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210128_1041694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

开博时间:2019-07-02 16:24:00

《中国中药》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办。全面反映我国中医药与天然药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与研究动态的同时,致力于打造最靠谱的中医药知识平台。

文章数
分享到:

在霜降的风刀霜剑下,有清燥救肺汤能救你的肺

2021-01-28 14:13:00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秋金肃杀之气严厉,秋露凝而为霜,故有“霜降”之名。

  古人云:“霜以杀木,露以润草”。露是润泽,是恩赐;而霜却是杀伐,是惩戒。在霜降节气下自然显现出一派肃杀之象,如“荷败千池萧瑟岸”,“霜叶红于二月花”,“千树扫作一番黄”,老天爷要给我们点“颜色”看看。

  同时也为医家造化了一味常用的中药霜桑叶,即霜降节气以后采的,经霜打过的桑叶。近代名医张寿颐说:“桑叶,以老而经霜者为佳,欲其气之全、力之厚也,故入药用冬桑叶,亦曰霜桑叶。”

  “诸药所生,皆有境界”,除了地域之外,中医采药还须讲究时候,“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时则性味不全”。春夏的嫩桑叶与秋冬的霜桑叶,功效是相反的。这话从何说起呢?

  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金代医学大家,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张元素。李时珍评价此人说:“灵素之下,一人而已”。意思是说,自医经之祖《皇帝内经》之后,真正懂药性的只有张元素一人而已。中医门户始分于金元,在此后的各家各派中,易水学派对药学理论的贡献最大。

秋天

  众所周知,中医里有“药引”之说,药物的引经报使,升降沉浮,用药法象等皆由张元素所创。张元素《医学启源》药类法象中,按照五行和方位,将药物分为“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这五类,形成了一个药性的基本框架。

  春夏的桑叶,禀受春生夏长之气向上、向外生长,升降沉浮之性是向上、向外升浮,归属于“风升生”一类,是一味性味辛凉的升散之药。夏天的桑叶升散之力又比春天的桑叶更强。

  春夏的桑叶多用于辛凉解表。如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治疗春天风温初起的“桑菊饮”,和治疗秋天温燥轻症的“桑杏汤”中用的就是春夏的桑叶

  晚秋至初冬,霜降节气以后的霜桑叶,禀受秋收冬藏之气准备落叶归根,升降沉浮之性是向下、向内收降,归属于“燥降收”一类,是一味性寒凉、味甘苦的、质轻润的沉降之药。

  所以说,春夏的嫩桑叶与秋冬的霜桑叶功效是相反的。两者不分好坏,只讲因病与药,但又以霜桑叶之用为多。今天顺应时令,也是秋分时的承若,与亲们谈谈霜桑叶的临证使用。

  俗话说:“霜降百草枯”,对这种严厉的秋金肃杀之气,古人比拟以“风刀霜剑”。在霜降节气的风刀霜剑下,人多病秋燥。在秋分节气中,在下与亲们分享过外感温燥的轻症(秋分,分你两个药方,将恶症小疾秋后问斩),今天续说外感温燥伤肺,致气阴两伤的重症。

  症见身热头痛,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心烦口渴,胸满胁痛,舌红少苔,脉虚大而数等。治以辛凉甘润为法,如喻嘉言《医门法律》中的“清燥救肺汤”。

  霜桑叶(经霜者,去枝梗,用净叶,三钱),石膏(二钱五分),甘草(一钱),人参(七分),胡麻仁(炒研,一钱),真阿胶(八分),川麦冬(去心,一钱二分),苦杏仁(去皮尖,炒黄,七分),枇杷叶(蜜炙)。

  方剂分解:

  ①肺气以降为和,霜桑叶收降肺气,清润肺燥,重用为君药。

  ②温燥伤肺,温者属热宜清,燥胜则干宜润,以石膏辛甘寒,清泄肺热;川麦冬甘寒,养阴润肺。

  ③《难经》中讲:“损其肺者,益其气”。脾土为肺金之母,虚则补其母,治以补脾益气之法。肺气虚损,故用人参、甘草以培土生金。

  ④胡麻仁、阿胶助川麦冬养阴润肺。

  ⑤《素问·藏气法时论》:“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故用苦杏仁、枇杷叶以苦降肺气。

  ⑥肺主呼气,肾主纳气。霜桑叶得阿胶、川麦冬,使肺金和肾水相生,纳气平喘。

  本方加减法:

  ①痰多者,加川贝,天花粉以清润化痰。

  ②血虚者,加生地黄以滋阴养血。

  ③热甚者,加水牛角、羚羊角以清热凉血。

  续说本方主药霜桑叶。清代名医,陈其瑞《本草撮要》中说:“桑叶,得麦冬治劳热;得生地、阿胶、石膏、批把叶,治肺燥咳血;得黑芝麻炼蜜为丸,除湿弦风明目。以之代茶,取经霜者,常服治盗汗,洗眼去风泪 ”。

