呈现在他的眼前……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全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祖国边陲西藏就位于这座“屋脊”的西南部,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旧西藏经济十分落后,交通闭塞,没有现代工业,只有牧业和少量农业、手工业。自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虽有所发展,但仍落后于其他省、区。建国以来,中央人民政府每年从内地抽调大批干部援助西藏地区建设。从1956年起,在中央商业部和中国药材公司牵头下,曾多次组织京、津、沪3个直辖市的中药技术人员对口支援西藏。仅天津市药材公司从1956年至1985年就派出15批援藏干部,总计有60余人。这些援藏干部深入到西藏各个地区,克服重重困难,历尽千辛万苦,在西藏挖掘和普查药材资源,协助组织收购中药材,传授中药技术,培训援藏干部的子弟,为西藏的中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与当地藏族人民建立了亲密的联系和深厚的感情。

  在当时进藏工作要艰难的挺过几大关口:

  首先,要过旅途艰险关。去西藏,得从北京出发,坐火车至甘肃兰州,转车至青海格尔木,再搭乘解放牌军车,走青藏公路,翻越海拔7000米的唐古拉山,要经过七、八天的行程,才能到达拉萨。

  其次,要过高原反应关。西藏海拔高、气压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少,从华北平原来的天津人到西藏后都会发生高原反应,常见的症状有头痛欲裂、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他们得用嘴大口大口的呼吸,严重者有恶心、呕吐,甚至腹痛等症状,还有的人出现多梦、耳鸣、眩晕、精力不集中、判断能力下降等神经系统的症状。每批援藏人员到达拉萨后,都安排在招待所休息,逐步适应高原气候,严重的还要吸氧治疗,以加快机体对高原反应的适应过程。

  第三,要过语言关。我们去的汉族干部不懂藏语,在工作、生活上遇到不少困难,援藏人员的工作是协助收购中药材,基本上都是在乡下和山区,这给我们开展工作带来语言不通的困难,援藏人员都是一边工作一边学藏语,特别是学习一些与收购中药材工作有关的语言,还要学习生活中常用的词汇。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大多数同志都能在短期内讲一些常用的语言,解决了工作及生活中的问题。

  第四,过生活习惯关。西藏主要食品为“糌粑”,食用时用少量的酥油茶等搅拌均匀,用手捏成团即可。刚去的同志,吃这些食物非常不习惯,有的人闻到酥油茶的味道就想吐,糌粑吃到嘴里直打转,很难下咽。这些不适应没有难倒他们,艰苦的生活反而锻炼了他们的意志,经过一段时间他们逐渐适应了当地的生活,度过了生活习惯关。

  协助收购药材

  西藏幅員广大,那里蘊藏着許多宝贵的资源,药材是其中之一。在西藏东南部雅魯藏布江流域,气候溫和,雨量较多,树木茂盛,草药很多;藏北湖区,气候寒冷不适于树木生长,多高山峻岭,人烟稀少,主要出产动物和矿物的药材。西藏药材产量大,种类繁多,将近有300种左右,其中具有医疗及经济价值的约100种。

  冬虫夏草是西藏特产的贵重药材之一,简称虫草,有“冬天是虫,夏天是草,冬虫夏草是个宝”的民间谚语。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的功效,用于治疗久咳虚喘、劳嗽咯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等症。关于冬虫夏草的药用还有一段传说故事。

  相传公元690年,武则天晚年体衰多病,咳嗽不止,稍感风寒便病情加重,太医多法治疗无效。跟随武则天多年的御膳房康师傅,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记得在家乡时,老年人用冬虫夏草炖鸡滋补身体,想给武则天做一道试试看。鸡是“发物”,有可能引起老病复发,于是康师傅改用鸭子取而代之。鸭子炖好后,康师傅端给武则天品尝。不料武则天见汤里有黑糊糊的似虫非虫的东西,疑惑不解,认定是康师傅要害她,欲以谋杀罪处之。但念其以往没有过失,将其打人了大牢,没有当即问斩。

  御膳房的李师傅与康师傅是同乡好友,非常同情康师傅的遭遇。他想只有用冬虫夏草治好武则天的病,才能还康师傅的清白。一天,李师傅一边拔鸭子身上的毛,一边琢磨着怎样用冬虫夏草炖鸭子,才能使武则天看不见那黑糊糊的东西呢?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他扒开鸭子的嘴,将20根冬虫夏草塞进鸭肚里,再将其放进锅里炖起来。武则天吃了以后,觉得鸭子炖的汤味道鲜美,一天两次,此后每天便喝两盅冬虫夏草炖的鸭汤。一个多月后,武则天的气色好转,不再咳嗽了,宫廷上下都为她的健康高兴。

