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210201_1041882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

开博时间:2019-07-02 16:24:00

《中国中药》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办。全面反映我国中医药与天然药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与研究动态的同时,致力于打造最靠谱的中医药知识平台。

文章数
分享到:

立冬,桂附地黄丸补肾壮阳,助你雄赳赳、气昂昂

2021-02-01 13:30:00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冬,十月节。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是秋凉的结束,寒冬的来临。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四时之气中“冬藏”的开始。

冬

  物候,是节气下的自然之象,是时令的阴阳变化,其中蕴含着养生治病的道理。《黄帝内经》中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要我们效法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阴阳变化规律,顺天应时的去生活。

  立冬如何效法自然?去看它的物象。

  立冬三候,在《逸周书·时训》中说:“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其中,雉,是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是大蛤,古人认为,海市蜃楼便是蜃吐气而成。

  从物象中我们可以看到:水渐渐冰冻,飞鸟散尽。这是因为阳气由上往下、由外而内渐入于阴,而出现的寒冷加剧,动物冬眠的自然现象,即冬的潜藏之象。

  因为“天人相应”,人效法自然以养生。草木凋零,动物冬眠,万物活动趋向于休止。人的睡眠、活动、情志、性生活......一切生命活动也应趋向于一种冬眠的静态,使人体在外的阳气回归,潜藏到肾水中,休养生息。

  不知你察觉到没有,你的性欲没有夏天那么强烈了,不是吗?阳主动,阴主静;阳正卫外,阴主归藏。阳气已经渐入于阴潜藏起来了,你还动得起吗?人的性欲,冬天比夏天明显要弱许多,这是正常的生理状态。

  反之,若你现在还在频频跳佐,居然比夏天还要厉害。哎哟哟,你请先别得意,这是秋后的蚂蚱,你跳不了几天的。这种反常的性欲是一种病态,是肾不纳气,阳不入于阴,阴虚不主归藏之象。用不了多久,你就只有美妙的幻想,不会再发生什么愉快的事情了。

  值冬令,肾气以潜藏为顺,以不能潜藏为病。《素问·六节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冬气通于肾,民间谚语说:“冬令进补,春天打虎”,最宜补肾的时候到了。如何补肾,用什么补,诸多丸散膏丹不知道用什么?你想知道的一切,尽在“雉入大水为蜃”这个物象中。如果你不明白这个物象,你就只能乱补一通,填饱的是肚子而已。

  与寒露节气的“雀入大水为蛤”相应。雀指的是黄雀,大水指的是大海,蛤就是蛤蜊。黄雀怎么会飞入大海变为蛤蜊呢?

  黄雀在五行中属火,水在五脏中对应的是肾。肾在中医里有“水火之宅”之称,肾中有阴阳,就像水火交融一般同居于肾。古人以物类象,说黄雀(火)一头栽入大海(肾水)中。类比这个物象用以说明:人的阳气入于阴,潜藏在肾水中。

  “雀入大水为蛤”和“雉入大水为蜃”,都是飞物化为潜物,是同一个意象,但后者比前者,潜藏程度更深。明白了这个道理很重要的,有利于帮助我们学习、应用补肾的理法方药,比如:《医宗金鉴》中的“桂附地黄丸”。

  熟地黄(八两),山茱萸(四两),怀山药(四两),茯苓(三两),泽泻(三两),牡丹皮(三两),肉桂(一两),炮附子(一两)。

  方中的前六味药,即是闻名于江湖的“六味地黄丸”,出自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脱胎于医圣张仲景的肾气丸。

  六味地黄丸是补肾阴的,属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肉桂和附子是温补肾阳的,属火,“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桂附地黄丸,即在六味地黄丸中加入肉桂和附子,就是把火放到水中,使水火同宅。以物类象,就是今天的物候“雉入大水为蜃”。

  宋代医学大家,中医儿科的创始人钱乙,认为小儿是纯阳之体,小儿肾虚是肾阴虚,不是肾阳虚。因此,创立了补肾阴的六味地黄丸,用于给小儿治病。流传至今,已历经千年,被称为补阴方药之祖。

  在这个流传的过程中,后世的医家们实践发现,不论大人还是小儿,不分男女老少,但凡是肾阴虚之证,都可以用六味地黄丸 。中医讲:“有是证,用是方”,正是如此。

  六味地黄丸,是纯补肾阴之品,不符合“雉入大水为蜃”这个物象,没有阴阳互相化生的效果。有明确的适应证,在肾阴虚的前提下使用,是“以偏治偏”的治病之药,非养生之药。

  中医养生治病之道,在“道法自然”。若常人把六味地黄丸等纯补阴之药,当做养生之品来用会怎么样呢?至寒之地,不生草木及鱼鳖;反之,如果用鹿茸,肉桂、附子这些纯阳的药来补肾阳,又会怎么样呢?至热之地,草木成炭。