  这段记载中所用桑叶仍是以霜桑叶为宜,可承接上方,进一步明确在外感温燥的治疗中,霜桑叶和其它药物的配伍作用。此外,这里兼提到了霜桑叶内服止盗汗,外用治风泪。

  先说霜桑叶治眼疾。李时珍《濒湖集简方》中治风眼下泪,以“腊月不落桑叶,煎汤日日温洗”。因受肝胆风木之火热,微风吹过就会流眼泪,称之为“迎风流泪”。肝开窍于目,用霜桑叶煮水洗眼睛(雪水煮更好),有凉肝息风,明目的功效

秋天

  如兼有肝肾阴虚者,宋代的《保生要录》中有一个药叫“扶桑丸 ”,又名“扶桑至宝丹”,用霜桑叶配黑芝麻各等分。霜桑叶主入肺,黑芝麻主入肾,使肺金和肾水相生,以滋养肝木。有平肝熄风,滋补肝肾,乌发明目,纳气平喘等功效,非常适合“秋冬养阴”的季节服用

  民间谚语说:“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如果你想滋补养生,但又不知道用什么药的话,这个“扶桑丸”就是霜降节气下较适宜的选择 ,药性是顺应秋收冬藏之气的。《保生要录》中说有“驻容颜,乌髭发,起危羸,济危弱,补髓填精,祛疾延年”等功效。

  再说霜桑叶止盗汗 。什么是“盗汗”?入睡后汗出不止,醒来时汗出即止。在你梦见神仙姐姐而沾沾自喜的时候,你的汗水被不知不觉的盗走了,当你醒来时才发现,神仙姐姐没有,汗水也没有了。这种奇怪的病症,中医称之为“盗汗”。

  别看这个病没有什么疼痛不适,其实日子一点都不好过,因为你得和心上人分床睡。你在被窝里流了湿淋淋的一身臭汗,金花婆婆,天山童姥之类恐怕都不敢靠近你,更何况有体香的神仙姐姐。

  夜间盗汗的病因,以阴虚内热为主,也有气阴两虚所致者。为了早日能和心爱的人饱饱地睡上一觉,这个病机我们还需要更进一步去认识。

  需要认识一个专业名词“卫气”,就是在人体表层起到屏障防卫病邪作用的气。《灵枢.本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卫气兼有温养肌体,滋养腠理,开阖汗孔的生理功能。

  人的卫气足,则表层腠理固密,就不容易出汗。反之,如果卫气虚,则体表腠理粗疏,就很容易出汗。(另有一种因气虚、营卫不和所致的“自汗”症,白天稍微活动就汗出不止,严重者静坐都会出汗,治宜益气固表,如玉屏风散。此症与我们要说的“盗汗”有别。)

  卫气有与昼夜、寤寐(寤为醒,寐为睡)相关的运行变化规律。白天人醒着的时候,卫气行于阳分、行于表,人体外温而内凉;夜间人入睡后,卫气行于阴分、行于里,人体外凉而内温。

  在夜间体表卫气弱,腠理粗疏之时,卫气入内又加重了已有的阴虚内热,从而破使津液外泄而出汗。睡醒后卫气返还于体表,皮肤腠理固密,阴虚内热也有所缓解,故汗出停止。

  这种会被心上人拒绝一起睡的夜间盗汗症,具体应如何去治疗?请看一个简短的医案:

  清代名医,汪昂《本草备要》中记载:“严州有僧,每就枕,汗出遍身,比旦,衣被皆透,二十年不能疗。监寺教采带露桑叶,焙干为末,空心米饮下二钱,数日而愈。”

  这个医案中的患者就是典型的“盗汗”症。所幸是个和尚,不然的话,也是王老五的干活。治疗用的是霜桑叶,焙干后磨成粉,空腹米汤冲服。霜桑叶止盗汗,在历代本草中多有记载,有“治盗汗神药”的美誉。

  那么,霜桑叶究竟有何德何能,竟被称之为“治盗汗神药” ?

  ①肺主气,主一身之皮毛,肺气宣发则腠理开,肺气肃降则腠理闭。霜桑叶禀受秋收冬藏之气,得向下、向内的收降之气足,可以肃降肺气,关闭腠理汗孔。②霜桑叶性寒凉,味甘苦,质轻润。甘寒而润可以养阴生津,苦寒可以清泄内热,阴虚内热之证因此而解。

  综合上①②两条,霜桑叶一物而有双向的作用,均恰合盗汗的病机,故治盗汗有神验。

  霜桑叶粉,为什么要用米汤冲服?

  王孟英《随息居饮食普》中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每收奇效”。米汤性味甘平,能益气养阴,与治气阴两虚的“生脉饮”有相似的功效。盗汗的主要病因是阴虚,阴虚而生内热,故宜用米汤冲服。

  在上述以外,霜桑叶还有诸多功用。如用于阴虚内热的消渴(糖尿病);煮水洗可祛手足风痹(肢体酸痛,游走不定);煮水洗头发,可以乌发生发,可配侧伯叶,等等。一文难以尽述其详,今天就和亲们分享这么多。

  民间谚语说:“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春捂秋冻”有尽时,还请亲们“观乎天文,以察时变”,适时添减衣物。

文/韦德建

本文来自《中国中药》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