  一天,武则天心情愉悦,邀请监察御史吃饭。李师傅端上了冬虫夏草炖鸭汤,武则天说:“我的身体恢复得很好,得益于这道汤。”监察御史尝了一勺,果然味道极佳。席间,武则天问监察御史如何处理康师傅谋杀案,这时李师傅斗胆抢说了几句话:“康师傅炖的鸭汤里面黑糊糊的东西是冬虫夏草。康师傅之所以这样做,全是为了给武皇补身子……”

  李师傅现身说法,把制作冬虫夏草炖鸭汤的整个过程,原原本本地向武则天和监察御史做了讲述,之后,从鸭肚子里取出了黑糊糊的冬虫夏草。武则天见此情景,马上吩咐把康师傅放出来,专门为她做冬虫夏草全鸭汤。从此,冬虫夏草全鸭汤这道既能佐餐,又能治病的名菜身价百倍,成了御膳房的一道名菜,后来传到民间,一千多年来,盛行不衰。这虽然是个传说,无从考证,但冬虫夏草补肺益肾的功效可见一斑。冬虫夏草确具温和平补之性,古医籍《本草从新》就记载:冬虫草“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巳劳嗽。”《药性考》亦称其:“秘精益气,专补命门。”

  冬虫夏草虫体呈金黄色、淡黄色或黄棕色,西藏产的称为藏草,质量较好,很受市场欢迎,售价也较高,目前市场价格昂贵,售价超过黄金的两倍,有“黄金草”之称,当前,冬虫夏草的湿草每根收购价格在30至40元之间,可在当时,1斤冬虫夏草的收购价才十几块钱。它生长在4000米高山雪线以上,冬天雪下的越大,冬虫夏草长得越多。1961年,有一次,援藏干部朱芳臣带领20多藏民,带着糌粑和帐篷到那曲地区采挖冬虫夏草。他们在山脚安营扎寨,安顿好后就往山上爬。高原的气候恶劣,一天三变脸,出发时还太阳高照,一会儿就阴云密布,狂风大作,暴雨夹着冰雹铺天盖地的砸了下来;饿了就啃口糌粑,渴了就抓把雪。由于条件恶劣,每天只能上山一次,而且多在上午,抓紧采挖。夜晚就宿在八面透风的帐篷里,漫长的夜晚,寒冷异常,冻得他们蜷着身体,夜不能寐。经过几天的艰苦奋斗,收获颇丰。援藏干部杨平回忆,在1984年于夏至时节(6月下旬至7月上旬)带领藏民到藏北黑河地区挖虫草。当时山上的积雪尚未完全融化,杂草还没长出,容易发现冬虫夏草的子座,他们就半跪在寒冷潮湿的山坡上,冒着雪山刺眼宜患“雪盲”的危险,发现一棵虫草,就用带来的红绳系上它,再搜寻周边,还能发现多株虫草。采挖时,用他们自带的工兵铲将周边的泥土、碎石刨开,慢慢挖出体形完整的虫草,虽然他的裤子都湿透了,手也被荆棘扎破,但看到挖出的冬虫夏草,心里还是暖融融的,有一种满足的收获感。经过大家的努力,有时一天就能挖100多颗。协助西藏收购虫草,即增加了藏民的收入,又解决了天津市的药用。

  西藏另一个特产为珍贵的麝香,又名寸香,为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等成熟雄体位于肚脐和生殖器之间的腺体中的干燥分泌物。西藏产的麝香为马麝,体形较大,吻较长,全身呈棕色,通常仅颈部有少量模糊黄点,颌颈下和腹部呈黄白色。雄麝上颌犬齿发达,露出唇外,向下微曲,俗称“獠牙”;脐部有香腺囊,囊内包含麝香,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性温,味辛,入心、脾、肝经,含有麝香酮、碳酸铵、胆甾醇、粗纤维、钾、钠、钙、镁、铁、氯等微量元素,具有开窍、辟秽、活血、散结、止痛的功效,主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等症。《本草纲目》记载:麝香“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解酒毒,消瓜果食积。治中风,中气,中恶,痰厥,积聚癥瘕。”著名的中成药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西黄丸、麝香保心丸、片仔癀、六神丸等产品中都有麝香这味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有惊厥、抗缺氧、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

