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210124_1041362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

开博时间:2019-07-02 16:24:00

《中国中药》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办。全面反映我国中医药与天然药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与研究动态的同时,致力于打造最靠谱的中医药知识平台。

文章数
分享到:

秋分,将恶症小疾秋后问斩

2021-01-24 13:21:00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中讲:“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白天为阳,黑夜为阴;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昼夜均,寒暑平,皆为阴阳相半之象,故有“秋分”之名。

  秋分以后,春生夏长化为秋收冬藏,阳气由上往下、由外而内渐入于阴。如果把一年缩短为一天的话,秋分就是傍晚时分,白天进入黑夜的开始;如果把一年延长为一生的话,秋分就是人的四十岁,《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在此时令下的养生,我们不妨先看看物候。

秋

  01

  阴阳应象

  

  物候,是自然的阴阳应象。每个节气的物候,都是该节气下特有的自然之象,是时令的阴阳变化,其中蕴含着养生治病的道理。《黄帝内经》开篇就讲:“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要我们效法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阴阳变化规律,顺天应时的去生活。透过秋分三候,我们可以知道如何效法自然。

  一候雷始收声(秋分之日,雷始收声)。古人说:“雷者阳之声,阳在阴内不得出,故奋激而为雷”。“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入地则万物随入也”。雷为阳动之象,秋分以后,阳气逐渐收藏入于阴,也就不再打雷了。

  二候蛰虫坯户(后五日,蛰虫坯户)。“坯”是细土的意思,蛰居的小虫感秋凉之气而藏入洞穴中,并用细土将洞口封堵起来,以防寒凉之气侵入,由此开始冬眠。

  三候水始涸(再五日,水始涸)。“涸”是干涸的意思。春夏为阳气生长之时,在阳气的温驯作用下,江河湖海的水汽向上蒸腾为云,天地阴阳之气交则下降为雨,润泽万物。春夏阳气盛,故雨水充沛,自然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之象。秋冬为阳气收藏之时,雨水减少,天干物燥,自然一派萧条失荣、死气沉沉之象。

  以上秋分三候,均为阳气的秋收冬藏之象。秋分,是万物秋收冬藏的开始,效法自然以养生,就是“秋冬养阴”的开始,因为“阴主归藏”。饮食、睡眠、肺气、动静、神志......一切生命活动应处于一种向内收敛的状态,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具体如,睡眠上要早卧早起,与家禽鸡的作息规律一致;饮食上要少辛多酸,以养肝气,收敛肺气,等等。

  另外,秋分也是燥气当令的开始。元代宫廷名医,忽思慧《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食,寒衣服”。麻,是指火麻仁、胡麻仁一类,为甘润的药食之品,可以养阴润燥。因为“形寒饮冷则伤肺”,所以禁寒饮食,寒衣服。

秋

  02

  燥气当令

  从秋分起,五之气阳明燥金凉降为主气,经寒露、霜降、立冬,止于小雪。燥气,即阳明燥金之气,是外感的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一,为秋天的主气,与人的肺气相应,肺又喜润而恶燥,由此决定了秋伤于燥,病位必在肺。

  在上周小龙女服食蜂蜜的文章中,笔者说“肺喜润而恶燥”,有一位亲评论说:“是胃喜润而恶燥,不是肺”。肺和胃,到底是哪个喜润而恶燥呢?这位亲讲的胃喜润而恶燥,是没有错的,在这一点上,笔者先给这位亲点个赞。

  肺与胃同根、同源于中焦,肺气与胃气是同升、同降的,其气皆以降为和。肺是阳明燥金,为娇脏,为清虚之体,不耐寒暑燥湿风;胃是阳明燥土,为阳腑,本燥,得阴自安。所以,在五脏六腑中,肺和胃之性,都是“喜润而恶燥”的。

  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中说:“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这句话是中医里燥气的病机,古人讲话精简,亲们未必能完全看懂,告诉亲们只须记住一个字:“干”,“燥胜则干”。一切不润泽、不柔和的干燥症,如皮肤干燥开裂、脱皮,口鼻窍道失润,毛发不荣,大便秘结,小便短少......皆属于燥。

  清代伤寒名医,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中说:“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凉燥,较严冬风寒为轻;若久晴无雨,秋阳以曝,应之者多病温燥,此属燥热,较幕春风温为重。”这里说明了秋燥分为凉燥和温燥两种,燥气与凉相合,发为凉燥;燥气与热相合,发为温燥。

  03

  凉燥证治

  

  外感凉燥证,病位在肺、胃。症见头微痛而恶寒,无汗,干咳,或咳清稀痰,鼻塞,流涕为清涕,咽喉干凉等。医家诊病可见苔白,脉弦或兼微紧。症状似风寒,但又比风寒轻,因此,凉燥也有“小风寒”之说。治以辛温为法,如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杏苏散”。