冬

  医经中说:“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阴是阳的生化之源,阳是阴的生成之力,阴阳是互为其根,互为其用的。

  因此,明代医家张景岳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附桂地黄丸 ,就是在这个原理下创制的。是阴阳双补,使阴阳互生互化,但从阴中求阳,突出补肾阳的一个药。主要适应证是肾阳虚,亦可用于常人补肾。

  特别指出 :我们今天说的桂附地黄丸,与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功效、用途等皆不是一回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此事说来话长,仅此说明。

  肾藏精,主纳气,主骨生髓,上通于脑,开窍于耳,其华在发。不论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都会出现的症状有

  ①耳鸣耳聋,牙齿松动,白发脱发;②头晕眼花,目暗、视力下降;③尿频,夜尿多;④腰膝酸软而痛,不耐久力;⑤性功能减退;男子精液稀薄,女子带下增多。⑥记忆力减退,大脑反应迟钝;⑥虚劳气短,咳喘痰鸣;⑦人体抵抗力下降。

  凡此等症,论治还须进一步分辨阴阳。《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

  如何判断和辨别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

  阳气是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之根,兼有温煦肌体和防御外邪的作用。阳正卫外,阳虚则生外寒;阴主归藏,阴虚则生内热。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

  肾阴虚 的人,具体会出现如下症状:

  ①怕热,五心烦热,失眠多梦;②咽干舌燥,喜凉饮;③形体消瘦;④皮肤干燥,易生皱纹;⑤颧红,脸是绛色;⑥大便干燥,甚至便秘;⑦尿频而色黄;⑧男子遗精盗汗,性欲亢奋;女子月经提前、量少,阴道干涩,性交痛。⑨舌质红,少津无苔,脉细数。

  凡此等症,为肾阴虚。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归芍地黄丸等等,地黄丸系列,多以补肾阴为主。有是证,即可用是方。

  而肾阳虚 的人,具体会出现如下症状:

  ①怕冷,手脚冰凉;②易出凉汗;③喜热饮,不喜凉饮;④小便清长,余沥不尽,夜尿多;⑤大便稀溏,久泻不止,五更腹泻;⑥形体多肥胖;⑦面色晄白无华,或黎黑无泽;⑧精神萎靡;⑨男子性功能衰退,早泄;女子性冷淡,宫寒不孕;⑩舌体淡胖,苔白,脉沉弱而迟。

  凡此等等,为肾阳虚。不分男女老少,只讲因病与药,辩证是否为肾阳虚,一决是否可以用桂附地黄丸。

  中医给人看病,说是肾阳虚,要补肾壮阳。有的人他就在旁边低着头、蒙住嘴,笑得像一朵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你想多了,亲。中医的壮阳,是阳气,是元气,是命门中的火,壮的是人的生命之火 。江湖上、西医里说的壮阳,才是现在你脑子里想的,在黑灯瞎火的时候干的那些事情。

  附桂地黄丸,现代已有现成的中成药。余外介绍一种本方的服法:用少量砂仁煎煮水冲服。 在各地的砂仁中,以广东的阳春砂仁最好。为什么要这样来服用呢?

  ①现代熟地黄的炮制功夫不到家。古法要用陈皮、砂仁、红酒为原料“九蒸九晒”,炮制不到位的熟地黄,反而比生地黄更滋腻,有一定的腻膈碍胃之弊,特别是对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因此,用砂仁芳香行气,芳香醒脾,助其运化。

  ②肾主纳气,砂仁有纳气归肾的功效,顺应当下的“冬藏之气”。可以纳阳气潜藏于肾,防止虚火上炎,使原方补肾阳的功效得到更好的发挥。亦是今天的物象:“雉入大水为蜃”。

  立冬以后,各种滋补的丸、散、膏、丹夺人眼球,诱人心神。“只求方,不学医”,是历来的、普遍的陋习,只捡便宜的结果,终将是自取其祸。当今临床上,有很多疾病都是自己乱补、错治出来的,或与此有关。

  因此,在下还想和亲们说:

  虽然冬天是滋补的季节,虽然你也需要补一补,虽然你看到了什么药在本草中有什么功效......但是,具体落实到个人的身上,其证如何,其法如何,其用如何?滋补是有学问的,绝不是把好东西往肚子里面一吃就能补人。

  古人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此言何意呀?下等医生会治坏,上等医生能治愈,有病不治就相当于一个中等医生的水平。医生之中,尚且有庸医之说。非专业人士的你,请自己想一想,你有上等医生的水平吗?

文/韦德建

本文来自《中国中药》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