  由于麝香功效显著,资源短缺,也是天津市场上的紧缺品种。援藏人员也将协助当地收购麝香当成重点,并总结出一套鉴别麝香真伪的方法。眼观:真麝香的粉粒呈棕褐色或黄棕色,团块中偶有方形柱八面体或不规则晶体,无锐角,并可见圆形油滴,有时也可见毛及皮层内膜组织。鼻嗅:真麝香有一种特异的香气,经久不散。如果没有浓香袭人,或者有腥气、臭气,则为假货。口尝:取少许麝香口尝,真麝香有一种刺舌的感觉,并有一种清凉之味直达舌根,味道纯正,没有腥臭异味。手捏:真麝香微软,有弹性。用手捏后再取少许麝香加适量水调匀,若不脱色、不染手、不粘手、不结块者为真品,反之则为假货;也可将少许麝香置于掌心,如果加水湿润后能搓成团状,用手指轻揉即散开、不粘手、不结块,则为真品。火烧:取少许麝香,置锡纸上隔火烧热,可见轻微如磷似的火焰,然后有蓝色烟柱直线上升,麝香会发生跳动、蠕动、迸裂或有爆鸣声,则为真品。如果火一烧就起油泡,且无香气者为假货。水泡:将少许麝香放入沸水,如急速旋转后渐渐沸翻溶化者为真品。如果漂浮在水面上或沉底不动、不溶化则为假货。这些方法简便实用,严格把住收购麝香的质量关。

  西藏药材资源丰富,他们还协助当地收购大黄。西藏大黄是蓼科大黄属植物,产西藏西部,生于海拔3600-4600米山坡石砾间,为矮小粗壮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壮,叶片革质,近心形或心状圆形,顶端钝,叶上面无毛,下面延叶脉生短柔毛;圆锥花序,自根状茎顶端分出,苞片极小;花淡紫红色.藏语称“曲匝”,根及根茎主治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及热毒痈疡等症。藏药用大黄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藏语:君母札)除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外,尚有藏边大黄、喜马拉雅大黄等;中品(藏语:曲什札)有穗花大黄、歧穗大黄、长穗大黄、卵叶大黄等;下品(藏语:曲玛札)有小大黄等。

  西藏大黄储量丰富,在3000米高度的山沟里,漫山遍野长年都生长着大黄。由于是野生,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黄长的粗壮,一个就有好几斤重。可是西藏大黄药用还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西藏产的大黄原植物来源复杂,品种繁多,被列为混乱品种,多数被用来做颜料,如西藏的建筑,特别是寺庙、布达拉宫外墙的红、黄两种颜色即是用大黄及其它物质混合制成的颜料染成的,西藏大黄很少药用,在天津市以前也没有记载和使用过西藏大黄这个品种的。

  天津市药材公司援藏人员进藏后,发现西藏盛产大黄,这种大黄能否药用?经过多年工作,他们认真分辨大黄的种源,并与公司技术、质检人员认真检测,发现西藏大黄中有天津市习销品种----掌叶大黄。经过临床试用确有疗效,于是,确定将该品种命名为西藏大黄,并将其规格、价格列入天津市中药材、中药饮片牌价本中,作为大黄的一个新品种。援藏干部朱芳臣曾带领藏民上山采挖大黄,他们吃住在山上,一个星期就采挖了几百多斤,用十几头牦牛驮下山,交售给供销社收购站。从此在西藏各地收购的大黄,源源不断从西藏运到天津,供市场使用。

  除此之外,他们还将鹿茸、鹿角、贝母、党参、杏仁、秦艽、丹皮、木瓜、重楼、麻黄、桃仁、黄连、柴胡、当归、黄芪、龙胆、乌头、雪莲花、五味子等几十种收购品种制成宣传牌,标明收购规格、质量标准、价格等内容,挂在供销社门前,动员藏民采挖交售。每天宣传两种,天天更新。这些品种很多是内地紧缺品种,通过宣传,使收购量大大提高。据那曲地区医药公司统计,仅在那年赛马节期间,收购的冬虫夏草、贝母等贵细药材就比往年提高了两倍多,受到当地各级政府的好评。