  紫苏叶、清半夏、云苓、前胡、杏仁(各9g),苦桔梗、枳壳、陈皮(各6g),甘草(3g),生姜(6g),大枣3枚。

  杏苏散是辛温的方剂,由四组功效配伍而成:

  ①紫苏叶、前胡辛温解表,解除头痛、恶寒的病症。②甘草、苦桔梗,其气向上升,宣发肺气;枳壳、杏仁、前胡、云芩,其气往下降,肃降肺气。这两组药一开一合,解除咳嗽、鼻塞,咽干的病症。③陈皮、清半夏,云苓,这是北宋化痰饮的名方“二陈汤”的主药,寒邪闭肺,会有水饮停留导致咳嗽,时间长了还会聚液为痰。因此,用这三味温化水饮,恢复肺胃的阳气。④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之用。

  此方加减法:

  ①使用此方后,若表凉退而里邪未除,咳不止者,将解表药紫苏叶换为降气药紫苏梗,增强降肺、胃之气的力量,再服用。②外寒偏重者,头痛恶寒的病症亦重,在原方中加羌活,增强解表散寒的力量。③如兼有腹泻、腹胀者,为肺经实邪太重而出现的里证,在原方中加苍术、厚朴,运脾的清阳之气上升,引胃的浊阴之气下降,脾胃调和,腹胀、腹泻即可解除。

  04

  温燥证治

  

  外感温燥证,病在手太阴肺经气分。症见头痛发热,干咳无痰,或咳粘痰少许,咽喉干痛,鼻干唇裂,胸闷气喘,心烦口渴。医家诊病可见苔白少津、舌质红,脉浮数而右脉大。症状似春天的风温,但又比风温重。治以辛凉为法,如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桑杏汤”。

  桑叶(一钱),杏仁(一钱五分),沙参(二钱),浙贝母(一钱),香豆豉(一钱),栀子皮(一钱),梨皮(一钱)。

  桑杏汤是辛凉的方剂,清解手太阴肺经气分燥热。

  方解:

  ①桑叶、豆豉辛凉透表,清宣燥热之邪外出,解除头痛、发热的病症。②杏仁宣肺利气,解除胸闷气喘的病症。③栀子皮清泄肺中之热。④浙贝母清化热痰,并止咳。⑤沙参、梨皮润肺生津,止咳化痰。

  方中的栀子和梨为什么要用皮,而不是整个的使用?在药物的升降沉浮之性中,叶、皮类质轻的药物其气向上、向外升浮,偏治人体上焦(心、肺)、上部、外部的疾病。所以,用皮专入上焦肺经。如果整个的用,药性会兼有下沉,归经不一,则药力分散,功效不显。

  方中剂量换算,一钱为3g。有的亲可能会有疑问了,为什么剂量用的这么小,这不是小孩子吃的药吗?“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这是治疗肺部疾病的一个用药原则。本方为轻剂,其质、气味皆轻,轻药量大则过病所,而入中焦。古人云:“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小剂量是用此方、治此证的关键所在。

  方中的桑叶是春夏的桑叶,不是秋天的霜桑叶。春夏的桑叶和秋冬的桑叶,功效是相反的,只有用春夏的桑叶才能辛凉解表。关于桑叶,在霜降节气的时候,会和亲们详细的介绍,在此简略提示。

  本方在此不配以加减法。温燥伤肺,致气阴两伤的重症,另治以辛凉甘润为法,如喻嘉言《医门法律》中的“清燥救肺汤”,霜降节气再与亲们分享此方。

  在以上两方的证治中,凉燥治以辛温,温燥治以辛凉。《素问·至真要大论》:“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治秋燥并不是一味的去滋阴润肺。滋阴润燥,是针对当下的养生而言的,已病秋燥之后,要不要滋阴润燥,则另当别论。没有一成不变之法,因病与药,随证治之,才是真正的中医治病之法。

  秋分,也是古代刑罚“秋后问斩”的开始。为免有的亲批评笔者写错别字,在评论里拿笔者开刀问斩,有两个字需要解说一下。在中医里,“症”是指症状,即表象;“证”是指病因,即俗话说的病根。病有同病异症,也有异病同症;治有异病同治,也有同病异治。“对症下药”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此乃庸医治病之法;“对证下药”是打蛇打七寸,治病的所在,此乃良医治病之法。

  夜冷又秋分,一场秋雨一场寒。再次提醒亲们:形寒饮冷则伤肺,禁寒饮食,寒衣服。

  (注:文中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文/韦德建

本文来自《中国中药》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