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

开博时间:2019-07-02 16:24:00

《中国中药》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办。全面反映我国中医药与天然药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与研究动态的同时,致力于打造最靠谱的中医药知识平台。

文章数
分享到:

春季养阳,春天第一菜给你积蓄一冬的能量

2021-05-10 19:04:00

  东风渐暖,万物复苏,一切冬藏着的生命都被春风轻轻唤醒。待万物萌发、生长之时,人体内的阳气也开始顺应自然如刚刚发芽的幼苗,向外、向上升发。

  阳气是我们体内各器官活动的动力,它不仅能温暖脏腑,维持脏腑正常生理功能,而且它还像士兵保卫城池一样让我们免受外邪侵袭。所以它是运动的,外向的、兴奋的,并充盈我们周身的。

  《黄帝内经》中也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是说一个人的健康、长寿,与体内阳气的强弱密切相关。健康的人往往是阳气充足的,阳气充足会冲击体内的病灶,将病邪赶出体外,而如果阳气不足或是阳气受到压抑,就会“激活”春发之病,容易出现免疫力低下、胃肠功能紊乱等等问题。

  老话也说"阳气不足百病生",因此,在阳气生发的春季,养阳就显得格外重要,而春天气候又冷暖不定,这升发、运动着的阳气需要养更得护,所以才有"春捂"一说。但除了用"捂"或者加强锻炼为自身保暖不受冷邪侵袭外,吃,也可以为养阳助上一臂之力。

韭菜

  我们可以适当进食一些辛甘微温的食物,因为辛甘发散为阳,能助春阳之升发,温食有助于维护人体阳气。但又不宜食大辛大热之物,以防肝阳升发太过而不利于机体健康,所以,春韭是当仁不让的养阳好食材。

  为什么这样说呢?韭菜可谓是厨房里的中药材,《本草纲目》记载:"韭菜有补肝、肾,暖腰膝,壮阳固精……之效"。《本草图经》称韭曰:“菜中此物最温而益人,宜常食之"。所以,韭菜还有一个名字叫"起阳草"。

  乡间俗语也有"正月葱,二月韭"。就是说正月的葱和二月的新韭,都是不容错过的应季美味。而春韭因为经历了一冬的“养精蓄锐”,根和茎都已贮存了大量养分,待春风吹拂、春雨滋润,新生的叶片便长得翠绿、肥嫩、粗壮,此时的韭菜不但味道鲜美,更是营养丰富。趁着时令,多吃些春韭,不仅仅是尝尝鲜,更是用它祛阴散寒的药用功效为身体做保健。

  韭菜一直都是一种很亲民的蔬菜,它不择环境,全国各地都有它的身影,而且生命力旺盛、生长迅速,只需栽种一次,便可割一茬长一茬,还可算得上是省时省力的"懒人菜"。

  韭菜的吃法很多,比如韭菜粥、韭菜盒子、韭菜饺子……而老百姓们最常吃的韭菜炒鸡蛋既可以说是一碗时令美食,又可以说是一种养生的药膳。韭菜可药食两用,鸡蛋也是,它早在东汉时期,就成了医圣张仲景的“座上宾”,医圣的四大神方之一的"黄连阿胶汤"中就有鸡蛋(鸡子黄2枚)。

  韭菜味辛性温,归肝、胃、肾经,而鸡蛋味甘性平,归肺、脾、胃经。二者结合不但色香味俱全,对脏腑也有着全面滋养保护的作用,可谓是最佳搭档。由于韭菜对人体的保温作用,使它还能增进体力和促进血液循环,所以常常手脚冰冷、下腹冷、腰酸或月经迟来的女性可以多吃,用以滋补或调理身体。

  春韭的好,在古时就已被认识到了,《南齐书·周颙传》:“文惠太子问颐:‘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可见春韭不仅是平民百姓的心爱之物,就连高高在上、锦衣玉食的帝王之家也对它很是待见,这便使它有了"春天第一菜"的美誉。

  不但如此,就是历代文人也是不惜笔墨对它大加赞赏:"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多么有诗意与画面感的人间烟火;"一畦春雨足,翠发剪还生"。美好的希望,也会随着春天不断生长;"韭菜照春盘,菰白媚秋菜。"最美莫过于这种洒脱而恬淡的平凡日子。

  春韭经过漫漫长冬的沉寂和等待,已趁着春光悄悄地探出了头,只需几日熏风、几场酥雨,就会出落得水灵娇翠、楚楚动人,更散发出一种带有穿透力的辛香,它让我们不但看到了早春的颜色,也让我们嗅到了早春的味道。

韭菜

  "韭菜照春盘",不要辜负上天的馈赠,一夜绵绵细雨后,到清晨的菜园走一走、看一看,割一把沾满晶莹露珠的韭菜,收下春天最美的礼物,捧着鲜嫩鲜嫩的春韭,我们就拥有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

  其实韭菜的功效不止是补肾温阳、行气活血这些功效,李时珍早就对春韭有了“可生可熟,可蕴可久,乃菜中最有益者”的权威注解:“生汁主上气,喘息欲绝,解肉脯毒。煮汁饮,能止消咳盗汗。”且韭菜根的下行之力胜于叶,可治盗汗;韭籽可补肝及命门,治小便頻数、遗尿。

  即使再美味、对身体有再多好处的东西也不能多吃,过犹则不及。因为韭菜纤维含量丰富,所以在胃里不容易消化,故一次不应吃得太多,中医认为,阴虚火旺者、患疮疡目疾者忌食韭菜。

文/李兴华

本文来自《中国中药》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