  发掘新的药源

  援藏药师在工作中发现一些新药源,有牛羊胆、驴皮、岩白菜等,还协助当地成功试种胡黄连,使收购品种不断扩大,挖掘了新药源。

  收购牛羊胆:在食肉方面,藏族禁忌较多。一般只吃牛羊肉,牧民每年要屠宰大批牛羊吃肉,而把牛羊的胆囊作为废弃物随手扔掉。牛羊胆中含有大量的胆红素,是生产人工牛黄的重要原料。由于国内天然牛黄资源日益稀缺,难以满足临床用药的需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了生产人工牛黄。这种人工合成牛黄是按照天然牛黄的主要成分--胆红素、胆酸、胆固醇、无机盐等,人工配制的一种天然牛黄代用品,其制作工艺简单,价格还不到天然牛黄的0.5%,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普通百姓的用药需求。人工牛黄占据了98%的市场份额,成为天然牛黄的主要替代品。其加工制成的黄色疏松粉末,同样具有清热解毒,化痰定惊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痰热谵狂,神昏不语,小儿急惊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等病症,很多中成药,如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丸、牛黄蛇胆口服液等都使用人工牛黄。天津生产的中成药很多需要人工牛黄这种原料,由于原料紧缺,每年要从外地调入。到了西藏他们发现了牛羊胆新药源,在当地供销社的密切配合下,开展牛羊胆的收购工作。起初,牧民们不理解,他们就张贴宣传海报,深入牧区宣传牛羊胆的药用价值,大讲变废为宝、支援药用、增加个人收入的好处。经过一段艰苦细致的宣传工作,很快打开了收购局面。在西藏收购牛羊胆汁不是个简单的活,他们每天要到屠宰场和藏族同胞一起杀二百多头牛。那曲地区的海拔五千多公尺,空气稀薄,喘气都费劲,何况看这壮观的场面和奇臭难闻的空气,真是难以形容。西藏杀牛方法叫憋死牛,先用绳子将牛鼻子和四条腿绑紧,然后一刀直捅牛的心脏,一定是有经验的藏民才能准确无误,这样牛血全憋在肚子里,灌血肠时用。开腔后援藏干部叮嘱藏民别把胆弄破了,请藏民取出胆放在桶里,还要观察牛是否还有天然牛黄。那曲地区昼长夜短,已经是夜晚十点钟天还很亮,他们就在野外支起锅灶,把劈好的木柴浇上汽油点着火,在藏民的协助下,将牛羊胆汁慢慢熬制成膏。一开始每天收购不到半桶,慢慢发展到每天能收购十几公斤。他们将熬好的胆汁膏装桶,待凑够一定数量后,发往甘肃柳园仓库,及时发运回津,解决了当时天津生产人工牛黄的急需原料。当地牧民高兴地说:“真没想到,几十年一直扔掉的废物,现在也能卖钱了。”

  收购驴皮:他们在西藏收购的新品种还有驴皮,援藏人员做了大量的动员工作,发动藏民踊跃交售,使收购形成规模,成绩斐然。

  驴皮是熬制阿胶的原料。阿胶又名盆覆胶、驴皮胶,为驴皮熬制的固体胶块,性平,味甘,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肠、安胎的功效,是一味常用的补益药。关于阿胶的药用,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相传唐朝时,山东阿城镇上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妻,男的叫田铭,女的叫阿娇。两人靠贩驴过日子。阿铭和阿娇成亲五年后,阿娇有了身孕,不料分娩后因气血损耗,身体很虚弱,整日卧病在床,吃了许多补气补血的良药,毫不见效。阿铭听人说驴肉能补。心想,我们贩驴有条件,何不让阿娇吃些驴肉试试。于是,就叫伙计宰了一头小毛驴,把肉放在锅里炖煮。谁知炖肉的伙计嘴馋,肉炖熟了,便从锅里捞出一块偷吃,其他伙计闻到肉的香味,也围拢过来吃,这个尝尝,那个尝尝,一锅驴肉不大会儿全进了伙计们的肚里。这下,煮肉的伙计傻了眼,拿什么给女主人吃?无奈,只好把剩下的驴皮切碎放进锅里,倒满水,升起大火煮起来。熬了足有半天功夫才把皮熬化了。伙计把它从锅里舀出来倒进盆里,冷凝后就成了粘糊糊的胶块。伙计尝了一块,倒也可口,于是就把这驴皮胶送给阿娇吃。阿娇尝了一口,直觉得喷香可口,竟然不几餐便把一瓦盆儿驴皮胶全吃光了。几日后奇迹就出现了,她食欲大增,气血充沛,脸色红润,精神焕发,竟病愈康复。自此,驴皮胶能滋补气血,是产妇良药,便在百姓们中间传开了。阿铭阿娇夫妇甩掉了贩驴的生意,一心收购驴皮熬胶出售,他们发现阿城镇的水清洌甘甜,只有用这里的水熬驴皮,胶才有补益作用。县令得知就将驴皮胶进贡给唐王李世民,皇上将胶赏给年迈体弱大臣服用,齐称此为上等补品。皇上大喜,差大将尉迟恭前往阿城,赏阿娇夫妇以金锅银铲,并召集工匠在阿城水井上盖了一座石亭,竖立了石碑,上书“唐朝钦差大臣尉迟恭至此重修阿井”。因这种胶块是阿娇夫妇熬制的,故将这种胶块命名为“阿娇”,后来为使名称更贴切,逐渐改称“阿胶”,一直沿用至今。

  据测定,阿胶由胶原及其部分水解产物组成,基本是蛋白质,水解产生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另外,还含有氮、钙、灰分等,常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萎无力,心烦不眠,虚劳咳嗽、吐血尿血、衄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崩中、胎漏等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阿胶有加速红细胞、血红蛋白生成;所含丰富的钙质,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能促进血液循环,抗心律不齐;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可抗创伤性休克,有预防进行性肌营养障碍的功效;所含的小分子活性肽,能增强大脑的记忆力和提高识别能力,有较强抗疲劳和抗衰老作用;对细胞免疫有双向调节作用,能提高肿瘤患者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以辅助抗癌,减轻放化疗引起的副作用,改善症状,延长生命。

  阿胶还具有美容养颜作用,通过补血而滋润皮肤,利于皮肤保健。长期服用可使脸色红润,肌肤细嫩,有光泽。是滋养皮肤,美容养颜之佳品。

  阿胶为药食同源的佳品,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当时,1公斤阿胶出口可换回1吨小麦。他们发现,在西藏农牧民家中差不多家家都饲养毛驴作为主要的驮运工具,这些驴老残丧失劳动力后,藏民就将栓在驴脖子上的铃铛解下来,把驴放归深山,使其自然死亡,从不宰杀,当地称为“抹(ma)铃放生”。因为藏民不吃驴肉,将驴赶到山上,或老死山中,或被野兽吃掉。开始,他们上山去“捡”毛驴,用绳栓好后牵回驻地宰杀,收取驴皮,将驴肉、内脏切成小块,当成肥料埋在附近苹果园的树下。

  但这样小打小闹的“捡”毛驴终成不了气候,必须发动群众扩大收购。于是,他们在地区商业局的支持下,先在山南地区搞收购驴皮的试点,编印了宣传材料,介绍驴皮是熬制阿胶的主要原料,驴肉可食用,油能制造肥皂、蜡烛……为破除迷信,改变藏民只吃偶蹄动物的习俗,他们亲自示范宰杀毛驴,亲口吃驴肉,打消藏民的顾虑。为收购驴皮,经过他们的工作,拉萨市、日喀则、穷果区等地区的商业局还专门下发了收购活驴的通知。经过援藏同志的不懈努力,终于打开了收购局面,仅进藏的第一年就收购驴皮几百张,为天津市生产驴皮阿胶提供了原料,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发现“岩白菜”资源:药师刘乐贤在西藏工作期间,发现西藏几个县都有“岩白菜”这味药。据资料记载,岩白菜又名呆白菜、矮白菜、岩壁菜,为虎耳草科植物,生长于海拔3700米以上地带,是多年生常绿草本,多生于高山阴湿石缝中,叶片紫褐色,花朵紫红色.十分美丽,每年5~6月采全草,晒干即可药用,其性平,味涩、微苦,具有补脾健胃、收涩固肠、除湿利水、活血的功效。《植物名实图考》曾记载:岩白菜“生山石间,铺生不直立,一名矮白菜,极似莙荙,长根数寸,主治吐血。”

  刘乐贤发现这一资源后,即向当地领导汇报,建议组织开发利用,并向天津市药材公司领导建议收购“岩白菜”,以此为原料研制新产品。由于西藏只有少数人知道此植物对腹泻有作用,但没有组织过采挖。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发动藏族群众上山寻找。群众们反映有一种叫“电缆”的植物与“岩白菜”相似,后经刘乐贤同志辨认,此“电缆”即是“岩白菜”。而“电缆”一名的由来是因为“岩白菜”鳞片状根部裸露在岩石上,雨雪过后经太阳光反射出的亮光与架设的高压电缆线发出的闪光接近,所以当地的群众把“岩白菜”叫做电缆。得知这一情况后刘乐贤同志大喜过望,立即协助当地政府组织群众大量采挖“电缆”。

  群众采挖后,刘乐贤同志亲自指导加工成合格的中药材岩白菜,并成批运回天津。既给当地群众增加了收入,也为天津市开发新产品提供了原料。从1977年开始,刘乐贤同志援藏回津后,即调入第四中药厂(即现天津同仁堂制药厂)药检科工作,潜心研究岩白菜的功效,开发新成药,经过几年的努力,最终研制成功中成药的新产品-----“痢速宁片”,治疗痢疾显效,受到医疗单位和病患者的好评。

  试种胡黄连:胡黄连又称割孤露泽、胡连,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平,味苦,无毒,含有胡黄连素、胡黄连甾醇、胡黄连苦苷等成分,与黄连名称相似,且均为苦寒清热燥湿之品,善除胃肠湿热,同为治湿热泻痢之良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曰∶胡黄连“其性味功用似黄连,故名。割孤露泽,胡语也!”《唐本草》亦载:胡黄连主治“阴虚骨蒸,潮热盗汗,小儿疳疾,湿热泻痢,黄疸,吐血,衄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痔疮肿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胡黄连还有消炎、抗菌、抑菌的功效。这种药材为多年生草本,主产在喜马拉雅山区,生于海拔3600-4400米的高寒地区的岩石上及石堆中,或长在浅土层的向阳坡、高山草地处。过去国内药用胡黄连主要从尼泊尔、印度、不丹等国进口,让他们赚走了大量外汇。西藏和四川、云南等地有少量野生,但资源枯竭,形不成批量商品,长期以来只能依靠进口。他们进藏后,在自治区有关部门要求下,让他们在希夏邦马峰下协助试种胡黄连,使资源稀缺的野生品种变为家种。从1975年开始,药材公司援藏人员就在与尼泊尔接壤的聂拉木县小面积试种,由于气候、土壤等条件适宜,生长良好,初步试种获得成功。1976年援藏人员侯玉祥同日喀则医药公司赵军营会同县供销社的同志继续试种,将试种面积扩大到约一亩地。试种面积的扩大,需要大量种苗,他们不怕困难,爬上希夏邦马峰,冒险从高山深处采挖秧苗,移栽到试种田。虽然希夏邦马峰山顶常年积雪,冬季长,夏季短,所有植物都生长缓慢,但经过他们精心培育,这些引种的胡黄连长势喜人,到了八、九月采挖出的胡黄连,均达到药用标准:根茎圆柱形,略弯曲,偶有分枝,长3-12厘米,直径2-14毫米,表面灰棕以至暗棕色,有突起的芽痕及圆形根痕或细根残基,较粗者具紧密横皱纹,上端密被暗棕色鳞片状的叶柄残基。体轻,质硬而脆,断面淡棕色或暗棕色,有4-10个白色状维管束,排列成环,其质量很好,试种大获得成功,并在西藏自治区大面积推广种植。这些市场上急需的胡黄连,除调拨供应全国药用外,并源源不断地运回天津,保障了患者用药,同时,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外汇,也增加了当地农牧民的收入。

  普查药材资源

  1985年,国家经贸委发出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地中药材普查工作。支援西藏药源普查工作的重担又一次落在援藏干部的身上。当时由曹振宇任组长、杨平任副组长等4人组成的援藏药源普查组又一次奔向西藏,开展为期3年的中药材资源普查工作。

  西藏地域辽阔,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有些品种亟待摸清资源和开发利用。经研究,根据地区和品种的划分,确定天津以藏北那曲地区的比如县、索县和嘉黎县为普查重点,以36个药材品种为主,先从群山环抱、海拔平均在3500米以上的比如县入手。在一位藏族青年干部达瓦次仁向导的协助下,普查组爬山越岭实地调查,采集标本,拍摄药材生态照片。经过不懈的努力,基本查清了那曲地区比如县的药材资源。常用的中药材和藏药153种,其中有些为珍稀贵重药材,如冬虫夏草、贝母、牛黄、麝香、鹿茸等,还有党参、黄芪、金银花、大黄、天冬、羌活、防风等常用品种。他们把这次普查编成顺口溜:“山上一把草,山下一把药,鉴别草苗都是宝,西藏药材真不少。”

  普查工作十分艰苦,高山缺氧,空气稀薄,气候瞬息万变。刚才还太阳高照,忽然就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会儿又风雪交加,有时一天就经历4个季节,真应了“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这句民谚。在恶劣的条件下,他们风餐露宿,饿了啃一口自带的干粮,渴了就喝口凉水,白天上山搞调查、寻药源、采样品,晚上回到宿营地,点上蜡烛,化验土质,压制蜡叶标本,冲印照片,整理普查记录,撰写调查报告,每天都工作十几个小时。寻药源、采样品需要耐心细致,在采集现场,要详细观察药材的生长环境,当时的地形、地貌、海拔高度、植被覆盖情况等,其形态特征,是花,还是根,或茎叶,或果实,特别是某些植物一些部位的颜色、气味都在现场一一做详细记载;压制蜡叶标本是个细致的工作,先将采集的新鲜的药用全株,展平轧干,固定在白色的硬纸板上(专业称台板纸),填写上标签,捆绑压紧,自然风干才能完成。他们在普查药源的同时,他们对中药材的采集、加工、和保管等方面做了系统的总结,根据药用部位,如根、皮、茎、叶、全草、花、果实、种子等几大类,确定采集时机。西藏特产的贝母有知贝、青贝等多个品种,采集标本时,6月份采花,8月份采集果实,9月底采挖其鳞茎;丹参、黄芪、天冬等7月份采花,9月底大雪封山之前采挖其根;冬虫夏草则在夏至时节积雪尚未化尽时采挖。对在产地采挖的药材如何进行初加工、对贵细药材如何保管都做了详细的调查和总结。

  嘉黎县桑东镇属于唐古拉山山脉,海拔4300多米,一次,普查组在天刚刚蒙蒙亮时,他们就穿上厚厚的防寒服,背着考察的各种工具向山顶进发。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攀爬,来到山顶上的一片开阔地,他们发现一大片迎着晨光、在雪地盛开的雪莲花。雪莲花藏语称“恰果苏巴”,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不但是难得一见的奇花异草,也是举世闻名的珍稀藏药。它生长在青藏高原4000米雪线以上,,适合各种复杂气候环境,根部在零下32℃还可安全越冬。清代名医赵学敏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就有“大寒之地积雪,春夏不散,雪间有草,类荷花独茎,婷婷雪间可爱”的记载。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称雪莲为“西域奇花”。雪莲花性温,味微苦。据测定,含有蛋白质、氨基酸、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等成分,具有通经活血、散寒除湿、止血消肿、排体内毒素等功效,用于治疗头部创伤、妇科病、类风湿关节炎、中风、高山反应等症,外敷可消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雪莲花中蕴含的维生素C能软化血管、防止衰老、祛皱及脂质的堆积,改善微循环,能使皮肤富有光泽;能阻止化学物质致癌的过程,达到防癌、抗癌、治癌的目的。他们发现这种喜马拉雅雪莲,上部叶苞叶状,膜质,淡黄色,宽卵形,包围总花序,总苞半球形,外有苞片3-4层,边缘或全部紫褐色,被稀疏的长柔毛,冠毛污白色,内层长,羽毛状,在雪地的衬映下,阿娜多姿。普查组的成员欢呼雀跃,如同“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为了防止雪豹等猛兽的袭击,他们把汽油浇在旧棉絮上,架上树枝,点燃了篝火,并持枪放哨,其他同志抓紧时间,为雪莲花拍照,又小心翼翼采挖出全株,采集了土样,用海拔仪测量了雪莲花生长的海拔高度,为海拔5740米。大家紧张工作了1个多小时,时针正指在中午12点,他们喝着携带的白酒,生嚼着新鲜而又冰凉的雪莲花,那种收获的惬意及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历时三年的药源普查,他们不畏艰险,不顾疲劳,走遍了一市、5个专区、56个县、社、乡,翻越了九普卡山、面唐山、白嘎山、夏拉山、牦牛山、夏曲卡山、达登山、热地山等大山和亚麻山大峡谷,制作中药蜡叶标本2000多份,撰写了数十万字的普查资料,编写了《西藏药用植物的普查报告》、《西藏药用植物蜡叶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西藏贵细药材的保管》等讲义。他们利用这些讲义,为西藏自治区医药公司、那曲地区医药公司及下属各县、乡有关业务、收购人员授课,培训80多期(次),相互交流了专业经验,密切了汉藏干群关系。

  药源普查时,他们发现麝香、贝母等贵细药材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使药源大大减少。为此,他们撰写了《关于保护麝香和贝母资源》的专题报告。报告全面分析普查中发现的问题。麝是我国稀有动物之一,在西藏地区原都为野生,麝香就是雄麝肚脐和生殖器之间的腺体中的干燥分泌物。原始的方法是“杀麝取香”。为保护资源,有关部门曾三令五申要保护麝这种珍稀动物,有的地方还采取封山禁猎、控制武器等措施。但在利益的驱动下,猎杀麝的行为屡禁不止,甚至有些干部利用配枪的优势,滥扑滥杀,不论雌雄,还是幼麝,都倒在他们的枪口下,使麝的资源遭到破坏。为此,普查人员建议:加强宣传和落实《珍稀动物保护法》,严格麝香经营渠道的管理,严禁个人私自倒卖;对麝的生长、栖息地严加保护,要封山禁猎,制止狂扑滥杀,违者严惩;积极研究和推广人工饲养,采用“活麝取香”的实验,大力保护资源。

  西藏产的青贝母和知贝母为野生常用的珍贵药材,其生长周期长,一般需3-4年才可采挖。可是,在利益的诱惑下,很多藏民“抢青”,在贝母尚未成熟时就抢着采挖,使贝母的质量和收购量明显下降,严重破坏了贝母的资源。为此,报告中建议:采取采留结合、挖大留小、刨多留少、刨密留稀等有力措施,分片控制,轮流采挖,以利贝母资源的更新和恢复;收购部门严格执行国家统购统销政策,对交售不成熟的贝母拒收,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甚至予以经济制裁。这份报告对保护麝香、贝母等珍稀贵重药材资源起了重要的作用。

  普查结束前,他们还把精心制作的冬虫夏草、知贝母、青贝母、雪莲花、丹参等十余种蜡叶标本100多份无偿赠送给当地的医药公司,提高了他们鉴别药材真伪的能力。如市场上有用亚香棒虫草冒充冬虫夏草,普查人员把真品冬虫夏草的标本赠给他们,就有了真伪比对的实物,进一步提高了当地药材收购能力和水平。

  援助西藏药源普查工作圆满完成任务,通过了国家级验收,1985年,所有普查人员荣获“天津市支援西藏经济建设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并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杯。

  他们援藏采集、制作的蜡叶标本,现存天津中新药业人文博物馆,成为教学、科研珍贵的技术资料。

  培训西藏学员

  1972年,为稳定援藏干部扎根边疆,培养中药行业的接班人,西藏自治区医药公司与天津药材公司协商,准备让40位进藏干部子弟赴津进行为期半年的药材知识培训。天津药材公司由有关人员组成培训领导小组负责西藏学员的培训工作。他们亲自赴藏接学员,租用长途汽车由拉萨经川藏公路去成都。这是一条艰险路程,此路线要走二郎山国道,但当时这条路没完全修好,有的拐弯处就是悬崖,没有路,而是用木板、铁板临时搭成,用铁链串起来,车到此处,人员要全部下车,背靠山这面扶着车行走,不准往下看,否则一晕就危险了。一路上遇到好几处这样的弯道,十分惊险。经过层层险关,一行人终于抵达成都,登上赴京的火车,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到达北京后,天津药材公司派车接回津城,安顿在天津财贸学校内,正月初十后正式开学。这次培训天津市公司安排了经验丰富的药师负责中药业务培训,聘请财贸学校的老师讲植物课,由药材仓库的药师讲药材的收购等级和鉴别,并安排学员到中药厂、中药批发部、中药店参观、实习。经过半年的时间,七月份培训结束,学员们考试合格颁发了结业证。天津市药材公司领导来校参加结业式,并与学校领导、全体学员和授课老师合影留念。随后天津市公司又派专人护送学员,经北京转车,走青藏公路返回西藏。

  在北京等车期间,他们带领学员游览了北京城区和公园,三天后上车,辗转几天后抵达甘肃柳园,然后乘两辆大公共汽车朝拉萨进发。走到唐古拉山脚下时,情况突变:一是海拔升高,二是唐古拉山有水银矿,缺氧严重,他们及许多学员头痛不适,这时司机把车停在山脚下暂时休息。此处不宜久留,他们把在柳园备下的香烟、罐头、牛奶饮料等分给司机一部分,恳求他们能否尽快翻过大山。在他们一再要求下,司机这才启动汽车,加速翻过山岭,万幸没出大乱子,这时大家也逐步适应了缺氧的环境。经过一周的长途跋涉,总算到达拉萨,他们安全的把学员送到目的地,多日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这次培训虽然时间短暂,但还是收到一定效果,目前,这些学员有的成为业务骨干,有的担任了基层的领导,为西藏中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促进两地交流

  天津市药材公司多年的援藏工作在西藏及天津引起很好的反响,两地的政府、有关部门都对援藏工作做了充分的肯定,《西藏日报》、《天津日报》等新闻单位都曾用整版的篇幅报导过援藏人员的工作和事迹。

  通过援藏也促进了两地的经济交流和人员往来,也为两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50—70年代我国经济还很落后,物资匮乏,特别是药品缺乏,中药材脱销品种很多,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治病用药。天津市药材公司援藏人员积极推动西藏中药材的收购工作,解决了天津市场急需的紧缺中药材,拓展了津、藏两地的经济交流的渠道,同时也增加了西藏地区的经济收入,一举两得,双方满意,达到双赢。

  通过援藏人员在西藏高原的艰苦工作,也加强了两地人员交流和往来。那时虽然交通不便,但每年西藏有关领导都会派人员来津或访问学习,或进行业务交流。每年天津都与西藏自治区签订数十吨甚至上百吨的进货合同。西藏药材经数千公里的长途运输源源不断地供给天津,为我市中药饮片的市场供应和中成药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原料。西藏还每年额外支援天津市国家计划分配的药材品种,如麝香、冬虫草、豹骨、熊胆等稀有贵重药材,解决我市患者急需。

  我市除援藏人员常年在高原工作外,天津市药材公司经常派出领导干部及相关人员进藏访问,给西藏医药部门带去天津市地产的中成药及天津口岸负责进口的南药,同时慰问我市在西藏工作的中药干部和职工。还经常接待西藏干部、职工回内地探亲、来天津旅游、学习、看病的同志们,两地两公司人员走亲戚似的活动从未停止过。津藏两地的友好关系,维持了数十年,历经几代人,这些与他们援藏息息相关,也使经历过援藏的同志们终身难忘。

  本文来自《中国中药》杂志

上一篇:中美贸易战下的中医药:保持定力,创新前行
下一篇:又到了吃瓜季节,西瓜还有那么多“能耐”你不知道吧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